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淋巴結的搜尋結果,共68

  • 脖子摸到腫塊以為感冒!一查竟是癌 醫揭4警覺徵兆

    脖子摸到腫塊以為感冒!一查竟是癌 醫揭4警覺徵兆

    一名21歲女子出現頸部淋巴結腫的症狀,起初以為是感冒沒好所引起,便至耳鼻喉科求診並服用藥物,但觀察將近3個月,原本腫的地方不但沒消掉,還似乎多了一顆,最終檢查出來是甲狀腺長腫瘤,切片顯示為甲狀腺乳突癌。醫師指出,淋巴結腫大時,若摸起來很硬、不會痛且不再變小,伴隨體重莫名減輕的情況,就需注意恐與癌症有關。

  • 藍波老師罹淋巴癌暴瘦!醫曝6危險徵兆 一開始像感冒

    藍波老師罹淋巴癌暴瘦!醫曝6危險徵兆 一開始像感冒

    演藝圈天王天后的御用舞蹈老師藍波,8年前到醫院健檢時確診罹患淋巴癌,歷經多次手術及治療,體重因此暴瘦15公斤,所幸後續康復。醫師表示,淋巴癌以腫塊表現最多,初期症狀像感冒。若民眾出現無痛性的淋巴腫塊、莫名發燒、夜間盜汗等6徵兆,就要立刻就醫檢查。

  • 告別「米其林手臂」 超顯微淋巴管靜脈吻合術助病患重生

    告別「米其林手臂」 超顯微淋巴管靜脈吻合術助病患重生

    淋巴水腫為癌症術後常見併發症,台灣每年新增淋巴水腫病患約5000例。義大癌治療醫院整形外科張智豪醫師25日說,病患小段女士接受了超顯微淋巴管靜脈吻合術。手術後,手肘與前臂已消腫,原本看不到骨頭的手腕骨頭也冒出來了,手腕到前臂的皮膚開始呈現柔軟的狀態,令手臂不再像米其林手臂。義大的奈米顯微淋巴管靜脈吻合術已突破200例。

  • 淋巴腫大是癌警訊? 醫教從3症狀看出異常徵兆

    淋巴腫大是癌警訊? 醫教從3症狀看出異常徵兆

    一名60歲女性起先發現頸部淋巴有點腫、硬的情況,以為感冒便去診所拿藥吃,但仍一直未消掉,卻也不痛不癢,就沒特別注意。結果進一步就醫檢查才發現,竟是甲狀腺癌的轉移。敏盛綜合醫院微創手術中心執行長陳榮堅表示,淋巴結腫大時,若有配合其它感染症狀、發燒、疼痛,絕大部分不用太擔心;但如果淋巴結摸起來不會痛、觸感很硬、觀察不會再變小,就要格外小心,可能與癌症有關。

  • 貓奴注意! 8歲童手肘內側紅腫突起 沒被抓傷竟也得「貓抓病」

    貓奴注意! 8歲童手肘內側紅腫突起 沒被抓傷竟也得「貓抓病」

    貓咪是許多人的療癒夥伴,但貓咪身上可能帶有細菌和寄生蟲,若傳染到人體身上將造成健康危機。光田綜合醫院兒科日前收治8歲王姓女童,她沒有被貓咪抓咬傷,卻感染到大多由被貓抓咬後才可能引起的「貓抓病」,此病一般成人輕症可自癒,但對於幼童、老年人與免疫低下的族群可能造成威脅。

  • 淋巴結腫大要當心 恐是惡性腫瘤 醫勸:快戒3習慣

    淋巴結腫大要當心 恐是惡性腫瘤 醫勸:快戒3習慣

    身體各處有許多「淋巴結」,裡面的淋巴結能讓人體在面對病原體時有足夠的免疫力,而脖子剛好是淋巴密度最高的地方,因此如果頸部附近有發炎、感染,就可能造成淋巴結腫大,耳鼻喉科醫師吳昱辰指出,若想要避免惡性的淋巴結腫大,平時要減少抽菸、喝酒、吃檳榔的頻率,最好將這3個習慣完全戒除。

