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漁業課的搜尋結果,共103筆
養殖漁業人力老化、短缺,嘉義大學獲中央補助成立「水產養殖研究中心暨智能養殖教育訓練中心」,15日揭牌啟用,用多項智能設施及培訓課程,培養新一代養殖漁業職人,以吸引年輕人用新技術從事養殖漁業。
養殖漁業人力老化,為鼓勵年輕人從事養殖漁業,嘉義大學與漁業署合作,成立「水產養殖研究中心暨智能養殖教育訓練中心」,今天揭牌啟用,有水質監測系統、自動投餌機及智能電箱等多項智能設施,還要開課,培訓養殖漁業新職人。
近年來外籍勞動人權意識抬頭,高雄市政府注重與投入外籍船員勞動權益保障、勞動環境改善,提升對外籍漁船員生活需求與品質,營造和諧友善之勞動環境。
台灣重要養殖產業的午仔魚過去近8成銷往大陸,現因外銷受阻,澎湖區漁會昨天遠赴台東關山鎮農會,結合在地食材設計4道菜色,教導民眾烹煮午仔魚料理。關山鎮農會主任彭衍芳表示,期盼藉由烹飪課提升縱谷買氣,與澎湖漁會合作第3年,在地方打出名氣,每次開課場場都爆滿。
高雄市彌陀區南安國小與在地漁民老師攜手食魚教育課程,把教室搬到魚塭,請養殖者張博仁帶著學生做中學,學生化身為魚塭小小養殖家,親手餵魚撈蝦,除了更加深刻體驗彌陀漁村文化,更懂得食安的可貴。
民進黨屏東縣長候選人周春米今(25)日在臉書公布6項農林漁牧政策,並表示農漁畜產業是屏東的根本,作為其縣政願景五大核心產業的一環,未來將致力發展農金產業,依照地理區域特色,發展適合當地的農漁畜產品,整合在地農會、產銷班與合作社等產銷系統。
放流水產動物是沿近海增裕漁業資源常用方法,為強化海域物種放流管理,並維護海洋生態環境,農委會於2022年9月12日公告修正「水產動物海域放流限制及應遵行事項」,增訂放流野生水產動物須經申報、辦理海域放流人員須取得教育訓練認證等,新制將於10月上路。
台灣從1960年代起,因應產業升級而大量擴充漁港設施,全台曾有多達239處漁港,但隨著海洋資源減少,現在約三分之一的漁港面臨存廢問題。新北市目前有28處漁港,其中10處被漁業署列為低度利用漁港,為改變漁港樣貌,市府除拆除廢棄漁港,也計畫將美灩山、和美漁港分別轉型為栽培漁業中間育成中心及生態復育中心,打造復育金三角。
新北市長期進行生態復育作業,為了呼應聯合國世界海洋日主題,新北市福連國小今年雖只有1位畢業生,但仍維持過往傳統,在畢業典禮當天,與漁業處、海洋大學、在地海洋保育團體「臺灣山海天使環境保育協會」合作,由志工、老師帶領著學生泳渡卯澳灣,並將海洋資源復育園區復育的九孔鮑、花枝幼苗放流至大海中,培養學生愛護海洋、守護漁業資源的觀念。
《食農教育法》4月三讀通過,農委會每年將編列10億元預算執行食農教育,台東縣關山鎮農會攜手澎湖區漁會,合作舉辦一系列食魚教育課程,由專業廚師介紹,讓不靠海的台東縱谷地區民眾認識海魚及生長環境,學習如何料理海產。學員藉此可多認識1樣食材,也學會1道菜色,而新鮮食材可宅配到家,民眾在家也能享用餐廳料理。
新北145公里海岸線總計有28處漁港,新北市漁業處推動嗨漁港計畫,將老舊漁港翻轉成為在地特色景點,如草里漁港成為釣魚客天堂,深奧漁港光雕更吸引許多遊客前來等,提供民眾飲食、心靈、參與永續、休閒等各方面的生活體驗。
台南大學教育學系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USR)推出「食材尋寶記」課程,5日邀請七股竹橋國小、麻豆港尾國小和南大附小三校師生44人進行校際共學,前往「巧匠舞音台灣鯛料理館」、「台江漁人」的魚場參訪,了解到永續漁業、生態養殖,以及推展碳標籤有利減碳的重要觀念。
經濟部28日正式公布基本工資補貼作業要點,在經各部會認屬受疫情影響的事業類型中,包括醫事機構、托嬰中心、長照機構等九種福利機構、演藝團體、休閒農場、養殖漁業、補習班、兒童課後照顧服務中心等14個事業類型,均免附營業額衰退證明,就可符合領取補貼資格。
近年來精緻農業經濟正夯,各地出現不少小農生鮮產品。財政部指出,依營業稅法規定,農民生產初級農產品及其加工品免課營業稅,另按照所得稅法規定,農民「自力耕作、漁、牧、林」所得可適用100%成本費用率、等於免課所得稅。
金門后湖海域是當地重要的近海漁場,也是軍方火炮射擊的主要場域。金寧鄉公所與金門區漁會陸續放流3萬尾「黑棘鯛」魚苗,期待彌補自然生產力的不足,進一步復育海洋資源,再帶來盎然生機。
金門后湖海域是當地重要的近海漁場,也是軍方火炮射擊的主要場域。金寧鄉公所與金門區漁會陸續放流3萬尾「黑棘鯛」魚苗,期待彌補自然生產力的不足,進一步復育海洋資源,再帶來盎然生機。
金山區磺港在地漁二代簡士凱年僅28歲,退伍後便繼承家業上船捕魚,為保留家鄉已被登錄為新北文化資產的「蹦火仔」漁法,簡士凱除與新北市政府及北觀處合作蹦火季展演,也在北海岸6所國小分享蹦火作業方式,加深在地學子對蹦火漁業文化的認識,期讓獨有的「磺港漁火」繼續照亮北海岸。
【旅遊經 洪書瑱報導】漁業文化因各地均有不同特色,以新北市為例,新北市即有28個漁港,其中北海岸金山地區最著名的漁業文化──百年歷史的「蹦火仔」,因歷史的傳承、先人的智慧,需要靠著全體船員的同心協力,才能有好收穫,因為作業範圍小、作業時間較短暫,只有在每年5月到9月之間的夜間才會作業,是種「環境友善漁法」,而這種珍貴的漁法,於2015年登錄為新北市民俗及有關文物類之文化資產,據了解目前全世界僅存3艘蹦火仔漁船就在金山磺港。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產學營運總中心配合勞動部北基分署的產業新尖兵試辦計畫,開設「無人機環境監測訓練班」,培育創新產業人才,強化15至29歲青年知識與技能,提升競爭力,第一期總計30位學員通過課程考核,取得培訓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