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烏俄戰爭的搜尋結果,共651筆
本週二(5)德國媒體專訪國防部長皮斯托利斯(Boris Pistorius),談到西方對於烏克蘭的武器供應未能達到設定目標的原因在於,歐洲軍火工業無法迅速生產足夠的數量、而受盡制裁的俄羅斯,武器彈藥還是源源不絕。
前烏克蘭參謀總長穆任科(Viktor Muzhenko)接受英媒採訪時談到「大反攻」失敗的原因,以及當前俄軍施加壓力的熱點。穆任科認為,許多未被充分考慮的主、客觀因素是反攻行動沒取得成就的原因,而提供戰略評估給烏克蘭的「誰」實際上是拋棄掉烏克蘭人。
俄羅斯坦克製造廠商T-90M「突破」(Proryv)生產過程再度改進了反應裝甲(ERA,俗稱爆反)的佈局,有別於先前架高的柵欄裝甲,本週曝光的柵欄裝甲更貼近車身,上面的爆反間距更為緊湊,全新的佈局甚至連艙門蓋上都給貼上爆反了(笑)。
美國陸軍退役將領赫特林(Mark Hertling)接受烏克蘭媒體採訪時談到,M1A1艾布蘭坦克(Abram)「怕髒」需要細心照料,不論戰情多危急都要按照SOP清潔發動機,1天2次否則一定壞,一但壞了就只能拖到波蘭整備維修了,另外,美國國防部副部長也提醒過這傢伙是個「油耗怪獸」(a gas-guzzler)。
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所屬政黨人民公僕黨(Servant of the People)議會領袖阿拉哈米亞(David Arakhamia)去年領導基輔代表團與莫斯科的談判,上週五(24)在接受國內媒體專訪時談到,去年3月其實就能結束戰爭但受到了西方阻止,本週四(30)澤連斯基前顧問、兼談判小組成員阿列斯托維奇(Oleksii Arestovych)也公開表示,當時所開出的條件,俄羅斯做出了非常巨大的讓步,遠比烏克蘭退讓的還多,但機會已經錯失,不會再回來了。
美國前中情局(CIA)專家強森(Larry C. Johnson)在接受YouTube頻道「Judging Freedom」採訪時稱,烏克蘭到明年1月將再沒有承受衝突的實際能力,不過美國政府到最後也不會承認烏克蘭的失敗。
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所屬政黨人民公僕黨(Servant of the People)議會領袖阿拉哈米亞(David Arakhamia)去年領導基輔代表團與莫斯科的談判,本週五(24)在接受烏克蘭媒體《1+1電視台》專訪時談到,去年3月其實就能結束戰爭了,俄羅斯提出的要求也與戰前的呼籲一致,要求烏克蘭宣布中立國政策、且不加入北約或其它地緣集團,也證實俄羅斯稱,普丁自基輔撤軍以示談判誠意的說法,但因為烏克蘭不信任俄羅斯和時任英國首相強森(Boris Johnson)介入才破局。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與副手搭檔中廣董事長趙少康登記後,今出席首場造勢,為桃園五選區立委呂玉玲站台。趙少康細數民進黨執政8年做不好的事「罄竹難書」,更嗆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說會為台灣帶來和平根本是「天下最大笑話」,強調台灣人民未來要和平、繁榮及安居樂業,票投國民黨是最好選擇。
烏俄戰爭至今許多烏克蘭戰俘決定加入俄羅斯軍隊,參與莫斯科方面的特殊軍事行動,俄媒報導,本週三(22)一支以赫梅爾尼茨基(Bogdan Khmelnitsky)為名,全部由烏克蘭戰俘、前烏克蘭軍人自願組成的部隊已經啟程執行作戰任務,其中一名烏克蘭戰士基里欽斯基(Viktor Kirichansky)接受俄媒採訪。
本週二(14)歐盟官宣布該聯盟無法履行今年春季所作出的承諾,即無法在一年內向基輔發送1百萬枚迫切需要的砲彈,並指出軍企應該承擔這個責任。對此,歐洲軍工企業代表回擊,表示業界不會接下這項指控和責任。
台塑企業總部搬遷至內湖後,15日台塑集團總裁王文淵首次「開箱」。對於此波全球景氣調整,何時回暖?王文淵表示,原先預期此波景氣調整會在上半年結束,下半年回穩反彈,不過以巴衝突、中美角力持續,造成低迷調整氣氛持續,調整期從半年拖至一年。
根據荷蘭媒體《電訊報》(De Telegraaf)的爆料,美國正從約旦大量採購。我們在荷蘭的可靠消息來源指出,華盛頓將要購入「搭載了防空炮的裝甲運兵車輛」這筆交易成本預計為1.1億歐元(約新台幣38億元)較原先交易貴了5倍。雖然荷蘭媒體消息是這麼寫,但據信為60輛豹式坦克底盤的獵豹防空車(Flakpanzer Gepard)
自2011年以來,美國每年主辦的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峰會。來自21個成員國將齊聚舊金山,今年主要焦點是美國總統拜登和中國大陸領導習近平的會議,由於中美關係緊張,再加上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和以巴戰爭的全球動盪影響。APEC的強項在於推動國家間大型計畫的合作,降低貿易障礙,但現在的貿易格局已經不同,重點是中美經濟競爭。除了前述問題之外,本次峰會可能面臨其他挑戰,可能包括台灣和香港問題。
烏克蘭和俄媒報導,俄羅斯前線作戰的S-400防空系統獲得了新型增程飛彈40N6,公布射程為380公里,過去的軍事新聞報導為開發中的增程型號,不過目前已經實際部署到前線作戰,可透過空中預警機或其他戰機來標定目標,讓 40N6自主接戰。
印太情勢升溫,蔡英文總統8日表示,日益升高的「灰色地帶」活動破壞印太區域穩定,台灣首要任務就是要加強自我防衛能力和社會韌性,採取全面對策強化重層嚇阻及國防自主。國防院董事長霍守業也呼籲各國,防範區域熱點發生衝突,避免讓人類陷入另一場戰爭浩劫。
第36屆歐洲電影獎7日揭曉提名,芬蘭導演阿基郭利斯馬基的新片《落葉》橫掃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編劇等5項大獎提名,成為最大贏家。這部片長僅80分鐘的電影,劇情描述基層人物的生活辛酸,卻十分幸福溫暖,被國際影媒形容:「每分鐘都充滿情感。」
近日《美國之音》報導,美國空軍上尉簡吉米撰文指出約7成台灣人民願意為保衛台灣而戰,20%會離開台灣,10%的人投降。筆者曾經身為中華民國國軍軍官,深信會有更多的台灣人民願意為保衛中華民國而戰,台灣也絕對不會主動挑起兩岸軍事對抗,台灣從不主戰,更不求戰,但台灣也不懼戰,更不畏戰!
烏克蘭國防工業集團(Ukroboronprom)公司近期開始開始生產伊朗自殺無人機「見證者」(Shahed-136)仿造品的消息吸引了媒體的目光,但集團負責斯梅塔寧(Herman Smetanin)最近在一次訪問中表示,這並不是公司的首要任務。
烏克蘭財政部長馬欽柯(Serhiy Marchenko)警告,如果西方國家的進一步支持未能到位,那麼2024年預算將至少出現290億美元(約新台幣9344億元)的資金缺口,將使該國陷入危機,還可能會「波及」到歐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