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減煤的搜尋結果,共241筆
國發會10月23日審議通過環境部所提第二期空氣汙染防制方案(2024至2027年),尤其也針對空汙嚴重的中南部地區提出減量目標。國民黨立委楊瓊瓔今(26)日於立法院指出,中火如何有效減煤是達標的關鍵,但國發會似乎沒有整合方案。國發會主委龔明鑫則推給經濟部,強調經濟部有相關規劃。
根據環境部監測數據顯示,高雄市空氣品質逐年改善。高市環保局指出,市長陳其邁上任後積極推動各項空汙管制措施,要求興達電廠擴大秋冬減煤力度達每年91萬噸外,針對興達電廠1、2號燃煤機組操作許可證將於9月30日屆期,將不再核發操作許可證,並積極推動汽電共生脫煤。
台中火力發電廠正新建2組燃氣機組,經濟部次長兼台電代理董事長曾文生22日表示,民營的中佳電廠機組已通過環評,預計商轉後隔年將減煤100萬噸以上,2026年底前將拆除2部燃煤機組。台中市長盧秀燕表示,歡迎燃氣機組設置,但須拆煤或減煤,以符合總量管制。
台中火力發電廠轉型,加上民營中佳電廠通過環評與台電簽約,台中迎來3座燃氣機組。台中市長盧秀燕22日表示,台中歡迎燃氣機組設置但必須拆煤或減煤,很高興台電確定2026年展開2部燃煤機組拆除;因應中佳電廠增設燃氣機組,經初步協議,中火需再減少約100萬噸燃煤量,達成雙贏。
台中市有全國最大的火力發電廠,空汙問題備受關注。經濟部次長兼台電代理董事長曾文生22日出席台電高美溼地淨灘活動時表示,中佳機組預計商轉隔年,將減煤100萬公噸以上,台中電廠年燃煤總量會降至1100萬公噸以下;另2035年前,台中電廠全部燃煤機組將除役轉為備用。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9日發表能源政見,提出在2030年國內煤炭發電比例將減少至14%,並將在2040年達到「無煤台灣」的目標,侯也支持核一、二、三廠延役和評估重啟核四。對此基隆市長謝國樑表示贊同侯的政策,以核能來達到減碳降溫目標,會是正確的方向。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昨發表能源政見,2030年國內煤炭發電比例將減少至14%,並在2040年達到無煤台灣目標,另也支持核一、二、三廠延役和重啟核四,該議題今日仍持續發酵。學者表示,核電部分可考慮比照日、韓延役與新增機組並行的作法。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9日公布能源政策,他主張將核電正式列入能源選項,並承諾當選總統後,第一任期內將完成核一、核二、核三檢查檢修工作、安全延役。在安全無虞下,也將推動核四重啟。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今(9日)提出「以核減煤」能源主張,強調從未說反對核電,但重視核能安全。綠營立院黨團則批侯拿重啟核四當祭品。粉專「興趣使然的路人」指出,既然2030年的12%核能有備註核四需要確定安全無虞才會重啟,應該是用核一到三重啟之後的發電量下去算,合起來大約400億度。用3.62%的用電成長幅度來算,2035年用電量會變成3982億度,12%核能發電量要提升到478億度,還差78億度核電要從哪裡來?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今(9日)提出「以核減煤」等能源政策主張,強調從未說過反對核電,但重視核能安全。民進黨立院黨團則批侯拿重啟核四當祭品。粉專「政客爽」強調,花300億就能讓核四廠一號機運轉,反觀蔡政府推天然氣發電,台電2年虧4000億,賴若當選必「債留玄孫」。
蔡政府力推能源轉型,但在野立委發現,台電2023年購煤預算高達1732億元,比2022年650億元增編1082億元,暴增2.66倍,痛批蔡政府減煤承諾跳票,並指台電怕缺電要改備轉容量燈號,不如全改成綠色,難道就能不缺電?台電解釋,預算增加是因國際煤價大幅上揚,實際編列用煤量還比2022年減少了18萬公噸。
環團與立委今天共同召開記者會,痛批政府減煤承諾跳票,今年購煤預算達1732億元,比2022年爆增2.66倍。對此台電緊急解釋,說購煤預算增加是由於俄烏戰爭國際煤價大漲所致,實際今年燃煤預定用量,規劃比去年少18公噸。
立委召開記者會指出台電購煤預算增加,台電表示,購煤預算增加是由於國際燃煤單價大漲所致,並非用煤量增加。台電強調,在供電無虞下皆會優先減煤,即使近幾年國內用電需求增加,燃煤用量並沒有增加,且優先使用高效率的超超臨界機組,並致力「增氣減煤」,持續透過設備改善、環保降載及推動機組更新計畫來減少空污,相對於105基準年,111年台電火力電廠整體空污排放量,從105年的10.6萬公噸,降低至111年的4.2萬公噸,已減少逾6成,其中燃煤機組減量貢獻約5成。
台電購煤預算從去年度的650億元,飆升至今年的1732億元,爆增2.66倍,環團與立委今天共同召開記者會,痛批政府減煤承諾又跳票,違背政府的淨零政策,要求刪減燃煤預算、行政院長陳建仁應到立院專案報告。
立委不滿「減煤」無力,立法院昨日排審台電明年預算,編列購煤1732億,國民黨立委楊瓊瓔質疑,是今年預算數3倍,但購煤量卻只比今年少15萬噸,跟過去承諾逐年削減購煤數不同,根本造假,提案刪減購煤金額1200億,後退讓減為砍600億。在執政黨立委護航下,預算最後留朝野協商處理。
「改善空氣品質」是高雄市長陳其邁最重要的政見之一,他上任後針對固定、移動及逸散汙染源推出多項管制措施,施政效果顯著,今年多項空品數值創下歷年最佳,並於2020年加入「脫煤者聯盟」,加速推動脫煤減碳,高市府環保局強調未來會持續推動各項空汙改善措施。
高雄市長陳其邁上任後,主打改善空氣品質,針對固定、移動及逸散汙染源祭出多項管制措施,從2020年以來陸續見成效,連續3年空品AQI≦100突破8成,今年7月底AQI≦100比例85.2%、PM2.5手動測站濃度16.7μg/m3,雙雙創下歷年最佳。
台中市長盧秀燕上任後大量降低台中火力電廠生煤燃燒量,依發電量核定發送的發電年度促協金因此縮水,盧市長承諾市府會補好補滿,市議員王立任12日民政業務質詢時指出,補好補滿的基準不一,質疑有選舉考量,致民眾權益受損,要求統一補助基準。市府則回覆,絕對沒有選舉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