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海空的搜尋結果,共1,784筆
苗栗縣政府為活化、轉型頭屋鄉明德水庫,爭取中央補助,將建置陸、海、空遊憩區,相關工程目前陸續執行中。苗栗縣議會6日舉行總質詢,縣議員余文忠詢問施設進度,並指周邊沒有無障礙空間,盼能完善硬體設施;縣府文化觀光局長林彥甫則回應,相關硬體設施竣工後,一定會設置無障礙設施。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揭仲今在國防院一場座談會中指出,若賴清德副總統在大選中獲勝,甚至民主進步黨繼續在台灣「完全執政」,則北京很有可能會在大選結果產生到總統就職日的這段期間,對台灣採取包括高強度針對性武力展示在內的高壓行動,以嚇阻新政府衝撞北京底線;同時影響總統就職演說的內容,要求在北京關切的議題上表明態度;更想藉此要華府表態,承諾在北京關切議題上會約束台灣新政府的行為。
我國防部於11月30日1200時發布新聞稿表示,9時許起發現共軍殲-10、16等戰機、運-9通抗與空警-500及艦載直升機等各型機出海活動;其中11架次逾越台灣海峽中線及台灣西南空域,並配合共艦執行「聯合戰備警巡」。當日白天我海軍在高雄西子灣沙灘演練中和級戰車登陸艦擔任假想敵共軍兩棲作戰艦,以特種作戰突擊艇掩護,3輛AAV-7兩棲突擊車搶灘;晚間金防部近21時在烈嶼的習山湖海灘,舉行14年來首次「太武操演」夜間實彈防護射擊。前者引發兩岸與國內外媒體高度關注,然從往例共軍針對美國對台軍售,共機在台海戰巡反應之外,餘依共軍特種機任務性質與活動海空域等,則針對我在西子灣演練進行電訊、雷達等截收,甚至模擬干擾;共軍組織東部與南部戰區海軍兵力逼近對我施壓。
美軍1架搭載8人的魚鷹運輸機(V-22 Osprey)11月29日墜落日本鹿兒島縣屋久島外海,相關單位一度修正機上搭載6人,但今天又更正為8人,日本方面持續動員機艦搜尋失聯7人。
菲律賓軍方發言人崔尼代(Xerxes Trinidad)表示,2架中國的戰鬥機在西菲律賓海的胡伯礁(Hubo Reef)附近,被觀測到繞行菲律賓參加澳菲軍演的一架A-29B超級巨嘴鳥(Super Tucano)輕型攻擊機。西菲律賓海是菲律賓專屬經濟區內的南海水域。另外,中國人民解放軍南部戰區25日指其驅逐了一艘「非法闖入中國西沙領海」的美國軍艦;美軍第七艦隊則聲明表示,這艘軍艦在西沙群島附近海域進行航行自由行動。
菲律賓和澳洲今天展開雙方在南海的第一次聯合海空巡邏任務。在太平洋國家對日益強勢的中國抱持警惕之際,菲律賓數天前也與美國一起執行類似行動。
11月22日我國防部於1610立即公布,自13時許陸續發現共軍殲-10、殲-16、運9、轟-6及空警-500等型軍機出海活動,其中11架次逾越海峽中線進入台灣中部及西南空域,配合共艦執行聯合戰備警巡。值此,中菲南海仁愛礁主權問題,以及美日軍事同盟等支持菲國南海行動之際,共軍轟-6機群進出巴士海峽空域係針對美菲海空聯合巡邏任務。
國防部今(22日)表示,自下午1時許起,陸續偵獲中共殲-10、殲-16、運9、轟-6及空警-500等型機出海活動,其中11架次逾越中線進入臺灣中部及西南空域,配合共艦執行聯合戰備警巡。國軍運用聯合情監偵手段嚴密掌握,並檢派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系統適切應處。
菲律賓空軍今天表示,菲國空軍2架FA-50戰機昨天起在南海和近台灣的巴丹群島(Batanes)參與菲美聯合海空巡邏,以維護兩國共同利益,強化區域安全。
美國總統拜登已在11月15日至17日美國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會議期間,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進行晤談。雙方同意恢復軍事對話,可是後方會談,前方吃緊。APEC會議結束後,習近平18日返國,19日共機有9架次逾越中線及其延伸線,進入台灣北部、中部及西南空域,配合共艦執行聯合戰備警巡,令媒體高度關注。從19至22日早上6時止觀之,共軍東部戰區係進行「預警聯合訓練」。
