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清代儒士的搜尋結果,共05

  • 不甘淪為西方科技與戰力的魚肉──清代儒士的思路變革(五)

    不甘淪為西方科技與戰力的魚肉──清代儒士的思路變革(五)

    1840年6月,英國艦隊在懿律領軍下駛抵廣州。不過令林則徐失望的是,英軍並未攻擊林則徐新近部署的防禦工事,只留下四艘船艦封鎖水路通道,其餘船隻繼續北行。七月,英軍再以兩艘船艦封鎖寧波,並占領浙江外海舟山島上的城鎮,以掐住長江的咽喉。英軍在當地知縣自殺後,於此地留下一支駐軍與一名傳教士通譯,便直至北河河口,逼臨護衛天津交通要道的大沽。一八四○年八、九月間,英方與深受道光信任的直隸總督、文淵閣大學士琦善進行談判。琦善說服英國人離開北方返回廣州,以利完成協定,道光因琦善成功勸離英軍而龍心嘉悅,擢升琦善為兩廣總督。前一年承命任兩廣總督一職的林則徐,因處置失當遭解職,流放伊犁。

  • 林則徐向海神致歉──清代儒士的思路變革(四)

    林則徐向海神致歉──清代儒士的思路變革(四)

    林則徐為此還特別親撰祭文祭告海神,其中感慨:「誰知毒恣鴆梟,漸致蠻煙之成市;」並且表示海神「本滌瑕而蕩穢,資激濁以揚清。」林則徐也因消化鴉片,致令大海充斥毒物而向海神致歉,他在日記中寫道:宜「令水族先期暫徙,以避其毒」。至於被禁閉在商館在先、又親眼目睹銷毀煙土過程在後的洋人,林則徐在上呈道光的奏摺中寫道:「……夷人經過口門,率皆遠觀而不敢褻翫,察其情狀,似有羞惡之良。」

  • 三百萬磅鴉片攪入石灰搗毀──清代儒士的思路變革(三)

    三百萬磅鴉片攪入石灰搗毀──清代儒士的思路變革(三)

    英國政府取消東印度公司貿易特權之後,派遣律勞卑(William John Napier)勛爵為首位駐華「商務總監督」,他在一八三四年抵達廣州,結果又節外生枝,加深了中、英雙方的誤解。律勞卑不願透過行商,而希望逕自與兩廣總督進行交涉。朝廷命官回以:「天朝高官不得與外夷通達書信。」,於是律勞卑下令停泊於虎門的艦隊北上廣州;由於律勞卑死於熱病,這場一觸即發的戰端才告平息。而中國的鴉片進口量依然持續攀升,一八三五年逾三萬箱,一八三八年上升至四萬箱。

  • 吸鴉片該絕禁或弛禁?──清代儒士的思路變革(二)

    吸鴉片該絕禁或弛禁?──清代儒士的思路變革(二)

    不知不覺,那足上腐爛的血肉都已變成膿水,業已流盡,只剩下幾根枯骨,兩足甚覺瘦小;頭上烏雲,用各種頭油,業已搽得光鑑;身上每日用香湯薰洗,也都打磨乾淨;那兩道濃眉,也修得彎彎如新月一般;再加上朱唇點上廣脂,映著一張粉面,滿頭珠翠,卻也窈窕。

  • 與西方世界的初次衝突──清代儒士的思路變革(一)

    與西方世界的初次衝突──清代儒士的思路變革(一)

    編者按:從晚明的覆滅至欲主導世界局勢的現代中國,中國近現代史專家史景遷,跳出我們熟習的史觀論述,以政治為經、經濟為緯,織造出恢弘且客觀的新一代中國史!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