  • 每個年齡都可能發生!身體有腫塊 醫:3症狀恐是淋巴癌

    每個年齡都可能發生!身體有腫塊 醫:3症狀恐是淋巴癌

    淋巴細胞是免疫系統的重要分子,構築人體綿密的免疫防護網,但若淋巴細胞病變就是淋巴癌,台灣癌症基金會表示,台灣每年新增的淋巴癌患者約3000多人,該癌的發病在各年齡層都很平均。醫師表示,民眾在耳後、脖子、腋下常可摸到淋巴結球,若越來越大、界限不明、淋巴結增多合併發燒、夜間盜汗,體重減輕等症狀,小心恐是淋巴癌。

  • 停經婦下體見血以為回春 醫一查驚呼:抹片驗不出這個

    停經婦下體見血以為回春 醫一查驚呼:抹片驗不出這個

    55歲的吳小姐停經2年,每年定期都會做子宮頸抹片健檢,自認對身體狀況有把握。去年底因陰道異常出血伴隨下腹疼痛,她警覺有異,積極求診後竟然揪出第一期「子宮內膜癌」。所幸透過達文西手術協助,4天就恢復正常生活,趕上親人的婚禮。

  • 早期乳癌存活率高 花蓮慈濟醫院籲女性定期檢查

    早期乳癌存活率高 花蓮慈濟醫院籲女性定期檢查

    根據國健署統計,乳癌為我國婦女發生率第一之癌症,4位罹癌女性,就有1人是乳癌。不過患者可能面臨乳房全切或哪種手術等疑問,花蓮慈濟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任張群明表示,隨著微創手術器械進展,只需腋下5公分單一傷口,就可進行腋下淋巴結取樣或清除,但仍要評估腫瘤大小與位置。國健署提供40歲以上婦女朋友,每2年乳房攝影檢查,可降低罹癌風險。

  • 他全身冒紅斑!衝醫院檢查癌末了 醫嘆:被誤診6年

    他全身冒紅斑!衝醫院檢查癌末了 醫嘆:被誤診6年

    大陸一名男大生透露,從小學六年級起皮膚發癢,後來則開始長紅斑,當時醫師診斷為皮膚病,但整整6年來的治療效果都不好,他念大學時身上90%的皮膚都爬滿了紅斑,讓他非常困擾,這才轉往大醫院就醫,也才發現原來是T細胞淋巴癌惹禍,所幸透過放射治療以後,男大生也逐漸好轉。

  • 勿掉以輕心! 乳癌切除乳房、淋巴結非永無後患

    勿掉以輕心! 乳癌切除乳房、淋巴結非永無後患

    罹患乳癌接受全乳房切除術與前哨淋巴結切片術,並非百分之百永無後患,有病患就出現手術側的肩關節活動度受限,且疤痕處有刺痛感的症狀,還好在接受靜態牽拉運動、疤痕按摩等復健治療能夠大幅改善。

  • 天才運動員王一博「染淋巴癌」搶救無效得年27歲  陸全國冠軍殞落

    天才運動員王一博「染淋巴癌」搶救無效得年27歲 陸全國冠軍殞落

    被封為「天才運動員」的大陸冰壺選手王一博,曾多次在比賽中勇奪全國冠軍,卻在聖誕節(25日)因中樞淋巴癌病逝,得年27歲。

  • 5歲童不明原因發燒 醫3天後見「手上2條線」秒懂

    5歲童不明原因發燒 醫3天後見「手上2條線」秒懂

    一名就讀幼稚園大班的5歲孩童,突然發燒就診,奇怪的是他完全沒有喉嚨痛、咳嗽、流鼻水、拉或吐等其他症狀,醫師百思不得其解,媽媽也憂心忡忡。結果3天後回診,醫師發現孩子「手上浮出2條細細的紅線」,加上脖子、腋下淋巴結腫脹,找出兇手!

