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溫和擴張的搜尋結果,共45筆
根據美國聯準會(Fed)最新褐皮書報告顯示,2021年末美國經濟活動呈現溫和擴張,但供應鏈瓶頸與勞工短缺持續抑制成長。另一方面,美國上周初領失業救濟人數意外增加,達23萬人。
根據美國聯準會(Fed)最新褐皮書報告顯示,2021年末美國經濟活動呈現溫和擴張,但供應鏈瓶頸與勞工短缺持續抑制成長。另一方面,美國上周初領失業救濟人數意外增加,達23萬人。
央行今年2波打炒房,第一波是針對第三戶(含)以上及法人購屋貸款進行限縮,而第二波則是鎖定工業區土地囤地及炒作;金融業者表示,央行2波打炒房,反而有助於剛性需求,將使中期房市量能健康擴張!
根據美國聯準會(Fed)最新褐皮書報告顯示,美國經濟在秋季呈現微幅至溫和擴張,但隨著新冠肺炎確診案例攀升,部分地區11月成長速度放緩。此外,美國上周初領失業救濟人數降至71.2萬人,為近三周來首次下滑,反映就業聘雇持續緩步回升。
根據美國聯準會(Fed)最新褐皮書報告顯示,美國經濟在秋季呈現微幅至溫和擴張,但隨著新冠肺炎確診案例攀升,部分地區11月成長速度恐放緩。此外,美國上周初領失業救濟人數降至71.2萬人,為近三周來首次下滑,反映就業聘雇持續緩步回升。
FED對經濟預測相對悲觀,及美國新冠疫情加劇的疑慮再起,風險性資產再度面臨龐大賣壓,道瓊工業指數和那斯達克綜合指數亦分別下跌6.9%、5.3%,反應避險需求升高的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下滑至0.67%、美元指數走高0.8%、金價上漲0.8%。雖然市場恐慌情緒再起,但投信法人認為有三大指標,不建議投資人過度悲觀:一、零負利率環境延續,追逐收益的資金會不斷被導引到風險性資產;二、聯準會在內的各國央行將使盡渾身解數,維穩金融市場;三、創新科技發展不受疫情影響。
近日疫情衝擊市場,法人指出,亞股基本面有撐,後市不看淡。JP報告指出,2019年為亞洲企業獲利底部,2020年呈現溫和復甦。印度去年12月綜合PMI升至53.7,代表企業活動連續第二個月擴張,服務業PMI則從52.7攀抵53.3,寫下五個月來最高紀錄,服務業的擴張動能有望延續至2020年初。
儘管承受中美貿易衝突和英國脫歐不確定性壓力,歐元區第三季經濟持續維持溫和擴張,季增0.2%,一甩分析師的悲觀預期。
美股消息面:
根據路透調查顯示,分析師再度調降澳洲經濟成長預估,因該國消費者面臨高負債和低薪壓力,全球經濟放緩也令企業暫緩投資計畫。
美國聯準會周三公布地區經濟報告「褐皮書」,指美國經濟持續溫和成長,儘管受訪者普遍關注貿易相關影響,但對未來幾個月的經濟前景仍多抱持正面看法。
無畏貿易戰,陸5月製造業PMI報喜。3日發布的5月財新大陸製造業PMI為50.2,與4月持平,已連續三個月呈現擴張,顯示大陸製造業保持溫和擴張態勢。但台灣製造業PMI報憂,中華經濟研究院(下稱中經院)公布5月台灣製造業PMI中斷僅1個月擴張轉為緊縮,指數驟跌3.5個百分點至48.2%。
有別於大陸官方數據,3日公布的5月財新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50.2,與4月持平,連續3個月處於擴張區間,顯示大陸製造業保持溫和擴張態勢。
美國聯準會(Fed)17日發布反映地區經濟現況的《褐皮書》,儘管有貿易戰與中西部水患肆虐來攪局,3月到4月初美國經濟活動大致維持溫和擴張,而且就業市場緊俏依舊,雇主仍大嘆人手難尋。
美國聯準會(Fed)17日發布反映地區經濟現況的《褐皮書》,儘管有貿易戰與中西部水患肆虐來攪局,3月到4月初美國經濟活動大致維持溫和擴張,而且就業市場緊俏依舊,雇主仍大嘆人手難尋。
六都今年1月份的買賣移轉棟數跟前一個月相比,普遍增加,在南台灣表現最為顯著。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經理徐佳馨指出,觀察不動產市場動態,交易已然復甦,但屬於緩步回溫的狀態,且全球受中美貿易戰牽制,國際經濟不穩,難免影響到國內景氣發展,不過買方雖不追價,但對市場價格已然有底,且觀望氣氛轉淡,故今年整體交易預期也是溫和擴張的局勢。
儘管全球貿易摩擦不斷升高使前景蒙上陰影,日本銀行(央行)周三仍宣布維持貨幣政策不變,對日本經濟的樂觀看法亦維持不變,此決議符合市場普遍預期。
國發會昨(27)日發布5月景氣燈號指出,在出口、企業信心回升下,景氣綜合判斷分數升至28分,創下近8個月最高,景氣亮出連續第四個月綠燈。此外,5月領先指標跌幅也進一步縮小至0.07%,顯示下半年景氣可以樂觀期待。
國發會公布,107年5月景氣對策信號綜合判斷分數上升為28分,為去年10月以來最高分,燈號則是連續第四個月亮出代表景氣平穩的綠燈。當前國內經濟呈溫和擴張,惟成長力道有待加強。
國發會下午發布4月景氣報告,景氣燈號連3綠,惟領先指標續呈下滑,經濟發展處長吳明蕙表示:「這代表我國景氣現階段續呈溫和擴張,只是動能不夠大,並非悲觀的訊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