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海關監管的搜尋結果,共179筆
大陸央視新聞用戶端9日報導,大陸海關總署8日公布的前7個月外貿數據中,出口方面,特別提到機電產品占出口總值比例提升至58.1%,而這其中,汽車出口表現尤為凸出。新能源汽車產量大增、出口量增至2.6倍。尤其是數位化「智慧海關」實現「運得出、管得住」,加快通關速度,積極推進出口業務合作。
大陸海關總署進出口食品安全局負責人7日就國際原子能機構發布日本福島核污染水處置綜合評估報告回答記者提問。該負責人表示,為防範受到放射性污染的日本食品輸華,中國大陸海關禁止進口日本福島等十個縣(都)食品,對來自日本其他地區的食品特別是水產品(含食用水生動物)嚴格審核隨附證明檔,強化監管,嚴格實施100%查驗。
據中新網報導,從2023年1月,大陸國務院批准《平潭綜合實驗區總體發展規劃(2023-2035年)》,明確全島為海關監管區域後,就實施「一線放開、二線管住」的監管模式。目前新一輪免(保)稅和退稅貨物負面清單與相關監管的優化正在進行中。同時也正規劃建設兩岸航線補給基地,為每天經過台灣海峽的數百艘船泊提供加注保稅油業務。
海南離島免稅市場今年持續回暖。據海口海關17日發佈資料顯示,首季海口海關共監管離島免稅購物金額為169億元(人民幣,下同),年增率14.6%。購物旅客224萬人次,也成長增長27.2%,合計免稅品銷售1968萬件。作為海南旅遊消費的金字招牌,海南官方提出2023年離島免稅購物銷售額要突破800億元。
自由貿易港區採業者高度自主管理,但近年裁罰案多以自主管理缺失為主,為強化海關監管查核機制,財政部修正相關作業規定,包含增訂菸酒專區及專帳控管規定等三大重點。
大陸《第一財經》3月31日報導,海南自貿港離封關運作越來越近。大陸海南現代管理研究院院長王毅武說,所謂封關運作,指的是,要在海南全島建成一個由海關監管的特殊區域,在這個特定區域內,「封關」的概念可以簡稱為:一線放開、二線管住、島內進口商品零關稅(島內自由)。
海南旅遊消費近期大幅回暖,在12月7日至12月18日區間,大陸赴三亞機票預訂量按年成長近10%,亦較11月同期成長逾80%。海南離島免稅銷售金額也自12月13日至19日,連續7天重返人民幣(下同)1億元水平。
隨著雙11即將來臨,為了解決報關行的亂象,關務署近日修正《報關業者設置管理辦法》,上緊3道發條,包含延長被廢照負責人可回任期限、補委任書期限以及離職員工管理,皆趨於嚴格,預計明年初上路。
台北關今日表示,快遞貨物放置戶外遭雨淋毀損,是因台北關快遞貨物通關異常資訊揭露平台上線造成貨物延遲通關所致,該關查明後表示,並非實情。
大陸官方「海關發布」26日通報,大陸海關總署口岸監管司負責人就健康申明卡改版事宜,針對海關為什麼要對「健康申明卡」進行調整,強調健康申明卡改版不是放鬆防控要求,目的在於提高申報效率。
據央視報導,上海航運交易所指出,自6月1日起上海進入全面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階段,連日來,上海海運、空運口岸貨量持續回升,已基本恢復至正常水準的90%以上。端午3天假期,上海浦東機場日均貨郵航班超過200架次,航班數量與上海此輪疫情前水準相當。
據上觀新聞報導,受此輪上海疫情影響,4月份,上海口岸進出口總值在全國的佔比從年初的28.4%降至16.3%。但4月下旬以來,上海口岸外貿逐漸企穩。上海海關關長高融昆透露,5月迄今,上海海關已審核通過0.9萬份出口原產地簽證申請,貨值超過7億美元,環比4月同期分別增長了36%和57%,可見企業出口復甦跡象明顯。
上海市正推動重點產業盡快產能全開,但稍早海空運等物流受阻,使得海關協助復工的措施尤受關注。上海海關副關長柳波18日表示,將為半導體、汽車和生醫等全產業鏈開通「綠色通道」,便利化措施的惠及範圍從重點企業擴大至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商品覆蓋面從製成品擴大至原材料、中間品及相關製造設備。
據澎湃新聞報導,為全力推動中國海關總署促進外貿保穩提質10條措施高效落地,上海海關結合上海實際,在前期發佈系列支持舉措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支持企業擴大復工復產、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的12條措施,規定如下:
在今(18日)天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上海海關副關長柳波指出,針對疫情對長三角供應鏈造成的影響,區域內海關已建立協調機制,實現「白名單」企業五關(上海、南京、杭州、寧波、合肥海關)互認,引導企業運用「陸改水」、「陸改鐵」和「聯動接卸」等多種方式,加快跨關區貨物運轉。
澎湃新聞報導,上海海關副關長柳波18日在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87場記者會指出,本輪疫情以來,統籌推進口岸疫情防控和促進外貿穩增長。一方面,從嚴從緊築牢「外防輸入」口岸防線;另一方面,全力保通關、保民生。針對疫情對長三角供應鏈造成的影響,區域內海關已建立協調機制,對重大急難問題實施聯合研判、快速回應和協同處置;實現「白名單」企業五關(上海、南京、杭州、寧波、合肥海關)互認,引導企業運用「陸改水」「陸改鐵」和「聯動接卸」等多種方式,加快跨關區貨物運轉。
澎湃新聞14日報導,一架滿載37噸進口快件的DHL空運服務(上海)有限公司包機航班,8日自香港飛抵浦東國際機場,開啟了國際快件運營企業復工復產之路。上海海關指出,這批貨物主要是西門子、安波福等企業復工復產急需的電氣設備配件,是保障產業鏈運轉的重要物資。上海浦東機場海關迅速接受申報,審核單證,保障貨物盡快通關放行,目前這批進口快件已送至收件企業手中。
立法院會昨三讀通過修正海關進口稅則第22041010號,將香檳關稅由現行20%降至10%。此外,也三讀通過《關稅法》修正,明確規範轉運、轉口貨物通關、申報及管理,強化貨物監控強度,並將違規業者的罰鍰上限,由從現行3萬元提高至300萬。
為了強化貨物移動安全,關務署表示,海關執行物聯網全時監控計畫,今年7月1日起分區試辦,由台中關開始、緊接著基隆關、高雄關、台北關等。
財政部關務署表示,物聯網全時監控建置計畫為全新商業服務型態,由政府統一訂定產業標準,業者提供貨櫃保全服務,為設備供應商及陸路運輸業者創造全新商機。另業者若加入其計畫,海關將補助每台車1萬元(限首年900個名額)減輕安裝追蹤系統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