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海洋館的搜尋結果,共55筆
邊境解封後迎來第一個農曆春節,長達10天假期,家中小寶貝想要出遊的心蠢蠢欲動。飯店業者超前部署多元的親子專案搶攻親子市場,從住宿水族館到IP聯名主題套房,甚至是豪華露營車,從室內到室外動靜皆宜,讓一家大小歡度假期,留下美好回憶。
日本海洋館人員先前在奄美大島附近海域,捕獲一條長約50公分的海鰻,過去從未出現,科學家歷經1年的研究與確認,最終將這種海鰻取名叫「珍珠奶茶」,因為牠的體色類似奶茶,身上還有黑色斑點,看起來就像「珍珠奶茶」,成為另類台灣之光。
延宕許久的基隆調和街轉運站18日正式啟用,基隆市長林右昌表示,配合海科館成立的轉運站雖然籌設過程一波三折,但「來得早不如來得巧」,現在落成啟用的轉運站,剛好配合海科館的發展使用。
延宕許久的基隆調和街轉運站18日正式啟用,基隆市長林右昌表示,這個配合海科館成立的轉運站雖然籌設過程一波三折,但「來得早不如來得巧」,現在落成啟用的轉運站,剛好配合海科館的發展使用。
由教育部主辦的第三屆台灣科學節,5日上午在基隆市海科館舉辦開幕活動。海科館館長陳素芬表示,今年主題為「擘畫環境永續的藍圖」,海科館將在5日到13日的活動期間,推出一系列活動,包括工作坊、展演、戲劇演出及生態廚房的料理等,歡迎民眾共同參與。
1名女網友日前在某知名海洋館中發現3名國小男童在「觸摸池」中大力抓起狗鯊到空中,接著大力晃動後再摔入水中,影片曝光引發撻伐,該女網友上前勸說,孩童第一次還裝沒聽到繼續嬉鬧,最後女網友怒罵「上面字看不懂嗎?」孩童才離開,她事後氣到PO出影片。
「台中海洋館」是中台灣首座大型水族展覽館,且為全國第一座由地方政府設置、興辦、營運及管理的海洋水族展示教育場館,預計2022年底完工後經過一年裝修,預計2023年底前營運。台中市政府觀旅局表示,市長盧秀燕上任後努力推動OT招商案,市府2019年4月3日與南仁湖企業子公司海珹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簽約,期望公私共同努力,打造中部海線觀光新地標,針對外界誤解2022年底開幕營運,觀旅局強調非屬事實。
中台灣首座大型水族展覽館「台中海洋館」,是全國第一座由地方政府設置、興辦、營運及管理的海洋水族展示教育場館,預計今年底完工後;經過一年裝修預計2023年底前營運。觀旅局強調,營運廠商具有經營屏東海生館的專業知識及經驗,將致力於行銷地方觀光及推廣產業資源,帶動海線觀光發展。
炎炎夏日想出門遊玩但又怕被曬得頭昏腦脹,尤其是暑假時期各個景點除了人山人外,排隊的人潮更是多到讓人想發瘋,炎熱的天氣加上排隊真的是讓大家最受不了的組合,不過若是夏季能在涼爽的水族館中看看深海魚、吹吹冷氣,一定會很舒服吧!因此今天就要推薦給大家位在基隆的「潮境智能海洋館」,大家在暑假期間不妨可以前往遊玩。
為了讓更多民眾有認識海洋生物機會,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透過在潮境智能海洋館近距離的觀察海星,製作了「海星的奇幻旅程」小影片,以逗趣旁白讓許多大、小朋友和學校老師肯定,也讓海星成為今年暑假的第一波海洋明星。
炎炎夏日,假日不知道該去哪裡時,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或許是不錯的選擇。自7月1日起,海科館與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合作,將在海洋劇場播映「與大翅鯨同游」及「珊瑚礁魚」這兩部高畫質的8K影片,讓民眾能夠身歷其境,與海洋生物一起倘佯大海。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宣布,先前因疫情暫停開放的潮境智能海洋館,為配合即將到來的「世界環境日」與「世界海洋日」,將自6月1日起,開放讓民眾參觀。海科館並公布了近期透過水下攝影機拍攝的海洋生物畫面,民眾將可在智能海洋館親眼目睹。
海豚是非常聰明的動物,甚至有專家認為,牠們的智商僅次於人類,但也因海豚智商高,所以經常做出令人啼笑皆非的行為。日前網路上瘋傳一段海豚挑釁影片,只見牠在海鷗面前表演拋接食物,似乎在向對方炫耀,屁孩行徑讓不少人笑翻。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潮境海洋智能館上個月風光開幕,在野黨立委今與基隆市議員質疑,館方未取得動物展演許可及使用執照的狀況下,就開放市民入內參,譴責海科館作為國立教育場館卻帶頭違法。
基隆海科館的潮境智能海洋館,3月25日至5月2日試營運,開幕至今已吸引許多人參觀,有別於一般的水族館,4樓潮水彩繪區展陳的生物缸也常吸引許多人駐足與拍照,其中有一缸「獅子魚」擁有華麗的外表與具有毒性,常吸引許多人的目光與討論,其實獅子魚不是外來種,而是正港的本土海洋物種。
基隆海科館「潮境智能海洋館」25日開幕,運用5G海底實況轉播技術,轉播保育區海底生態與影像,也有4K高畫質投影機展現25種海洋生物,館內1樓大廳更有水深7公尺、總水量150例方公尺的近海洄游缸,可距離看到台灣東北角常見潮間帶生物。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興建的「潮境智能海洋館」(i OCEAN),今日於基隆潮境公園正式開幕,採用的是智崴(5263)技術的數位智能海洋館,是北北基首座結合海洋生物與模擬數位科技的虛實整合實境水族館及海洋生物復育基地。進入場館第一個映入眼簾的是巨大的數位內容螢幕,首創結合數台架設於潮境灣的海底攝影機,透過5G訊號直播海底生態現況至館內,將水下復育的珊瑚和優游的魚群即時呈現在觀眾眼前,讓遊客感受真實的北海岸水下生態脈動。
隨著2022台灣燈會完美落幕,高雄陸續藉由各式重磅活動及場館結合,體現這個城市不斷爆發的多元能量。身為一個具有厚實底蘊的海洋城市,即將展開的「高雄海洋館」更讓許多民眾引頸期盼。由三地集團及富邦集團合作的高雄海洋館,是三地集團繼屏東海生館、台中海洋館後,旗下第三座海洋館,也是南台灣第一座城市型海洋館。這棟坐落於捷運凹子底站旁的城市新地標於3月23日舉行開工動土典禮,將以2026年完工為目標。
俄國遠東地區斯雷德尼亞灣有一座「鯨魚監獄」,曾一度囚禁近百隻鯨魚,主要運到水族館表演娛人,而此事曝光後,也引來國際撻伐,動保團體發起示威抗議,鯨魚監獄最終敵不過壓力,於2019年釋放鯨魚,而如今監獄也已完全被拆除,動保人士開心的表示「早就該這麼做了」。
加拿大尼亞加拉瀑布城一間主題樂園圈養的虎鯨,40年前在冰島被捕後,就一直生活於水族館裡,自從2011年同伴被轉移至他處後,虎鯨就過著孤單的生活,因此又被稱做「世界上最孤獨的虎鯨」,近日牠疑似因心理崩潰,竟出現用頭撞牆的尋短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