  • 兒童如有8大症狀應警覺 恐是最常見癌症「急性淋巴性白血病」

    兒童如有8大症狀應警覺 恐是最常見癌症「急性淋巴性白血病」

    癌症是僅次於意外事件、造成兒童死亡的第2大原因,在每年新發癌症的500位癌童中,以新發個案數約125位的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發生率最高。儘管抗病之路沉重且漫長,但積極採納正規治療,約有8~9成的癌童可治癒,剩餘1~2成治療反應不佳、疾病復發的患者,除異體幹細胞移植外,細胞免疫治療的一次性注射,亦有望帶來治癒曙光。若兒童出現骨骼或關節疼痛、蒼白疲勞虛弱、淋巴結腫塊等8大症狀,就應及時就醫。

  • 喝酒致乳癌!男性死亡率更高  5招秒速自我檢查

    喝酒致乳癌!男性死亡率更高 5招秒速自我檢查

    引發癌症的因素眾多,根據陸媒報導,英國一份最新研究指出,酒精會提升賀爾蒙水平,釋放損害DNA的化學物質,促進腫瘤生長,若女性常喝酒,會引發乳癌。該報導並表示,男性罹患乳癌機率雖較低,但死亡率高於女性,因此男女均可藉由簡單自我檢查,來發現自身有無罹患乳癌。

  • 雲象發表胃癌淋巴結轉移偵測

    雲象發表胃癌淋巴結轉移偵測

     雲象科技與林口長庚醫院病理部合作「胃癌淋巴結轉移偵測」,並設計AI輔助的數位病理工作流程,臨床實驗證明,醫師對胃癌微小轉移病灶的診斷時間縮短30%

  • 別讓身體發炎!驚現這「6大症狀」 恐淋巴癌上身

    別讓身體發炎!驚現這「6大症狀」 恐淋巴癌上身

    有女性摸到乳房上出現腫塊,因擔心罹患乳癌而就醫,檢查發現,雖非乳癌卻是淋巴癌中惡性度高的「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簡稱DLBCL,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幸因及時介入,治療後病情獲得控制。花蓮慈濟醫院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研發中心免疫治療科副主任暨血液腫瘤科醫師黃威翰表示,臨床上也曾遇過耳鼻喉出現腫塊,誤以為是鼻咽癌,但結果是淋巴癌侵犯的案例。

  • 染猴痘2周慘如地獄 他親曝肛門痛到放聲尖叫

    染猴痘2周慘如地獄 他親曝肛門痛到放聲尖叫

    世界衛生組織(WHO)23日宣布猴痘(monkeypox)疫情為「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HEIC),紐約一名男性患者親自描述出現症狀頭2周肛門痛到讓他放聲尖叫的慘況。

  • 猴痘可潛伏2周 醫曝疹子首發部位 合併一症恐中鏢

    猴痘可潛伏2周 醫曝疹子首發部位 合併一症恐中鏢

    台灣24日出現首例猴痘確診案例後,已匡列9名密切接觸者,避免疫情再度擴大。板橋亞東醫院口腔顎面外科醫師林涵威提醒,感染猴痘後第一個長出疹子的地方是「口腔」,若是口腔出現不正常疹子,合併有淋巴結腫大等症狀,就要有警覺是否為猴痘感染。

  • 嘴破半年還沒好 他一張嘴驚見3色爛肉 醫嘆:第三期了

    嘴破半年還沒好 他一張嘴驚見3色爛肉 醫嘆:第三期了

    淋巴結腫大恐是癌細胞轉移警訊,腎臟科醫師洪永祥分享,曾有一名50多歲的大哥來看診,稱半年前吃鳳梨時不慎刮破嘴但久久未癒,他一看嚇一大跳,對方嘴裡的潰瘍竟有白褐黑3種顏色,接著他又在對方脖子上摸到2、3顆硬塊,便建議轉科切片檢查,結果出爐竟是口腔癌第三期。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