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滅絕生物的搜尋結果,共67

  • 海底驚現神秘大洞!畫面曝光 疑藏外星密碼

    海底驚現神秘大洞!畫面曝光 疑藏外星密碼

    科學家近日宣布,在墨西哥外海發現巨大藍洞(blue hole),面積達14.7萬平方英尺,深達900英尺(約274公尺),是全球第二深藍洞,換算下來,相當於3座自由女神像高。外媒指出,發現藍洞有助於科學家一窺地球歷史及外星上的可能生物。

  • 研究:大滅絕後僅百萬年海洋就恢復生機

    地球2.5億年前發生二疊紀-三疊紀大滅絕,原本科學界咸認要經500萬到1000萬年後才慢慢再有較複雜的生命,但最新化石證據顯示僅100萬年後,海洋已有複雜生態系統。

  • 專家傳真-企業發展如何與自然共榮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15屆締約方會議(COP15)去年底達成協議,聚焦於2050年長期目標,並於2030年前要完成的23項生物多樣性行動目標。其中備受關注的三大會議重點:一、2030年之前全球30%的陸地及海洋應受到完善保護;二、原住民棲地應受到完善保護;三、投資機構發起3兆美元的投資倡議。

  • 投資趨勢-提高生物多樣性 創造生物與投資人之雙贏

    投資趨勢-提高生物多樣性 創造生物與投資人之雙贏

     全世界終於開始意識到,生物多樣性與自然資本的重要性及其所面臨的重大威脅,並且更嚴格檢視投資組合及投資標的對大自然造成的影響。投資人在維持重大生態系統上扮演舉足輕重角色,各種投資機會也應運而生!

  • 渡渡鳥滅絕逾300年 科學家盼藉科技讓牠復活

    渡渡鳥滅絕逾300年 科學家盼藉科技讓牠復活

    「渡渡鳥」(dodo)是種長相奇特且不會飛的鳥類,生活在印度洋的島嶼上,直到17世紀末因人類而絕種。如今有科學家團隊想藉科技讓渡渡鳥復活,並開發鳥類保育技術。

  • 華盛頓公約批准護鯊 減少魚翅貿易

    華盛頓公約批准護鯊 減少魚翅貿易

     來自183個國家和歐盟代表25日在巴拿馬舉行的《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簡稱《華盛頓公約》)第19屆締約方大會上,批准將54種鯊魚列入貿易限制的保護清單,避免牠們因中、日等亞洲國家喜食魚翅而走向滅絕。

  • 瑞典學者帕博 獨得諾貝爾醫學獎

    瑞典學者帕博 獨得諾貝爾醫學獎

     2022年「諾貝爾獎周」正式開跑,醫學獎3日率先揭曉,由67歲的瑞典遺傳生物學家帕博(Svante Paabo)獨得,以表彰他對已滅絕人種的基因組和人類進化的發現。他將獲得1000萬瑞典克朗獎金,約新台幣2870萬元。巧合的是,40年前,帕博的父親也拿過同一獎項。

  • 神秘美人魚原型儒艮 在中國功能性滅絕原因曝

    神秘美人魚原型儒艮 在中國功能性滅絕原因曝

    綜合陸媒報導,儒艮,被認為是古代美人魚傳說的原型。牠長得與海牛類似,但有一條類似鯨魚的尾巴,因為需要定期浮出水面呼吸,因此常被水手誤認為是美人魚。但遺憾的是,一份最新科學研究報告稱,由於棲息地被破壞和人類的偷獵行為,這種帶有傳說色彩的生物,在中國已經功能性滅絕。

  • 雜誌精選》寶島無盡藏 公民總動員 為「生物多樣性」發聲

    雜誌精選》寶島無盡藏 公民總動員 為「生物多樣性」發聲

    都會區中再狹仄的巷弄,路旁、露台仍堅持種上幾盆花花草草。雖然難免麻煩,人們對於飼養寵物卻樂此不疲,甚至視之為家人,在寵物生病時,還願意花上大筆錢治病。每到週末假期,野外就充滿了健行、登山、賞鳥、垂釣、浮潛的人。即使在Covid-19疫情嚴峻期間,無法輕易外出,人們總期盼室內能有一點生氣,反倒引起了另一波花藝、觀賞植物的風潮……

