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消費陷阱的搜尋結果,共71

  • 永慶房屋不賺價差 挺政府打炒房

    永慶房屋不賺價差 挺政府打炒房

     永慶房屋近日推出最新廣告,再次改編自消費者受害的真實案例,引發關注與討論。自2020年起,永慶房屋至今推出的4支廣告,皆是黑心仲介聯手投機客、短期內低買高賣賺價差的案例。除提醒消費者重視交易安全,同時持續宣示永慶房屋不炒房,且提供業界唯一的「真房價保證」:提供完整成交行情,若未落實將賠償買方最高400萬元、賠償賣方最高4倍服務費。

  • 大陸消協攜手共青團消費警示 籲學生遠離不良「校園貸」

    大陸消協攜手共青團消費警示 籲學生遠離不良「校園貸」

    大陸央視新聞報導,中國消費者協會、中共共青團中央30日發布消費警示,樹立健康消費觀,遠離不良「校園貸」。隨著互聯網和普惠金融迅速發展,大學生的消費需求和信貸需求日益高漲,大量非銀行機構和平台依託互聯網逐漸滲透到大學生群體,向大學生開展貸款業務,這就是所謂的「校園貸」。「校園貸」具有數額小、效率高、門檻低、範圍廣等優勢,吸引了眾多有超前消費需求的大學生辦理貸款。

  • 陸港觀盤-AI旋風外 消費內需仍穩健復甦

     今年以來,AI(人工智慧)旋風可說是全球資本市場一大盛宴,從Open AI推出ChatGPT後,出現一股奇怪氛圍,AI相關的供應鏈、互聯網平台公司股價出現大漲,但終端需求卻呈現持續下修,如汽車銷量近期出現大幅削價競爭、太陽能則顯露需求不如預期等現象,市場表現的彷彿除了AI以外的所有行業,都非常疲弱。

  • 預售屋契約陷阱多 小心踩雷

    預售屋契約陷阱多 小心踩雷

     預售屋契約條款眾多,部分建商以潛藏交易陷阱的契約條款,侵害消費者權益。行政院消保處20日公布針對全國建案進行專案查核結果,契約內容整體不合格率為7.3%。對於不合規定建案,已請內政部要求各地方政府地政局依法進行裁處。

  • 預售屋契約當心踩雷 消保處調查不合格率7.3%

    預售屋契約當心踩雷 消保處調查不合格率7.3%

    預售屋契約條款眾多,部分建商以潛藏交易陷阱的契約條款,侵害消費者權益。行政院消保處針對全國50個建案進行專案查核,發現契約內容整體不合格率為7.3%,不合格內容則散見於18份契約中,有八種主要違規樣態。對於不合規定建案,消保處已請內政部要求各地方政府地政局依法進行裁處。

  • 熊貓外送退款陷阱重重 消費者怒批根本是詐騙集團

    熊貓外送退款陷阱重重 消費者怒批根本是詐騙集團

    有消費者投訴,日前在熊貓外送平台訂購福袋,刷卡1451元後訂單遭到取消,但款項並未退還至退款帳戶,向客服反映對方表示將刷退到原來的信用卡。消費者今日檢查帳單發現也沒退還,且熊貓後續處理的方式更讓他氣炸,怒批消費者若無注意持續追蹤不就被坑了1000多元,熊貓現在堅持只能退「優惠券」極不合理,簡直與詐騙集團無異,他將向消保官投訴,以維護所有消費者權益。

  • 宅經濟當道 全台去年消費爭議運輸件數這城市居冠

    宅經濟當道 全台去年消費爭議運輸件數這城市居冠

    隨著臺灣社會邁入「與疫情共存」的後新冠時代,民眾的消費逐漸恢復正常,消費爭議案件數也從前年的高峰逐步下降,新北市政府消費者服務中心統計去111年受理的消費爭議案件為10889件,較110年度減少了5867件(-35%),為自108年以來首見之案件數負成長,其中消費爭議最多的5種類型依序為運輸爭議1162件、電器電腦及周邊產品843件、線上遊戲840件、通訊服務及周邊產品678件及服飾594件。

  • 宅在家中買不停 男子罹患「購物癖」耗盡積蓄

    宅在家中買不停 男子罹患「購物癖」耗盡積蓄

    20多歲的陳先生,大學畢業4年,一直沒有找到穩定工作,偶爾打零工,近年遇上疫情更常賦閒在家,除一般起居飲食,多在房內滑手機、看電視;最近更常用手機不斷購物,收貨後凌亂堆積在房內,除將積蓄耗盡,更欠下債務。媽媽擔心情況失控,日益嚴重,便向精神科醫師求助。

  • 看好仙草花節商機推住宿券 消保官提醒:恐有陷阱

    看好仙草花節商機推住宿券 消保官提醒:恐有陷阱

    有「台版普羅旺斯」美譽的桃園仙草花節,隨著疫情解封、戶外免戴口罩,吸引人潮前往搶拍,有旅宿業者看好商機,推出每張150元商品禮券,現場可升等使用,但桃園市消保官卻發現,票面沒有面額和銀行履約保證等資料,已要求業者暫停販售,呼籲消費者看清。

