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滇緬後裔的搜尋結果,共07筆
教育部課審大會已通過,高中歷史課綱將中國史納入東亞史,遭外界質疑為「去中國化」,桃園多位滇緬地區打游擊後裔們非常不認同,他們說,他們是大時代的見證者,知道歷史脈絡,結果下一代只知道台灣,中國史模糊,無法飲水思源。這也是非常不幸的事。
民國50年滇緬義胞撤軍來台的軍眷,在台灣已繁衍第3代,屏東縣里港鄉信國社區就有4國、9族共同生活,社區為宣傳當地異國文化及美食,10日在高雄休閒農場舉辦文化季潑水節,吸引不少民眾到場同樂,一起潑水祈福兼具消暑。
屏東里港鄉的信國、定遠社區居民,大都來自滇緬地區國軍的後裔,第三代的馬正忠軍中退伍後,將家中荒廢農地打造成友善環境的有機田,栽植的作物都取得有機認證,除了宅配外,還能供應社區內特色餐廳用食材,甚至當起解說員,帶遊客認識農場及社區。
歐洲王室貴族最愛收藏麥森瓷器,在台代理商國裕公司不只將頂級收藏與台灣消費者分享,更送愛到泰北,品牌總經理錢秋華在泰北帕黨成立孤兒院,照顧滇緬軍後裔,30年來捐款已超過1億元。
受「好男不當兵」觀念影響,台灣的募兵制招募人數與目標落差太大,國軍面臨嚴苛考驗。近來港媒指出,台灣立委建議總統馬英九協助滯留東南亞的國民黨殘軍後裔取得「中華民國籍」,通過修改《國籍法》、以「歸化入籍」的方式吸引華裔子弟從軍。
政府推動募兵制卻因為誘因不足找不到兵,國民黨立委盧秀燕今天在立院外交國防委員會質詢時就建議,可以招募驍勇善戰,認同中華民國的滇緬孤軍後裔,並給予身分證。對此,國防部長嚴明表示,「可行」。
國防部募兵不順,有立委今天質詢時建議,讓驍勇善戰的滇緬孤軍後裔入籍中華民國,並招募從軍,國防部長嚴明表示,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