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海洋探測的搜尋結果,共67

  • 大陸北方唯一深水科考船碼頭今啟用 支撐深海進入探測開發

    大陸北方唯一深水科考船碼頭今啟用 支撐深海進入探測開發

    大陸央視新聞用戶端報導,中國大陸北方唯一的深水科考船碼頭——中國地質調查局天然氣水合物鑽採船(大洋鑽探船)北部碼頭,6日上午揭牌啟用。建成後將加快大陸天然氣水合物開採產業化進程,推動國際大洋鑽探科學計畫實現領跑,有力支撐「深海進入、深海探測、深海開發」戰略實施。

  • 《產業》中研院、國研院聯手海中撈電 首重東部海域環境勘查

    我國現有能源自給率低,在邁向2050淨零排放目標的路徑上,除了儘可能提高再生能源發電比例之外,更應提高其中可自產的能源比例,以利我國能源安全。台灣東岸黑潮流速快又穩定,開發海洋能作為自有再生能源,是我國推動淨零排放的關鍵解方。中央研究院與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周二簽署「海洋能及海洋科技研發合作協議」,雙方將進行更加緊密的技術合作,期能加速推動國家零碳電力的發展進程。

  • 亞太國際風力發電展 盛大開幕

    亞太國際風力發電展 盛大開幕

     3月8日至10日於高雄展覽館舉行的「2023亞太國際風力發電展」,吸引了荷蘭、丹麥、英國、挪威、法國、義大利、西班牙、日本、美國、德國及台灣等15國120家參展商超過270個攤位,並規劃了33場的重量級論壇,可說是最亞洲地區最受矚目的風電市場盛會。

  • 大陸在南海成功構建深海原位光譜實驗室鑽研戰略金屬

    大陸在南海成功構建深海原位光譜實驗室鑽研戰略金屬

    關鍵字: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深海,多通道,拉曼光譜探測系統,南海,冷泉區域,深海原位光譜實驗室,深海熱液區,硫化物,礦物,戰略金屬,演化過程,機制,原位試驗研究

  • 國際首套深海光譜探測系統 助大陸開發南海金屬資源

    國際首套深海光譜探測系統 助大陸開發南海金屬資源

    據大陸央視新聞客戶端報導,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科研團隊,成功研製了國際上首套深海多通道拉曼光譜探測系統(Multi-RiPs),並在南海冷泉區域成功構建了深海原位光譜實驗室。學者指出,該無人實驗室未來可以布局在深海的熱液區,研究硫化物、礦物,而這些資源都可能是以後的戰略金屬資源。

  • 中國航展未來海戰利器 陸國產無人潛航器大規模亮相

    中國航展未來海戰利器 陸國產無人潛航器大規模亮相

    澎湃新聞記10日報導,多型大陸國產無人潛航器亮相中國航展。近年來,無人作戰裝備逐漸在軍事應用中嶄露頭角。無人潛航器具有高自主性、低風險性、強隱蔽性以及靈活部署性等特點,被認為是未來海戰最有效的作戰手段,具有重要的軍事價值。

  • 陸天問一號探測最新成果  提供火星可能曾有海洋觀測證據

    陸天問一號探測最新成果 提供火星可能曾有海洋觀測證據

    大陸央視新聞用戶端27日報導,中國科學家近日利用「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獲得的科學數據,揭示了現今火星淺表精細結構和物性特徵取得的原創性成果,提供了火星可能長期存在水活動的觀測證據,為深入認識火星地質演化與環境、氣候變遷提供了重要依據。相關研究結果26日晚間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雜誌發表。

  • 尚青論壇》中共情蒐漢光演習 電子熱戰見招拆招(陸文浩)

    尚青論壇》中共情蒐漢光演習 電子熱戰見招拆招(陸文浩)

    就在我漢光演習期間,中共偵蒐機、艦、無人偵察機、海測船頻密出現台灣東部海域,我國防部即時軍事動態、日本防衛省統合幕僚監部嚴密監控發現,共軍活動較以往漢光演習情蒐活躍,極不尋常,兩岸電子戰或已無聲無息接戰交手了。

  • 尚青論壇》共軍海測船擾日 引發潛艦探路聯想(陸文浩)

    尚青論壇》共軍海測船擾日 引發潛艦探路聯想(陸文浩)

    媒體依據日本防衛省通報,指稱4月26日20時30分左右(台灣比日本早一小時,19時30分),發現中共測量船一艘在日本西部領海外側毗鄰區域向東航行,23時左右經日本鹿兒島縣口永良部島西側,27日凌晨2時10分自屋久島以南,朝東南方向移動。對此日本海上自衛隊與海上保安廳艦船綿密對共軍測量船進行監視,引發為潛艦探路聯想。

