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溫家寶談話的搜尋結果,共32筆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日前在國會參議院同意任命聽證會上,針對台灣參與國際組織議題表示:「凡不需國家地位的國際組織,台灣應該成為會員;其他需要國家地位的國際組織,他們可以有其他方式參與」。「其他方式」顧名思義就不是正式會員,若不是正式會員,就只能是觀察員之類的身分為之。換言之,美國並無意願協助台灣以正式會員身分參與需國家地位的國際組織。
澳門理工學院名譽教授邵宗海在東森雲論撰文指出,兩岸統一的問題,顯然已在最近兩岸關係紛擾之際露出抬面,官方立場一向甚具權威的《新華社》,就在12月16日國台辦的例行的記者會上,探詢了是否可能推出《國家統一法》的問題?這在過經驗中是比較罕見的。
中共十八大開幕後,大陸總理溫家寶八日下午參會天津團時表示,未來五年或更長時間,有三件重大且迫切的事應完成:一是解決收入分配不公;二是「反腐敗」,因這關係到黨和國家的生死存亡;三是推進黨和國家領導制度改革,發展民主,這亦是他任內念茲在茲的事。
第9屆亞歐高峰會議昨閉幕,大陸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出席上午的會議後,隨即搭機返回中國。儘管早前日本首相野田佳彥曾表示,或與溫家寶進行「走廊外交」,但2天峰會中,中日兩國始終未能上演此幕;且在5日開幕前的領導人合影後,溫家寶從野田面前「擦肩而過」,眼神完全沒有交集,顯示大陸領導人對釣魚台主權的強硬立場與態度。
釣魚台爭議引發中日關係持續緊張,每隔五年由兩國領導人互相致電祝賀邦交正常化一事被取消,是雙方建交後首次。中國總理溫家寶在九月廿九日慶祝中共國慶晚宴上,強調將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市場對大陸經濟前景瀰漫悲觀氣氛,唱衰聲浪不斷,大陸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昨日宣布重大穩定市場利多!溫家寶表示,已備妥1兆(人民幣,下同)資金以穩定經濟成長。溫家寶還強調,大陸經濟已「緩中趨穩」,隨近期推出的政策陸續發揮作用,經濟有望進一步趨穩。
大陸國務院總理溫家寶14、15日在浙江考察經濟情況時強調,在前半年實施調控政策下,大陸經濟已出現投資、消費穩定增長致內需支撐作用進一步增強等5個積極變化,經濟困難雖可能還會持續一段時間,但應能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
大陸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近日前往浙江視察時表示,當前大陸經濟已出現五個積極變化,包括投資消費穩定增長、東部工業增速回升、勞動力市場平穩、結構調整成效顯現,以及物價漲幅回落。他特別強調,貨幣政策運用空間增大。
大陸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昨(17)日在北京出席全國就業創業工作表彰大會時強調,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大陸就業形勢將更加複雜、更加嚴峻,擴大就業是政府的頭等大事。
歐債危機引爆全球金融海嘯,被視為全球經濟新引擎的中國大陸,如今也正面臨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增速下滑。大陸國務院總理溫家寶10日宣示,當前首要任務是促進投資;中國政府將大力推進增加政府支出,以抑制經濟減速過快。
今年大陸全國兩會期間,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曾以「文革」字眼來暗批薄熙來的作為。香港籍的前大陸全國人大代表吳康民在大陸出版新作《吳康民論時政》就披露,去年溫家寶在和他見面時,就以「文革遺毒」,直指當時風頭正勁的薄熙來。
大陸總理溫家寶昨(23)日主持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會中再度提出穩增長的決心,這是近期以來,中國政府二度喊話。值得注意的是,溫家寶除了強調經濟要貫徹穩中求進的原則,把「穩增長」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上,同時表態要加大預調微調的力度。
大陸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日前回母校即興演講時提到,「一個領導人不懂得農民,不懂得窮人,就不懂得政治,不懂得經濟。」這句話引發大陸網民熱議,「什錦八寶飯」(大陸國家主席胡錦濤、溫家寶的網路粉絲)表態贊成,也有網民嘲諷:「那中國大陸真是沒有懂政治的人了。」
《人民日報》昨天關於政改報導及文章是要回應近期大陸社會右派人士政改呼聲,也就是《炎黃春秋》4月間所召開的促進政治體制改革座談會。
實在很難想像,一位統領14億人口的中國總理,多次在中外記者會、或與網民網上對話,或是在主持黨內重要會議,大聲疾呼貪汙腐敗恐將危及中國政權的警世談話,究竟反映了多少中國官場的貪腐實況?溫家寶反覆拋出反腐倡廉的反思言論,是否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九名常委都有一致性的反腐共識與決心?或中國對洪水般湧現的貪瀆大潮已完全失去治理的能力?
就在大陸昨日公布首季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低於預期後,大陸國務院總理溫家寶隨即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並在會中首度強調,要「預留政策空間,做好應對困難和挑戰的準備」。此言透露,大陸將加速放寬貨幣政策等宏觀調控措施,力阻GDP進一步下滑。
為紓緩民間借貸泡沬崩潰引發的信貸危機,大陸國務院批准設立「溫州市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將透過體制改革,建構與經濟社會相匹配的多元化金融體系,為全大陸金融改革提供經驗。
北京當局閃電解除薄熙來的重慶市委書記一職,堪稱是大陸文化大革命之後,卅六年來首位主要因犯下「左傾」路線,而遭解除黨職的大陸黨和國家領導人。在當今大陸,因派系鬥爭失勢或因貪汙下台的領導人,有可能在監獄渡餘生;走錯路線的人不會坐牢,但左右路線之爭卻牽連中共如何統一全黨思想、確立全黨理論指導,及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何去何從的全方位嚴肅課題。
今年是溫家寶最後一次的兩會記者會。從過去10年的記者會談論台灣問題的內容來看,溫家寶對台灣的喊話,可說是越來越經貿、越來越文化、也越來越溫情。
在「兩會」期間幾乎消音的「王立軍事件」,昨在溫家寶記者會最後被提起。溫家寶公開批評重慶市委、市政府必須反思,並認真從事件中吸取教訓。溫家寶除表明一定給人民一個回答外,意外提出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顯示王立軍事件絕不單純,且劍指薄熙來,甚至涉及左右路線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