國軍近年來積極強化後備軍人戰力,提升教召訓練強度。近日「WOW 哇唬 漢堡工廠」老闆分享自己去教召遇到的「5大驚喜」,剛報到就收到「2顆暈船藥」開啟此次「陸海空完成旅遊」,他更曬出發放袋笑稱「10年沒領薪水了」。
國內體感設備大廠智崴資訊(5263)17日參加國際主題公園暨遊樂設備展(IAAPA Expo)宣布,智崴打造可容納304人同時搭乘的超大型體感設備,已於今年10月正式試營運,並且獲得金氏世界紀錄認證為全球最大載客量的體感遊樂設施。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天上午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舊金山會晤。會談後,岸田對媒體表示,他已向習近平重申台灣海峽和平穩定極其重要。另外關於釣魚台列嶼的局勢,日本深表憂心。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預計15日將在舊金山與美國總統拜登舉行「拜習會」,受到全球關注。大陸國關與涉台學者認為,鑑於去年中美軍機軍艦多次接近擦槍走火,研判此次會晤,會就在公海與國際公共空域的雙邊機艦接觸達成一定共識或軍方高層溝通機制。對台問題上,則會要求美方有更多表態與承諾,同時點出台獨被視為中美力求關係穩定的引爆彈,可能會迫使美國在追求本國利益下出手抑制。
隨著俄烏戰爭膠著與以哈衝突惡化,南海形勢也蠢蠢欲動。美日雙航母演習與中共航母打擊群在菲律賓附近互別苗頭,日本與印度也增援船艦與直升機援助菲律賓,以對抗中共在南海島礁大量機艦圍堵的優勢。這些變化似乎沒有動搖中共的南海策略,以強大的南海艦隊與壓倒性數量的海警船隊,加上多處島礁 上強大的基礎設施,逐步掌控南海的目標似乎並不遙遠。
以色列國防部長葛朗特(Yoav Gallant)昨(7)日表示,以軍已進入「加薩市心臟地區」,陸、海、空部隊全面協調,並「收緊包圍網」,此外他也稱,哈瑪斯在加薩的最高領袖受困地下碉堡,與外界失去聯繫。
英國《BBC》6日報導,台灣建軍長期以發展海軍和空軍軍力為優先,但台灣陸軍有不少裝備相對「過時」,對此,民進黨立院黨團表示,過去7、8年以來,不管是沙盤推演或是軍事演習,已經很了解國防上需要修正檢討,蔡英文總統上任後有3次特別預算,處理有關軍購案和國防自主案,陸、海、空三軍除了裝備必須有先進武器,人員訓練也很重要。
貨代雙雄台驊、中菲行看海空貨運市場,台驊董座顏益財6日形容,今、明兩年市況是「煙硝四起、充滿變數」,地緣政治影響是否擴大為主要變數,若俄烏戰爭告一段落,災後重建對貿易需求大將是一大利多。
中國大陸「國防部發布」4日發布「答記者問」。有記者會提問:加拿大國防部發表聲明稱,加方軍用直升機近日在南海遭遇中國大陸軍隊殲-11戰機攔截。加防長稱,中國大陸戰機的攔截是非常不安全的。對此,中國大陸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張曉剛駁斥,加方此舉是別有用心的惡意挑釁行徑。敦促加方不要罔顧事實,停止渲染炒作,嚴格約束一線海空兵力行動,防止出現海空意外事件。
剛過去的10月底罕見地在太平洋上出現3支航母戰鬥群與1支由6艘軍艦組成的艦隊,這數十艘軍艦分別屬於美國與中國,使得亞太地區顯得熱鬧非凡。雖然雙方在太平洋上行軍佈陣並未發生磨擦或近距離遭遇,卻是自俄烏戰爭以來加上中東爆發以哈戰爭後美中雙方最大規模的軍力展示行動,其中可以窺見美中雙方在亞太情勢一旦升高後的基礎布局,尤其是中共首次展示陸基航空隊與其航母聯合作戰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