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海狼級的搜尋結果,共72筆
美國海軍海狼級核動力攻擊潛艦「康乃迪克號」(USS Connecticut,SSN 22)2021年10月在南海發生碰撞,艦艏幾乎全毀,發生原因迄今諱莫如深,美國海軍消息是撞上海底沙所致,但外界普遍存疑,特別是事發當時美國曾大陣仗派轟炸機警護,有人推測與大陸有關,惟中國外交部否認,並要求美方說明。
二十國集團(G20)峰會第十七次峰會於11月15至16日「在印尼峇里島舉行,前一天14日傍晚17點36分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拜登,先行在印尼峇里島努沙度瓦灣的「穆利雅度假村」舉行歷時3小時12分鐘的會談,雙方聚焦在台海問題提出各自看法。中美兩國元首會談,看似「檯面上是相見如賓,檯面下是相見如兵」。
據媒體報載,美日印澳聯合軍演「馬拉巴爾2022」(MALABAR2022)於11月8日至15日在菲律賓海(日本南部海域)舉行。期間15至16日「二十國集團(G20)」峰會第十七次峰會在印尼峇里島舉行,前一天14日傍晚17點36分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拜登,先行在印尼峇里島努沙度瓦灣的「穆利雅度假村」舉行歷時3小時12分鐘的會談,雙方聚焦在台海問題提出各自看法。中美兩國元首會談,看似「檯面上是相見如賓,檯面下是相見如兵」。
軍事新聞網站「Breaking Defense」11日報導,美國智庫近期的一連串兵推,顯示在美軍武力介入且台灣不放棄抵抗下,中國大陸成功佔領全島的可能性「極低」,但美軍恐損失500架飛機、20艘水面艦艇和2艘航空母艦;而戰爭的勝敗關鍵,則包括美軍是否在台預置兵力、大陸是否全力投入、共軍兩棲艦隊能否生存、日本是否積極參戰、核武是否發揮作用等。
6月17日全球關注中共003航母「福建」號在上海長興島江南造船廠下水新聞,當天晚上日本防衛省統合幕僚監部罕見連續三次發布新聞,指中、俄海軍兵分4路左右環繞日本周邊海域;這次中俄聯合「包夾」日本的軍事行動,不僅罕見,且震撼日本各界。
海狼級核動力攻擊潛艦「康乃狄克」號(USS Connecticut,SSN 22)去年10月在南海下潛時撞及海山,嚴重受損,如今美國海軍的調查顯示,這是拙劣的導航規劃,管理和守望團隊執行力所致,而這一切原本都是「可以避免的」。
商業衛星影像顯示,中國正在打造更大,並擁有比現役093型潛艦更先進推進系統的新型核潛艦,引發各方推測,認為解放軍將採用有垂直發射系統的下一代核潛艦。
媒體依據日本防衛省通報,指稱4月26日20時30分左右(台灣比日本早一小時,19時30分),發現中共測量船一艘在日本西部領海外側毗鄰區域向東航行,23時左右經日本鹿兒島縣口永良部島西側,27日凌晨2時10分自屋久島以南,朝東南方向移動。對此日本海上自衛隊與海上保安廳艦船綿密對共軍測量船進行監視,引發為潛艦探路聯想。
美日航母艦隊刻正於菲律賓海聯合軍演,中共解放軍繼1月23日出動總計39架次軍機在台灣西南國際空域活動後,24日再出動軍機13架在前述空域活動,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一架運8反潛機單獨經巴士海峽往台灣東南方之西太平洋國際空域巡弋後折返,此舉是否與美國國防部24日公布美國2個航母打擊群已駛進南海海域進行訓練有關,值得關注。
大陸《環球時報》25日報導,美國海軍24日宣布「兩個航空母艦戰鬥群駛入南海進行演練,以試圖安撫盟友」的話音剛落,「卡爾·文森」號的甲板上就發生艦載機著陸事故。中國軍事專家認為,「卡爾·文森」號本想在南海「耍大刀」「秀一波肌肉」,結果「肌肉反而被拉傷」「大刀砍到了自己」。而美軍最近幾年事故頻發的根本原因,是其長年累月高頻度派出艦艇、飛機到處耀武揚威,使得美軍官兵精神高度緊張,身心疲憊,發生事故難以避免。
中美軍事角力有增無減,在美軍一艘海狼級攻擊核潛艇於南海撞山受損、灰頭土臉地至關島維修後,美國海軍罕見公開宣布負責執行戰略威懾巡邏的戰略核潛艇停靠關島,聲稱展示美方對印太地區的安全承諾。
中共遼寧號航母自2012年9月成軍,迄今將近10年,其各項試驗與遠海訓練科目應達一定的戰力。在今(2021)年2月巴基斯坦海軍參謀長曾向中共傳達期望「中國航母能夠訪問巴國,並與其海軍進行聯合演習」,明(2022)年後「遼寧號」或可望有機會進行遠訪活動。
海狼級核動力攻擊潛艦「康乃狄克」號(USS Connecticut,SSN 22)10月初在南海下潛時受創,儘管美國海軍始終不願透露它確切的傷勢,但從國會通過的撥款看來,它的確傷得不輕。
近日一輛神秘坦克被印尼鑽油平台工人發現漂浮在印尼附近的納土納海面上,印尼軍方承認確有此事,並稱經過幾次嘗試仍未能成功攔截此一滿是銹斑的巨大漂浮物體,亦不清楚其確實來源。陸媒認為,這樣的大型坦克漂浮在大海上的確極其怪異,美國海狼級核潛艦康乃狄克號在海下遭嚴重撞擊,有可能與這輛幽靈坦克有關。
在照片和船隻追蹤數據紛紛浮現後,美國海軍證實,在南海下潛時受重創的海狼級核動力攻擊潛艦「康乃狄克」號(USS Connecticut,SSN 22)歷經近3個月後,終於輾轉返抵華盛頓州布雷莫頓(Bremerton)母港。
近來網上流傳幾張美國海軍先進驅逐艦朱瓦特號(Zumwalt,DDG 1000)的照片,因為外觀鏽跡斑斑而引起議論。推測1萬4千噸的朱瓦特號因高度自動化,乘員只有147位,而較早的伯克級(Arleigh Burke)雖只有9200噸,乘員卻有380位;相對人力減少,或許是外觀整理難以盡如人意的原因。也或許目前在港排隊等待保養維護的艦艇太多,暫時還輪不到這艘2016年服役的匿蹤戰艦。真正原因為何,只有他們自己知道。
美國海狼級核動力攻擊潛艦「康乃狄克」號(USS Connecticut,SSN 22)10月2日在南海下潛碰撞海丘,身受重創後,先在關島進行初步維修,接著耗費了幾星期,才在12日默默抵達加州聖地牙哥。
10月2日在南海下潛時,因碰撞受重創的美國海狼級核動力攻擊潛艦「康乃狄克」號(USS Connecticut,SSN 22)在浮航穿越太平洋後,周日上午抵達加州聖地牙哥軍港。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3日報導,中國大陸094型核子動力彈道飛彈潛艦11月29日正午浮航通過台灣海峽,罕見舉動引發各界關注;前美軍太平洋司令部聯合情報中心(Joint Intelligence Center)作戰處處長指出,這類型潛艦公開長距離浮航幾乎可說是「聞所未聞」,若非是最新的武力展示行動,就是潛艦本身出狀況而不敢下潛。
美國海軍軍令部部長辦公室(OPNAV)水下作戰主管裴瑞(Doug Perry)說,下一代攻擊核潛艦必須減少維修、快速,安靜並滿載魚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