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滴滴快的的搜尋結果,共67

  • 滴滴 Q2淨損大幅收窄95%

    滴滴 Q2淨損大幅收窄95%

     大陸叫車平台龍頭滴滴出行歷經監管風波後,如今正積極尋求扭轉營運和虧損情況。公司最新公布,2023年第二季公司營收為人民幣(下同)488.5億元,年增53%,淨虧損大幅收窄95%至2.7億元。

  • 滴滴上市事宜 傳與港交所非正式商討

    大陸叫車平台滴滴出行於2021年12月初宣布啟動美股下市程序,並擬在香港上市。外媒引述知情人士透露,滴滴已開始與港交所就上市事宜進行非正式磋商。

  • 滴滴緩解賣壓 無限期禁員工售股

     在美國上市不到半年的滴滴出行3日宣布,將從紐交所下市,並啟動在香港上市程序,此舉恐已影響該公司員工的期權兌換。陸媒27日報導,滴滴日前延長期權解禁時間,由原先的上市半年解禁,變更為時間由公司再定,在職人員和離職未滿180天的員工,都將受到影響。

  • 滴滴落難 網約車大餅各家爭食

     大陸網約車市場霸主滴滴遭遇官方監管打壓,造成新用戶無法註冊且App遭下架,讓過去滴滴一家獨大的市場格局生變,其他網約車平台紛紛趁此時跳出,燒錢祭出優惠、廣告行銷來爭奪這塊空出的大餅。

  • 《國際產業》拋棄香港改抱紐約 滴滴IPO估吸金千億美元

    路透社披露,中國最大網約車滴滴出行(Didi Chuxing),可能不在香港,改選擇美國進行IPO(股票首次公開發行)。目前初估,可望吸收市場高達千億美元資金。

  • 林士清》Uber中國被併購的成功經驗

    林士清》Uber中國被併購的成功經驗

    Uber商業模式衰退是最近業界關注的話題,Uber挾著資訊科技與共享經濟兩項後盾,闖蕩各國到處攻城掠地,卻也惹出與當地法令不合致的情形,抑或當地傳統計程車業者的強力反彈,導致各地Uber經營策略上進退失據,陷入轉型或退場的兩難。不過,Uber中國為了政策合法化與避免惡性競爭,寧可選擇被滴滴出行收購的經營方式,被併購後確實提升大陸網約車的服務品質和增進消費者福利,Uber中國選擇被併購並不意味其在大陸市場的失敗。

  • 《大陸產業》程維卸任快的法定代表人,滴滴:內部正常調整

    根據大陸工商信息顯示,杭州快的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由滴滴出行CEO程維變更為王慶山,王慶山也接替程維擔任公司執行董事兼總經理。此外,監事由滴滴出行CTO張博變更為滴滴出行聯合創始人吳睿。滴滴方面表示,杭州快的科技有限公司是滴滴下屬的子公司之一,子公司的法人代表變更屬於內部正常的調整變更,對廣大用戶沒有任何影響。

  • 滴滴出行裁員!員工拿十幾萬很開心搶著被裁

    前幾天炒得如火如荼的滴滴裁員事件有了新進展,但畫風卻很詭異。

  • 滴滴順風車安全破洞 共享經濟變質

    滴滴順風車安全破洞 共享經濟變質

     今年8月24日,浙江溫州樂清虹橋鎮一位21歲女孩在乘坐順風車途中遇害。而在3個多月前,鄭州也發生一起空姐被順風車司機殺害的事件。110天內,兩起乘客受害事件,使滴滴變成眾矢之的,內部管理飽受質疑,並遭多地監管部門的約談與責令整改,滴滴乃至整個行業的順風車業務正面臨存亡之秋。

  • 「滴滴」車再傳命案 20歲正妹慘遭司機性侵棄屍

    今年5月,中國大陸知名叫車服務「滴滴出行」驚傳一起21歲空姐遭到司機性侵殺害的案件,引發社會不小關注,但沒想到才過了3個月,滴滴車竟又再度發生一起一名20歲的年輕正妹在搭乘滴滴車時被司機載到偏遠處性侵並殺害棄屍的類似案件。

