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火車模型的搜尋結果,共58筆
人稱「阿龍師」的台灣老火車站模型藝師陳振龍77歲才開班授課,今陳振龍與學生一同在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辦「檜驛story-檜木建築模型匠師陳振龍師生聯展」,學生之一,嘉義市檜木燒烙協會理事長楊玲透露,辦展源起於一張早安貼圖,透露她有一天傳了一張火車袖珍模型的早安圖給嘉義縣長翁章梁,沒想到引發翁章梁好奇,問了許多袖珍模型製作的知識,當天她就接到縣府等單位的電話,沒多久就有了這場展覽。
台北50年老店大車輪,推出全新系列品牌「輪輪1976-和食茶酒駅」,於9月正式在台北市信義區新光三越A11開幕,是台灣首創第一間和洋食茶酒列車餐廳。「輪輪1976-和食茶酒駅」,品牌主軸延續經典標誌-「火車」,為了傳承「火車載運美食」的職人堅持,於是將整體店面規劃成超大型星級茶酒列車,以大正浪漫風格,將和洋文化合併的時代特色發揮到極致。
牡丹車站位於新北市雙溪區牡丹里,是臺灣鐵路管理局宜蘭線的鐵路車站。落成於1922年9月13。牡丹國小師生為歡度牡丹火車站的意義時刻,特別於9日前於火車站前,以小提琴演奏生日快樂歌,和現場的旅客們一起祝福車站100歲生日。
一見到他拿回來的全家福照片,母親的臉上像是給噴上了灰。
名導侯孝賢監製、電影美術大師黃文英首度執導電影長片作品《車頂上的玄天上帝》(暫名)集合林依晨、周渝民、阮經天、張孝全超強卡司陣容,日前還風光入選威尼斯創投市場展,怎料近日卻傳出欠薪,知名微縮模型藝術家鄭鴻展昨(18日)在臉書發文喊:「台灣史上第一樁微縮模型製作欠債事件的電影官司即將上演!」並標註監製侯孝賢、導演黃文英「我們法院見」,對此,製作方三視多媒體網路股份有限公司也發出聲明函回覆。
省道台16線集集往水里11公里處,去年8月14日因大雨走山坍方,造成集集支線鐵路隧道崩塌、火車停駛,列車只能開到集集站,水里及車埕站目前仍停駛,許多鐵道迷因乘坐不到火車而失望,紛紛跑到車埕遊客中心,體驗裡面由5片巨幅螢幕打造的「實境車廂」,就像一起坐著火車穿越時空,不論你是不是鐵道迷,都應該來一趟難得的鐵道巡禮。
台中一中高三學生陳彥任從小住在鐵道旁,因對蒸汽火車的熱愛,3歲時就成為鐵道迷,升高中後更投入鐵道模型的收藏與製作,他與班上同好郭怡凡、張椿宥合力製作大型鐵道模型,參加日本鐵道模型大賽,費時近1年、期間多次敲掉重製,最終奪下最佳品質、最佳影像獎,是今年唯一奪獎的外國隊伍。
台中一中高三學生陳彥任從小住在鐵道旁,因對蒸汽火車的熱愛,3歲時就成為鐵道迷,升高中後更投入鐵道模型的收藏與製作,日前他與班上同好郭怡凡、張椿宥合力製作大型鐵道模型,參加日本鐵道大賽,費時近1年、期間多次敲掉重製,最終奪下最佳品質、最佳影像獎,是今年唯一奪獎的外國隊伍。
今年是台鐵莒光號開始行駛的50週年,台中縣文化基金會在國民黨台中市黨部的會址舉行「2020年鐵道文化展」,展出早期台灣鐵道的文物,有火車通行證、煤鏟、蒸氣時速表等200多件古物,並展出比例150分之1火車模型;週六日就會有小火車在鐵道跑,感受小火車模型跑鐵軌的樂趣。