  • 袋狼絕跡近1世紀 科學家著手研究讓牠「復活」

    袋狼絕跡近1世紀 科學家著手研究讓牠「復活」

    在滅絕近1世紀後,正式名稱為「袋狼」的塔斯馬尼亞虎可望「死而復生」。科學家正著手研究,希望讓這種曾經漫步在澳洲叢林的斑紋肉食性有袋動物復活。

  • 「中國淡水魚之王」長江白鱘 正式宣佈滅絕

    「中國淡水魚之王」長江白鱘 正式宣佈滅絕

    有「中國淡水魚之王」之稱的長江白鱘被正式宣佈滅絕。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在21日晚間更新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名錄顯示,長江特有物種白鱘(Psephurus gladius)已經滅絕,另外長江鱘(Acipenser dabryanus)則是野外滅絕。

  • 修房子挖出鋸齒狀石頭 竟是滅絕百萬年海中霸主牙齒

    修房子挖出鋸齒狀石頭 竟是滅絕百萬年海中霸主牙齒

    日本一名屋主的家因311大地震受損,之後進行重建家園時,發現運來的土石裡,竟有一片長10公分、寬6公分的物體,外緣呈現鋸齒狀,屋主認為這應該不是石頭,因此把它當成寶物收藏,直到近日他才知道,這個片狀物其實是史前生物化石。

  • Delta為何自我毀滅?專家:走向演化死路

    Delta為何自我毀滅?專家:走向演化死路

    原本受Delta變異株肆虐的日本,新冠疫情自秋季以來神秘降溫,日本研究團隊10月發現,Delta在複製時發生錯誤導致自我毀滅,團隊近日進一步解釋,在某些情況下,病毒在突變時會走向「演化死路」。

  • 恐龍一夕滅絕 蛇類靠2優勢活下來 演化超成功

    恐龍一夕滅絕 蛇類靠2優勢活下來 演化超成功

    6600萬年前小行星撞擊地球,造成地震、海嘯與野火,接著塵埃遮住太陽,進入10年黑暗期,使地球上76%的植動物因此消失,其中蛇類卻靠「躲在地底」、「可長時間不進食」的2優勢,撐過極端氣候,如今甚至演化出3000多種物種。

  • 小行星撞地球讓恐龍滅絕 這生物靠2大優勢爬滿全球

    小行星撞地球讓恐龍滅絕 這生物靠2大優勢爬滿全球

    6600萬年前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恐龍從此滅絕,不過蛇類卻靠著躲在地底、可長時間不進食的2項優勢,在這場滅絕中存活,甚至因為缺乏競爭者而發展出更多品種,以及首度踏上亞洲、乃至全球各大洲繁衍後代。

  • 28隻「惡魔動物」放生小島 3000隻小企鵝竟遭牠屠殺

    28隻「惡魔動物」放生小島 3000隻小企鵝竟遭牠屠殺

    無論是在陸地還是海洋,弱肉強食一直都是自然界中不變的生存法則,但若是人為所造成的生態改變,就有可能引起論戰。澳洲一個小島過去曾在島上野放多隻澳洲特有種動物「袋獾」避免牠們滅絕,卻也因此讓原本生活在島上的其他生物遭到大量屠殺,引起國際間保育人士的關注。

  • 澎湖小章魚恐滅絕 漁民疾呼搶救

    澎湖小章魚恐滅絕 漁民疾呼搶救

     澎湖特有種小章魚今年居然幾乎看不見蹤影,不排除與氣候驟變沒下雨,以及食物鏈滑面蟹斷層等有關,澎湖水試所察覺警訊,漁民也大聲疾呼展開搶救大作戰,憂心小章魚恐滅絕!

  • 恐龍比人類更早登月?專家曝驚人內幕:被撞擊噴飛至太空

    恐龍比人類更早登月?專家曝驚人內幕:被撞擊噴飛至太空

    阿姆斯壯是第一個登月的太空人,但在人類以前,恐龍可能比我們更早登陸月球。有專家認為,6600萬年前的巨型小行星撞擊地球後,不僅導致恐龍滅絕,甚至還可能將部分恐龍等史前生物殘骸,噴飛到太空或月球上,這也意味地球上第一個登月的可能並非人類。

  • 死亡交叉點 科學研究:人造物總重量首度超越所有生物

    死亡交叉點 科學研究:人造物總重量首度超越所有生物

    人類正在急速改變地球,除了溫室氣體導致氣候暖化,所製造的物品總重量今年也將首度超越所有生物總重量。以色列斐茲曼科學研究院(Weizmann Institute of Science)團隊估算,人造物總重量已突破生物質量(Biomass,所有生物的重量)1.1億公噸,其中建築物、道路占人造物最多,而生物質量由於森林砍伐和物種滅絕正在下降。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