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海關總署的搜尋結果,共344筆
大陸2022年12月大動作宣布暫停台灣多項酒類和飲料產品進口,波及金門高粱、台灣啤酒和黑松沙士等知名飲品。時隔一個多月,大陸國台辦29日針對金門酒廠等63家台灣食品企業予以更新註冊資訊,等於正式解禁,可恢復進口。
國台辦主任宋濤在29日與金門縣長陳福海會面時宣布,大陸海關總署正式核准金酒公司「在華註冊編碼」,金酒銷中卡關近2個月後終於解套,金酒公司也在今(30)日上午對外說明卡關期間的處理歷程,並感謝縣長陳福海與立委陳玉珍多次與大陸相關單位溝通取得共識,以及陸方國台辦、海關總署等相關單位的大力協助,使得金酒恢復與大陸間的正常供輸,期能再創營業佳績。
金門縣長陳福海28日率縣府團隊與立委陳玉珍一同「登陸」,除至大嶝島考察金門縣府舊址及廈門新機場建設外,今(29)日上午更特別與國台辦剛履新的主任宋濤會面座談,並給了金門一個開春紅包,「中國大陸海關總署正式核准金酒公司在華註冊編碼」,雙方並就「小三通第二階段續航」議題進行意見交流,在疫情可防可控的前提下,宋濤也表示樂觀其成,陳福海團隊並於午間搭船與120多位鄉親一起返金,這趟新春大陸行可謂滿載而歸。
總結中共二十大之後的中國經貿形勢,輔仁大學外交暨國際事務學程副教授柯玉枝指出,2022年大陸經濟在封控中度過,上海封控3個月估損失1900億。中國經濟復甦的兩個目標是穩經濟及穩就業,「沒有穩就業很難穩經濟」,因內需擴大可能有動能不足問題;3年疫情很多人把儲蓄花完,且去年中起中國製造業接單出貨不順,以及地方債等問題都造成內需動能不足。
大陸2022年貨物貿易總值首次突破人民幣(下同)40兆大關,再創歷史新高。大陸海關總署13日公布,當年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42.07兆元,年增7.7%,海關總署表示,2022年大陸進出口總值在2021年高基數基礎上繼續保持穩定增長,連續六年保持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地位。
大陸國新辦13日舉行2022年全年進出口情況新聞發布會,大陸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呂大良指出,大陸2022年鋰電池和汽車出口分別增長86.7%和82.2%,外貿進出口主要有五方面特點。
中國大陸海關總署今公布,2022年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42.07兆元(人民幣,下同),年增長7.7%,規模再創歷史新高;其中,出口23.97兆元,按年增長10.5%;進口18.1兆元,增長4.3%。去年,中國對東協、歐盟、美國以人民幣計價進出口總值按年分別增長15%、5.6%和3.7%。
大陸海關總署13日公布,2022年12月,按美元計,出口年減9.9%,進口年減7.5%。
1月10日日本第11管區海上保安本部稱,中國海警船4艘早上10時30分過後,相繼進入尖閣諸島釣魚島(我稱釣魚台;大陸稱釣魚島)海域「領海」內航行約1小時45分後離開。中國海警即刻在官方微博上證實:「中國海警1301艦艇編隊在我釣魚島領海內巡航」。另我國防部公布1月9日共軍蘇愷-30機3架、殲-16機4架(部分兵力),以及10日蘇愷-30機1架、11日蘇愷-30機2架與TB-001無人機1架,先後在接近浙江與福建交界處之台灣海峽中線北端越線。上述情況,引發日本高度關注。
大陸財政部、稅務總局9日發佈《關於明確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減免增值稅等政策的公告》,提出從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對月銷售額10萬元(人民幣,下同)以下(含本數)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免徵增值稅。
在2020年5月愛爾蘭出現非典型牛海綿狀腦病(BSE)或俗稱狂牛症的病例後,愛爾蘭牛肉隨即受到中國禁止,如今北京已經解除了當年對愛爾蘭牛肉進口的禁令,隨著這長期存在的問題得以解決,愛爾蘭農民重新打開了一個價值數百萬歐元的市場。
觀察者網4日引述路透報導,長期推動與中國達成自貿協議的厄瓜多總統吉列爾莫.拉索(Guillermo Lasso),當地時間3日表示,中厄自貿協定談判順利結束,預計該協定將增加該國出口、提振工業經濟增長。而據中國大陸海關總署國際合作司網站消息,中國海關上個月派員參加中國-厄瓜多自貿協定談判會議,雙方就海關程序與貿易便利化議題進行全面深入磋商並取得積極進展。
中美貿易戰爆發以來,戰火一路蔓延至金融和科技戰,使雙邊關係每況愈下,據統計,截至2022年末,美國以國安為由向中國實施的出口制裁,已波及超過600家企業和實體。然而,在美國「脫鉤」導向的政策下,中國與亞洲國家的貿易關係卻反向加深。
大陸海關總署網站消息,大陸海關總署28日公告2022年第131號《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乙類乙管後有關事項的公告》,自明年1月8日起取消入境人員全員核酸檢測、所有進口冷鏈食品和非冷鏈物品核酸監測檢測等措施。
大陸海關總署20日表示,優化調整口岸疫情防控措施,積極推進邊境陸路口岸有序復開,大力協調保障各類口岸通關順暢,守住外防輸入防線的同時便利國際經貿往來。
大陸海關總署黨委書記、署長俞建華19日主持召開黨委會議,傳達學習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研究部署海關貫徹落實措施。海關總署黨委委員參加會議並做交流發言。會議要求,圍繞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優化調整口岸疫情防控措施,積極推進邊境陸路口岸有序復開,大力協調保障各類口岸通關順暢,守住外防輸入防線的同時便利國際經貿往來。
台灣許多食品項目註冊未通過大陸註冊而遭暫停輸入,近日衛福部、經濟部和農委會聯合刊登廣告,指稱大陸歧視台灣,申請期限少他國1年。農業粉專「Lin bay好油」版主林裕紘今(20)日指出,大陸本來提供的包裹式註冊只有包餡麵食,結果食藥署自己搞烏龍,到現在還硬拗。
陸方近期無預警將台灣水產、飲料、糕餅等食品改列禁止輸入,有網友最近指出,鳳梨酥等糕點被食藥署歸類在屬於推薦申請的「包餡麵食」中進行申請,質疑食藥署第一步就搞錯,才造成諸多業者申請未過關。對此,食藥署長吳秀梅表示,需填寫涉及配方機密才是業者放棄主因。粉專「不禮貌鄉民團」則PO出打臉指出多家企業都是把「包餡麵食」修正為「餅乾、糕點、麵包」後,就從「暫停進口」被改核定為「有效」。
台灣近日有食品被大陸以未完成註冊為由暫停進口,經網友查詢,認為是有人將鳳梨酥等糕點歸類在「包餡麵食」向大陸申請註冊。對此,食藥署發聲明強調,完全不是事實。不過另有民眾找到2021年親綠媒體的報導,稱「14類產品包含鳳梨酥、糕餅類等包餡麵食…」,這位民眾表示,「這下真的尷尬了!」
中國大陸無預警禁止我國多項食品進口,食藥署持續協助國內業者補件外,昨天同時公布最新邊境食品不合格名單,其中中國大陸有多項產品違規,做法被外界解讀「是對中方的反制」。對此,衛福部部長薛瑞元今上午回應「它就農藥超標,你還要讓它進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