高雄鼓山國小將原本老舊、地面易漏水的向陽樓舊校舍重新翻修,結合學校附近著名的哈瑪星鐵道特色,打造一座以「舊打狗驛站」為名的新廁所,讓學生揮別以往廁所老舊昏暗的印象,整修後反而成為學生們下課的新去處。
高雄鼓山國小將原本老舊、地面易漏水的向陽樓舊校舍重新翻修,結合學校附近著名的哈瑪星鐵道特色,打造一座以「舊打狗驛站」為名的新廁所,讓學生揮別以往廁所老舊昏暗的印象,整修後反而成為學生們下課的新去處。
林務局阿里山林業鐵路及文化資產管理處(林鐵及文資處)為提升祝山線營運品質,從今年10月中旬開始進行祝山車站改建工程,林鐵及文資處將於10月13日上午11時至11時50分於祝山車站辦理《再建祝山》紀念活動,當天上午9點在阿里山站及北門站同時開賣限量紀念票卡及象徵「祝福」之意的「祝山福袋」,票卡及福袋各限量99組,售完為止。
許多孩子喜歡收集火車模型,如果火車模型可以吃下肚,恐怕就更招孩子們喜愛了!三星鄉圖書館數位機會中心的「還想試試」團隊,以「林鐵五分火車」為主題策畫一系列的活動,設計以餅乾為材料的「五分火車」模型,並從10日起巡迴「開」入三星鄉的小學校園,希望經由與孩子們的體驗互動,讓小朋友認識家鄉的環境特色。
河南農民代昌麟在抖音上最火紅的,其實不是自己最擅長製作的汽車模型,而是一個用飲料罐做的西方宮廷風格的椅子,那一則短視頻為他帶來了上百萬的播放量。
水里鄉車埕國小廢校後,經日月潭風景區管理處整體規畫,變身為鐵道觀光小學堂,設置車埕遊客中心;慶祝石虎彩繪列車啟航,從10月1日起至10月31日止,遊客只要與「國立集集美術館」彩繪列車合照,就有機會獲得縮小版迴力車。
集集鐵道支線的「國立集集美術館」彩繪列車,因為原石虎圖樣被指像花豹,引發各界熱烈討論,也讓石虎的聲量爆增!交通部長林佳龍18日表示,因為這個美麗的錯誤,讓石虎保育和集集鐵道觀光成為話題,受到全國矚目,就結果而論,是達到更好的效果。
因石虎圖繪引發爭論的集集彩繪列車「國立集集美術館」,在修正後於今(18)日正式啟用,未來1年將於集集支線行駛。日月潭國家風管處亦與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合作,現場發起石虎保育簽署活動,再次呼籲保育石虎重要性。
交通部觀光局今(18)日宣佈,全國矚目的集集彩繪列車「國立集集美術館」正式啟用,透過台、俄雙方新繪石虎以交替出現方式,呈現於四節一列車廂上,未來一年將行駛於台鐵集集支線上,期望讓大家除了可以更深入瞭解集集的在地產業、文化,也重新喚起大家對石虎的認識與重視,同時更是台、俄友善交流的象徵。
觀光局上月推出集集彩繪列車「國立集集美術館」,卻因石虎圖片、字體等問題引發不小風波。交通部長林佳龍邀請俄籍插畫家卡佳(Katya Molodtsova)來台旅遊,並於今日參與彩繪列車啟用記者會,更新版列車同時有台、俄設計師繪製的石虎圖樣,未來一年將行駛於集集支線。另旅客只要在10月與該列車合照,就有機會得到彩繪列車縮小版迴力車一台。
頭份市公所每年舉辦運動、趣味等夏令營活動,豐富孩子們的暑期生活,今年更推出「台灣鐵道模型展」,邀請精靈劇團帶來「記憶大盜」兒童偶劇,打造夏日藝文饗宴,在遊戲中輕鬆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