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消費者物價指數的搜尋結果,共1,840筆
美國最新經濟數據顯示,4月零售額月增0.9%,已經連續四個月上揚,反映即便美國通膨揚升至40年高點,民眾依然有能力消費。
在大陸持續對網路、科技行業採取相對嚴格監管態度之際,大陸國務院副總理劉鶴昨表示,要努力適應數位經濟帶來的全方位變革支持平台經濟、民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係,支持數位企業在國內外資本市場上市,以開放促競爭,以競爭促創新。
我國4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上漲率達到3.38%,已經是連續2個月超過3%;而今年前4個月平均為2.95%,今年超過2%的機會非常大。美國3月和4月的CPI高達8.5%和8.3%,這是美國40年來的首見;另外,德國則是7.3% 和7.4%。英國3月的CPI略低為6.2%,但是英國的英格蘭銀行預估今年第4季的通膨可能會略高於10%。這些數據顯示,國際通膨將不會是一個短期現象。
大陸國家發展和改革委新聞發言人孟瑋17日在記者會表示,今年以來,中國物價一直運行在總體合理區間,後期也完全有條件、有能力、有信心繼續保持物價平穩運行。要以煤炭為「錨」做好能源保供穩價。
勞動部勞保局日前公告,今年將調整2009年、2010年、2013年、2014年及2015年共5個年度勞保年金請領者。至其他年度請領者,因CPI累計成長率尚未達5%,故暫不予調整。但值得注意的是,2011年、2016年、2017年這三年度逼近5%警戒線,預計最快明年也會進行調整。
全球通膨愈來愈嚴峻,美國4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8.3%,不僅高於市場預期,更連續兩個月落在近40年新高的8%以上。歐元區4月CPI同樣大增至7.5%,不但寫下歷史新高紀錄,更年增1.6%。俄烏衝突加上供應鏈短缺危機,讓全球兩大主要經濟體,深陷通膨泥淖,螺旋式上升的物價,如脫韁野馬般難控。
高盛前執行長布蘭克費恩(Lloyd Blankfein)周日表示,隨著聯準會持續升息以抑制不斷升高的通膨,美國經濟正面臨陷入衰退的風險,企業和消費者應做好準備。 .
美國最新公布消費者物價指數較去年同期上升8.3%,雖低於前期的8.5%,但整體通膨仍處於高水位,如何因應通膨成為現階段投資的首要之務。合庫投信指出,透過「3+2」策略,鎖定核心基礎建設產業,可望透過基建產業的實質資產特性及通膨轉嫁優勢,在未來僵固通膨的年代,增加投資效率。
美國民眾因疫情受困在家兩年後,渴望在今年夏季出遊,但旅遊成本躥揚成為消費者的最大阻礙,從油價、交通,再到住宿無一不漲,迫使消費者降低旅遊天數或次數,因應萬物飛漲。
全球通膨愈來愈嚴峻,美國4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8.3%,不僅高於市場預期,更連續兩個月落在近40年新高的8%以上。歐元區4月CPI同樣大增至7.5%,不但寫下歷史新高紀錄,更年增1.6%。俄烏衝突加上供應鏈短缺危機,讓全球兩大主要經濟體,深陷通膨泥淖,螺旋式上升的物價,如脫韁野馬般難控。
為衡量物價變化,CPI可以和一個月前比,也可以和12個月前比,和12個月前比即年增率,雖可消除季節因素的干擾,但由於比較的時點較遙遠,反應較為鈍化,尤其在物價變化較快的時期,遠不如月變動率(經季調)來得靈敏。
黑色星期五血洗魔咒終於退散!全球金融市場歷經一周劇烈震盪後,傳出上海解封有望,將擴大復工復產,消息一出,周五(13日)美國科技股絕地大反攻,費半指數更飆漲5%,其中,台積電兩大客戶輝達(NVIDIA)、超微(AMD)狂噴9%,推升台積電ADR上漲3.73%,而聯電ADR勁揚逾5%更勝一籌。
教育部4月初發文各大專院校,111學年學雜費收費基準調整幅度為0.44%,有意調漲者,在6月10日前提出申請,經審議通過後,始能獲得調漲。不過到目前為止,尚無學校提出申請。
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是行政院主計總處按月調查的統計,依據最新統計資料,今年4月CPI-房租類指數達105.70,再創歷史新高,其中又以南部地區增加1.73%最多。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副理郎美囡分析,近期房價明顯走揚,買方購屋門檻加高,加上核貸趨嚴、央行升息,而屋主因貸款利率調升增加持有成本,租金持續攀升,物價壓力愈來愈高。
大陸國家發改委微信公眾號13 日發布,中美及部分歐洲國家近日相繼公布了4月分物價水準。從最新數據看,盡管美聯準會大幅加息,但美國通膨依然居高不下,歐洲國家通膨水準也繼續保持高位,而中國物價繼續平穩運行,國際國內物價一高一低,形成鮮明對比。
美股又喊殺,台股12日跟著開低震盪走低失守萬六,外資續賣超並匯出,加上國際美元指數又站上104,新台幣一舉貶破29.8元關卡,終場收在29.823元的逾23個月新低,貶值1.18角,總成交量16.48億美元。
針對美國聯準會(Fed)抗通膨5月再升息2碼(1碼是0.25個百分點),央行總裁楊金龍12日在財委會答詢時表示,台美情況不同,不需要跟進(升2碼),但確立今年緊縮方向不變,升息是緊縮的選項之一,其他選擇性信用管制、回收市場資金也都是緊縮的工具,尤其再次強調台灣不會發生停滯性通膨,因為今年經濟表現續好。
在通膨出現觸頂跡象之際,投資人擔心通膨可能居高不下,促使聯準會採取更加激進的緊縮政策,周四美股陷入劇烈震盪,終場道瓊指數和標普500指數小跌作收,以科技股為主的那斯達克指數微升,費城半導體指數小漲。
教育部4月初發文各大專院校,111學年學雜費收費基準調整幅度為0.44%,有意調漲者,在6月10日前提出申請,經審議通過後,始能獲得調漲。不過到目前為止,尚無學校提出申請。
受能源價格漲幅趨緩影響,美國4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年增11%、月增0.5% ,增幅皆較3月份放緩,再度引發市場對於通膨已經觸頂的聯想。而美國上周(7日止)初領失業救濟人數雖連二周攀升,但依然接近歷史低點,顯示美國勞動市場持續緊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