  • 外送平台訂閱制暗藏陷阱 北市接獲682件消費爭議申訴

    外送平台訂閱制暗藏陷阱 北市接獲682件消費爭議申訴

    台北市政府法務局今日發布消費訊息,針對2大外送平台foodpanda及ubereats的訂閱條款皆預設自動續約扣款,且終止契約無比例退費機制;北市消保官江靜昀已要求業者改善,也提醒消費者訂閱前應確認取消訂閱的期限及方式,訂閱後注意業者有無調整訂閱方案及費用,若未使用優惠內容,欲解約應把握7日猶豫期取消訂閱。

  • 電價漲 暗藏超收陷阱 房東恐涉詐欺

    電價漲 暗藏超收陷阱 房東恐涉詐欺

     台電本月開始調漲千度以上住宅用電,但現行房東向房客收取均一電價,卻暗藏「超收」陷阱,可能涉及「不當得利」的詐欺行為。行政院消保處指出,房東電費不可超過台電最高級距金額,契約未到期也不得任意調整。

  • 雞蛋糕2份65、3份100 過來人笑了:陷阱題

    雞蛋糕2份65、3份100 過來人笑了:陷阱題

    小吃或路邊攤的定價技巧,有時是一門學問。一名網友分享,他看到市場裡賣雞蛋糕的推出促銷活動,「瞬間好像懂了什麼」,結果其他網友深入分析,看出箇中門道,直呼老闆才是最賺的人。

  • 獅子大開口! 「清明掃墓代哭」竟索價千元人民幣

    獅子大開口! 「清明掃墓代哭」竟索價千元人民幣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清明時節將至,又到了追思逝者、緬懷先輩的日子。今年大陸多地散發疫情阻擋了不少人歸家的腳步,於是雲祭祀、代掃墓火了起來。但是找人代為掃墓、燒紙錢都有明碼標價,這錢你「燒」得起嗎?

  • 交友消費爭議多! 爭議金額上看20萬元

    交友消費爭議多! 爭議金額上看20萬元

    2019年以來,坊間交友服務的消費爭議頻傳,據統計,去年全年的「交友服務」的消費爭議件數近500件,甚至部分涉及消費詐欺,樣態包括以線上交友後約出去碰面後卻要求現場簽署不合理的契約,如2年婚友社、美容課程等,金額更上看20萬餘元。

  • Gogolook 跨足企業端SaaS服務

     疫情造成全球動盪,更成為詐騙的破口,專攻防詐業務的台灣科技新創Gogolook創辦人暨執行長郭建甫指出,疫情顛覆了世界,未來人與人的互動轉往線上已是不可逆的趨勢,相關的詐騙勢必有增無減。看準未來數位世界中的「信任」議題將持續擴散,Gogolook將營運觸角延伸至企業端防詐SaaS服務,期望在三~五年內,可以在C端(消費者)、Fintech、B端(企業)建立撐起營運的三大樑柱。

  • 防幽靈包裹、一頁式廣告詐騙 4大超商可協助退款

    防幽靈包裹、一頁式廣告詐騙 4大超商可協助退款

    台北市法務局今日發布消費資訊指出,一頁式廣告詐騙橫行,不少消費者透過超商取貨付款後才發現是詐騙包裹,因賣家多屬境外業者,消保官已協調4大超商業者協助處理退款,未來只要透過超商線上申訴平台或客服中心立案,便能有效讓損失降到最低。

  • 110年交友聯誼服務消費申訴案激增4成 個案金額高達30萬

    110年交友聯誼服務消費申訴案激增4成 個案金額高達30萬

    新冠疫情帶動宅經濟爆發,連帶交友軟體用戶數也大幅增加。民眾透過網路真心實意想結交朋友,卻被業者誘導掏「薪」掏「費」簽訂高價聯誼服務契約!台中市政府法制局統計,去年受理交友聯誼服務消費申訴案件數122件,相較前年88件激增4成,個案爭議金額更高達30萬元。法制局提醒民眾與網友初次見面,應提高警覺慎選會面地點,若遇業者強力推銷簽約,心有疑慮應勇敢拒絕。

  • 陸中消協發「春節消費警示」:低價不等於實惠、拋去貪小便宜心理

    陸中消協發「春節消費警示」:低價不等於實惠、拋去貪小便宜心理

    大陸「中國消費者協會」20日發出「春節消費警示」,指隨著2022年春節日益臨近,商場、超市、旅行社、電商平台等經營者也紛紛推出各種各樣的優惠活動,但「低價不等於實惠」,消費者要理性看待商家的打折促銷行為,甄別所謂的「低價」是「真實惠」還是「設套路」,尤其要注意防範不法商家的超低價陷阱,理性消費。

  • 12星座誰最容易落入消費陷阱?4種人看到特價就亂花錢

    12星座誰最容易落入消費陷阱?4種人看到特價就亂花錢

    生活中常會遇到各種吸引我們買東西的促銷手段,像是廣告、限時特價、購物節、周年慶等,星座運勢網站「星座看看」分析12星座的購物行為,其中白羊座、獅子座、天秤座、水瓶座完全是商人眼裡的大肥羊,隨便推出一些促銷手法,就能讓他們願意買單。

  • 盛名所累 枋山芒果遭不肖業者冒用

    盛名所累 枋山芒果遭不肖業者冒用

    枋山芒果日前因產地疫情嚴峻遭網友棄單,卻掀起全台搶買風潮,近期又發現被一頁式廣告冒用,且加碼盜用屏東縣長潘孟安照片,讓不少消費者落入陷阱,屏縣府呼籲民眾上網選購物品請多加查證,勿輕信網站置入廣告。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