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消耗量的搜尋結果,共72筆
今年觸抵歷史新高的汽油價格,被看成是美國通膨壓力加劇的元凶之一,但近來直直落持續探底,均價已跌到比俄烏戰爭前還便宜。有分析師預期,美國汽油價格在耶誕節前,會跌破每加侖3美元。
今年觸抵歷史新高的汽油價格,被看成是美國通膨壓力加劇的元凶之一,但近來直直落持續探底,均價已跌到比俄烏戰爭前還便宜。有分析師預期,美國汽油價格在耶誕節前,會跌破每加侖3美元。
運動有益心血管健康已是公認的事實,但究竟是整體運動量重要、還是運動強度高比較有效?英國最新研究給了解答,高強度的運動效果更佳。不過,衛福部國民健康署也提醒,劇烈運動須考量自身狀況,不是愈多愈好,以免護心不成反傷身。
數據中心伺服器耗費龐大電力,同時也會產生龐大熱能,水往往是讓數據中心冷卻最便宜也最普遍的方法,然而美國乾旱日益嚴重,進而影響網路業者的數據中中心運作,促使微軟、Meta等業者亟思解決之道,採取減少水消耗或回收的替代方案。
印度為了抑制國內米價飆漲,9月9日起禁止碎米出口並對多種稻米課徵20%出口稅,印尼、菲律賓首當其衝,但越南、泰國因此受惠。
儘管夏季尚未結束,但目前美國天然氣庫存低於過去五年平均值,引發外界憂心冬季天然氣價格將一路狂飆,並連帶使得歐洲能源危機更加惡化。
俄烏戰爭及氣候異常加劇糧食供應危機,糧食通膨迫使消費者和企業減少使用價格飆漲的小麥,改用較便宜的稻米、玉米替代,全球小麥消耗量將寫下數十年來最大年減幅。
退役美國軍官指出,在討論如何協防台灣時,各界的焦點往往放在為先進武器提供資金,或應制定何種作戰計畫等,但俄烏戰爭卻暴露出美國的「根本性缺陷」,即目前軍事武器的庫存和量產能力不足,且該問題無法靠戰時體制解決,否則光是經濟危機就「足以瓦解美國公眾為台灣而戰的意願」,甚至導致全面崩潰。
市調機構集邦科技指出,資料中心的落實成為近年DRAM需求的主要推手,DDR5、高頻寬記憶體(HBM)、CXL開放式互聯技術的加入,將可突破人工智慧(AI)運算所需的硬體瓶頸,進而刺激新一波伺服器成長動能。法人看好威剛(3260)、宇瞻(8271)、十銓(4967)等模組廠將在全球超規模資料中心建置風潮下受惠最大。
繼波蘭、保加利亞、芬蘭之後,俄羅斯同樣以丹麥和荷蘭拒用盧布支付為由,停止供氣給這兩個歐洲國家。
印度政府上周五甫宣布小麥禁止出口令,該國15日(周日)表示,將允許一部分的小麥出口至糧食短缺的國家。
以美國綠色和平組織(Greenpeace USA)及美國環境工作組織(EWG)為首的環保團體近日發起宣傳活動,號召比特幣產業的挖礦公司、投資人及支持者共同修改比特幣程式碼,藉此減少能源消耗。
香港電影《G風暴》由黃百鳴監製、林德祿執導,古天樂、張智霖、鄭嘉穎、黃宗澤和宣萱合作演出。電影7年打造5部以廉政公署打擊貪污為主題的系列作品,古天樂5度扮演查貪的廉政公署官員,今天公佈電影預告,可以看到古天樂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竟然被恐怖份子逼到眼泛淚光。
西歐疫情上周新增確診人數,已較上上周新增人數多28%,各地封城措施造成大暴動,疫情短期內不易趨緩。
芬蘭首都赫爾辛基為落實減碳承諾,宣布明年起公開活動的餐飲,將以素食取代葷類,同時棄用一次性餐具,但此新政策也引發正反評價。
在2019年中美貿易戰最激烈的時期,中國幾乎停止美國液化天然氣(LNG)進口,但日前中國石化等中國能源巨頭一反常態,陸續與多家美國天然氣公司簽署LNG合約,使中國從美國購買的天然氣規模,超過以往任何時期。外媒分析,中國主要是為應對全球能源短缺,及減少煤炭消耗來降低碳排放。
為因應緊張的供電形勢,中國政府近期要求煤企加大開採力度,預計2021年煤炭產量增加2.2億噸,超過整個西歐一年開採量,並衝擊全球減碳目標。由於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31日在蘇格蘭格拉斯哥(Glasgow)登場,中國減碳成果及加強採煤造成的碳排放,勢必成為各國關切焦點。
印尼是煤炭出口大國,近期進入雨季後的連場豪雨,已影響到當地幾個重要煤礦的開採活動,使印尼面對要達成其煤炭出口目標的挑戰變得愈來愈大。
8日來自印度消息,由於新冠疫情影響,加上進口價格屢創新高,進而壓縮需求,印度食用油進口量可能創6年新低,數量也是連續第2年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