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港口部落的搜尋結果,共41筆
座落在花蓮縣豐濱鄉靜浦部落秀姑巒溪出海口的公共藝術品「交織」,曾獲文化部「環境融合獎」殊榮,今年初遭強風摧毀,文化局考量藝術品已成地方觀光亮點,再次邀請創作者撒部‧噶照為當地打造全新作品「跟著太陽月亮」,用線條及自然資材,鼓勵大家認識部落的環境文化,學習順應自然的循環與規律。
花蓮縣豐濱鄉座落海岸山脈與太平洋間,狹長鄉境孕育獨特山海美景跟部落文化,鄉公所為使旅人深度走訪鄉內的每一個部落,串連在地旅宿、餐飲等業者,結合周邊景點及觀光活動,推出11條夏、秋遊程路線,並邀請出生港口部落的資深藝人宋少卿擔任觀光大使,宣布東海岸部落豐年祭正式開跑。
花蓮藝術家撒部‧噶照2020年獲花蓮縣文化局計畫經費50萬元,以漂流木、竹子及海岸撿拾的海廢元素,製作一具大型公共藝術「交織」,設置在秀姑巒溪出海口,與當地環境相呼應,傳遞環境保護意念,今年獲文化部公共藝術獎之「環境融合獎」殊榮。
1878年,台灣東海岸阿美族部落與清軍爆發衝突,造成部落160名族人壯烈犧牲,是今日的「阿美族Cepo'戰役」,也是一般俗稱的「大港口事件」,花蓮縣豐濱鄉公所27日將在現為豐濱鄉靜浦國小校區的Cepo’戰役遺址,舉辦145周年追思致敬活動,和族人後代共同緬懷英勇的烈士們。
濱海的花蓮藍是來到花蓮絕對不能錯過的美景,電視劇《種菜女神》曾於豐濱鄉多處場景取景,比如港口部落的莎娃綠岸文化空間或石梯坪,讓原本就廣為人知的豐濱海岸增添更多熱度。其中莎娃綠岸空間提供餐飲、文化導覽及苧麻編織DIY課程,歡迎大家在看完劇後跟工作室預約,前來感受部落祕境風情。
花蓮縣政府計畫斥資1.7億元在豐濱鄉磯崎村推動「原住民族山海劇場暨加路蘭廣場興建計畫」,2年前依原住民基本法取得部落會議同意,成為縣府首件獲部落會議通過的重大建設,卻因疫情及原物料飆漲等因素,工程流標7次,經縣府與族人討論刪減部分工項,終於順利發包,未來也將作為文化體驗場所,用行動實踐在地知識、延續傳統價值。
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自2011年和東海岸部落合作,定期辦理藝術季,只不過今年6月在豐濱鄉舉辦的「好野人—慢慢走比較快」森川里海濕地藝術季,受疫情影響,只能藉由線上觀賞藝術家的作品,如今警戒降至二級,民眾即起可遵循防疫措施,前往5個部落欣賞10件藝術品。
2019「萬物糧倉.大地慶典」計畫,首度舉辦「縱谷大地藝術季」,2020年在「最美公路」197縣道上沿途綻放,以農村自然景觀為舞台,從197縣道往外擴展。
原住民族豐年祭,外地遊子必須返鄉傳承祭儀文化,不過今年疫情升溫,花蓮縣豐濱鄉、光復鄉和花蓮市公所與頭目舉行緊急會議後,相繼忍痛宣布停辦文化祭典,降低族人移動風險,由縣府主辦的聯合豐年節活動則延後舉辦。原住民豐年祭典,百年來未間斷,花蓮市阿美族頭目張峰嘉等人表示,會祭拜祖靈,相信祖靈會諒解。
原住民族豐年祭,外地遊子必須返鄉傳承祭儀文化,不過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升溫,繼花蓮縣豐濱鄉上週宣布停辦豐年祭後,光復鄉和花蓮市昨晚與頭目召開緊急會議後,也忍痛宣布停辦文化祭典,降低族人移動風險。
美媒報導,國軍已在澎湖部署中山科學院改進研發的機動式輪載被動雷達,可用於探測大陸匿蹤戰機殲-20。
花蓮縣豐濱鄉的「奇拉雅山」是當地阿美族聖山,山頂上約27座各部落紀念碑,當地族人希望可以自主管理,經立委廖國棟與觀光局、林務局等單位會勘、討論後,先與核心範圍內的部落籌備共管機制,簽署合作備忘錄,成為花蓮第一個以共管山林模式簽署備忘錄的山林。
位於花蓮縣豐濱鄉「奇拉雅山」,是當地阿美族聖山,更是族人繁衍後嗣的發祥地。原先沒有管理單位維護,當地族人希望可以自主管理,經立委廖國棟與觀光局、林務局等單位會勘後,23日簽署「花蓮縣豐濱鄉港口部落、八里灣部落、豐濱部落與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合作備忘錄」,與當地族人建立共管夥伴關係,以傳承文化。
環山面海的國境之南,擁有多元的地形結構與豐富文化及物產,今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暑假出國計畫紛紛泡湯,抓緊這次國旅商機,屏東縣政府嘗試以學校結合社區,開發6條極具在地亮點的特色遊程,讓旅人透過雙腳感受土地的溫度。
深愛卻淡忘的好味道!花蓮馬太鞍部落今年找回古老「黑芒紅米稻-cilipeday」品種,引出耆老對於釀酒的記憶,卻無法想起製作方式,在花蓮農改場與輔導師協助下找回作法,深入田野調查,找回當年長輩釀造時所用植物。82歲的吳連妹阿嬤特別懷念美酒滋味,如今終於重溫舊夢。
1877年前花蓮港口部落阿美族人,因不滿清廷治理群起反抗,導致3次戰爭的「大港口Cepo’事件」。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除了將這段歷史編成大型樂舞劇《大港口之冬》演出,也邀請部落青年進行創作展出,以原住民的觀點來詮釋歷史。
位在雲林縣西南端的北港小鎮,一直以來,就是當地農作物的集散地,更有香火鼎盛的媽祖廟,聚集四面八方而來的信徒,讓小吃因此蓬勃了起來;而廟宇與信仰的需求,繼而衍生出各具特色的民俗工藝,加上在地的歷史遺跡,走在其中能一窺小鎮的絕代風華。
花蓮石梯坪,太平洋岸、原民的海鄉,花蓮與台東的交界處,島內旅行的海角天涯。當都市人或許驅車呼嘯而過,或者耗時半日乘坐大眾交通工具而來,些許暈眩之中踏上東海岸的土地,面朝大海的波瀾壯闊席捲而來,足以讓人即刻卸下一身疲憊。
原住民族活力健康操競賽全國決賽,6月25、26日在台東縣文化處藝文中心演藝廳舉行,各縣市19隊570人角逐,花蓮縣代表隊豐濱鄉港口文化健康站再度奪冠,縣長徐榛蔚除向港口文健站恭賀外,並鼓勵長者從運動出發,擁抱健康活力快樂的人生,享受每個幸福的當下。
花蓮準縣長徐榛蔚全縣謝票感恩之旅,30日來到最終站豐濱鄉,特地拜訪港口、靜浦部落文健站,關心部落長者的近況,她親自挽袖秀,炒了一道色香味俱全的青菜,讓部落長者吃出一臉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