  • 莫斯科號驚人「深海遺照」曝光 專家回應揭真相

    莫斯科號驚人「深海遺照」曝光 專家回應揭真相

    本月初,俄羅斯海軍引以為傲的黑海艦隊旗艦「莫斯科號」(Moskva)遭烏克蘭襲擊,該艦在拖回克里米亞時沉沒,對當局來說是一次「嚴重挫敗」。專家分析莫斯科號上可能載有兩枚核彈頭,這一沉恐怕釀成「斷箭」危機。早前推特上瘋傳兩張莫斯科號海洋探測圖,讓網友驚呼「有夠美」,如今卻傳出這兩張圖根本是後製而成的。

  • 美最強海狼級為何「撞山」? 專家:這裡太神祕

    美最強海狼級為何「撞山」? 專家:這裡太神祕

     美國海軍1日承認,其先進的海狼級(Seawolf-class)核子動力攻擊潛艦「康乃狄克號」(SSN 22),10月2日於南海撞上的是一座海底山;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指出,各海域皆存在大量海底山,但僅有不到0.1%獲得有效探勘。

  • 海綿寶寶同框派大星 現實真相網喊太殘酷

    海綿寶寶同框派大星 現實真相網喊太殘酷

    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的科學家近期在大西洋進行探測時,意外在深度大約1.6公里處發現熱門卡通「海綿寶寶」及「派大星」的真實版身影,超萌同框的畫面十分吸睛。

  • 美軍確認陸衛星在軌道解體 遭擊碎成21片原因成疑

    美軍確認陸衛星在軌道解體 遭擊碎成21片原因成疑

    美國空軍第18太空控制中隊(18SPCS)23日在官方推特發佈消息稱,中國衛星「雲海1號02星」(#44547, 2019-063A)於18日被發現在軌道上解體,衛星解體後已追蹤到21塊碎片,解體原因不明。該衛星於2019年9月25日發射,是大陸中國航太科技集團所有的科學探測與實驗衛星。

  • 可探測水下3000米 研究船「勵進號」投入搜尋F-16人機任務

    可探測水下3000米 研究船「勵進號」投入搜尋F-16人機任務

    國防部副參謀總長丘樹華、李廷盛中將昨(23日)前往空軍花蓮基地,督導「1117專案」搜救任務,將重點置於F-16戰機殘骸定位,船隻採取聲納及聽音器、統計數據等方式,掌握標定位置,進一步交叉比對更精確的定位。另外,搜救工作也投入生力軍,可以探測超過水下3000米的科技部最新海洋研究船「勵進號」也已經準備協助打撈。

  • 「新海研一號」今交船 蔡英文:可促進區域穩定發展

    「新海研一號」今交船 蔡英文:可促進區域穩定發展

    總統蔡英文今天在基隆市長林右昌、台灣國際造船公司鄭文隆董事長、科技部長吳政忠的陪同下,於台船公司基隆廠為新一代海研船命名,更勉勵為海洋探測與教學而興建的「新海研一號」,能夠承接海洋科學基礎研究與海洋國土永續發展的使命,更期許該船未來除可以貢獻給國際社會,更可以促進區域的穩定發展。

  • 海龍風場結合環球測繪 進行風機預定地鑽探

    海龍風場結合環球測繪 進行風機預定地鑽探

    由加拿大能源巨擘Northland Power Inc.、新加坡玉山能源 (Yushan Energy)及日本三井物產(Mitsui amp;Co.)合資成立的海龍離岸風電計畫正式委託環球測繪,針對風機預定設置位址進行細部地質鑽探,預計6月中旬至10月間完成50至60個孔位的鑽探任務,這將是台灣今年規模最大離岸風場地質鑽探工作,8日舉行簽署儀式。

  • 國際海洋公司2/7透過創櫃板辦理登錄前籌資

    國際海洋公司2/7透過創櫃板辦理登錄前籌資

    櫃買中心今(22)日表示,創櫃板再添生力軍,國際海洋公司(7583)將於2月7日透過創櫃板辦理登錄前籌資,產業類別是其他業。

  • 挖掘400年神秘寶藏 Discovery深入海底揭開謎底

    挖掘400年神秘寶藏 Discovery深入海底揭開謎底

    海洋深不可測,隱藏著無數秘密等待人類解答。Discovery探險家們也從未停止搜索的腳步,這次,《海洋探秘》更將深入海底,挖掘沉睡超過400年的神秘寶藏、勇闖加勒比海尋找神秘失蹤的走私船隻、前進阿拉斯加西南角的阿留申群島探索大比目魚的蹤影。Discovery頻道《海洋探秘》將於12月14日起每週六晚間8點,深入海底探個水落石出。

  • Discovery《海洋探秘》特輯帶觀眾下海找沉船寶藏

    Discovery《海洋探秘》特輯帶觀眾下海找沉船寶藏

    海洋深不可測,隱藏著無數秘密等待人類解答,Discovery頻道《海洋探秘》特輯將於12月14日起,每周六晚間8點播出,帶領觀眾深入海底,一窺水下奧祕。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