  • 外賣市場競爭激烈 無錫開出底薪46K挖角外送員

    據大陸《現代快報》報導,中國大陸的外賣市場蓬勃發展,共有美團(黃色制服)、餓了麼、滴滴外賣(橙色制服)等多家業者競爭外賣市場。外賣已經與大陸人民的生活密不可分,64.9%的人平均每週叫兩次外賣,在大陸可以三餐加宵夜都用手機app叫外賣,免出門也不用自己開伙。而滴滴外賣於1日正式進軍無錫,開出了高達人民幣一萬元(新臺幣46,333元)的底薪挖角機車外送員,引起「跳槽大戰」。「滴滴外賣」是「滴滴出行」推出的外賣點餐配送平臺。

  • 冤家變親家 美團、滴滴 競爭業務傳合併

    冤家變親家 美團、滴滴 競爭業務傳合併

     大陸O2O生活服務商「美團點評」與「滴滴打車」叫車服務業,近期在美團介入叫車行業後,雙方不僅掀起一波優惠戰,同時滴滴日前也宣布將正式進軍外賣業務,搶占美團外賣市場;雙方戰火升級。而昨(1)日,大陸網路傳出,美團與滴滴將暫停競爭業務,兩者進行合併,最快將在清明節前後宣布。

  • 微評-叫車平台混戰

     交通部長賀陳旦日前證實大陸滴滴打車打算進軍台灣。滴滴能否順利進入台灣還未得而知,但台灣叫車平台眾多,7月本土Taxigo也正式啟動營運,標榜不需下載APP,只要加入Line好友,或是臉書傳訊息就可以叫車,顯見競爭相當激烈。

  • 快評》叫車平台混戰

    交通部長賀陳旦日前證實大陸滴滴打車打算進軍台灣。滴滴能否順利進入台灣還未得而知,但台灣叫車平台眾多,7月本土Taxigo也正式啟動營運,標榜不需下載APP,只要加入Line好友,或是臉書傳訊息就可以叫車,顯見競爭相當激烈。

  • 兩岸新青年:林士清》滴滴壟斷網約車 仍是共享經濟

    共享經濟近年來在全球大行其道,發展的模式日益多樣化,只要能提供日常生活服務,便能開啟另類的共享經濟模式,而共享經濟的成功關鍵,在於滿足供需雙方的期待。大陸輿論近期關注「網約車」規範,網約車的快速發展形成的壟斷機制是否還屬共享經濟範疇?

  • 再獲千億投資 滴滴出行總市值上看1.5兆

    正當Uber仍疲於與谷歌進行官司時,其勁敵、大陸知名的網路叫車平台滴滴,日前再獲新一輪約60多億美元(約1,815.6億台幣)的投資。美國財經媒體認為,滴滴此次募資的新金主,包含軟體銀行(Softbank)、銀湖事務所(Silverlake)和大陸招商銀行,而融資金額仍持續增加中,目前預估滴滴市值將有望達到500億美元(約1.51兆台幣),擠下阿里巴巴的螞蟻金服,躍居為亞洲最有價值的新創企業。

  • 大陸互聯網泡沫 吱吱作響

    大陸互聯網泡沫 吱吱作響

     在互聯網的世界,合併早已不是什麼新聞,但這種依靠紅包幹掉對手,然後剩男剩女再由資本推動結合到一起的遊戲規則到底會怎麼走到頭?8月1日,大陸的滴滴出行宣布與Uber全球達成戰略協議,滴滴出行將收購優步中國的品牌、業務、數據等在中國的全部資產。雙方達成戰略協定後,滴滴出行和Uber全球將相互持股,成為對方的少數股權股東。但8月3日,台灣卻宣布命令Uber退出台灣市場,原因是Uber當初申請經營互聯網的資訊技術平台,實際卻從事的運輸業。台灣的這一決定正值Uber準備實施重大戰略轉移之際,很多人八成又會罵台灣政府保守,不過這次我卻想給台灣的保守按個贊,因為互聯網吹泡泡大賽確實已經響起了崩裂的滋滋聲。

  • 滴滴吸金 阿里攜螞蟻投4億美元

     繼先前美國蘋果公司10億美元投資後,中國最大叫車軟體滴滴出行又有好消息!根據阿里巴巴25日發布的年報,阿里及其關連企業螞蟻金服打算聯手再投資滴滴4億美元,加強雙方合作,滴滴軟體內的圖資可能全面換成阿里旗下的高德地圖。

  • 阿里、螞蟻聯手 再投資滴滴4億美元

    TechWeb報導,根據阿里巴巴日前發布的2016財年年報,該公司將再向滴滴投資2億美元,其關係企業螞蟻金服亦投資2億美元,兩者都獲得滴滴優先股。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