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無形資產融資的搜尋結果,共53筆
工研院舉辦「ITRI NET ZERO DAY-打造淨零時代競爭力」論壇暨特展,集結24位產官學研重量級專家、21家公協會等能量,共同端出淨零永續發展解決方案。論壇有三大特點,包括免費提供「工研院碳盤查系統」給參與的公協會上萬名會員廠商使用、端出完整「一站式淨零排放平台服務」網站協助廠商減碳解決方案、建立首創「淨零融資」服務,協助中小企業與新創公司以淨零技術獲得融資進而轉型升級。
印度財政部於2023年2月1日公告2023年財政預算案,臚列七大財政方針,著重投入於基礎公共建設、綠色能源產業、金融產業及內需產業(例如推行農業及教育產業數位化轉型與扶持新創事業);稅務政策方面,則持續朝簡化稽徵程序使納稅義務人便於遵循之方向邁進。
科睿唯安(Clarivate)頒發「2022全球百大創新機構獎」給臺灣9家機構,得獎者包括工研院、鴻海、聯發科、廣達、台積電,以及首度進榜的友達、台達電、緯創和瑞昱。此次臺灣得獎機構數不但再創新高,領先英、法等國,高居全球第三。
金融科技趨勢大起,金融機構的專利實力不容小覷,CRIF中華徵信所統計,國泰金控,國壽,富邦人壽三家入圍2021年營收前十大企業中的金融業者,共計擁有184項專利發明,其中專利數量由國泰人壽奪冠。
台新銀行中小企業放款近期再創新高,除2020年積極響應配合政府各項紓困政策,推出紓困貸款專案,提供中小企業及微型企業營運周轉金協助企業順利安度疫情難關,兼顧風險控管下,營造有利中小企業融資環境,近日更拔得頭籌,完成民營銀行首件無形資產專利權融資申請,協助企業取得4,000萬元專利權融資資金。
台新銀行中小企業放款近期再創新高,除2020年積極響應配合政府各項紓困政策,推出紓困貸款專案,提供中小企業及微型企業營運周轉金協助企業順利安度疫情難關,最近更拔得頭籌,完成民營銀行首件無形資產專利權融資申請,協助企業取得4,000萬元專利權融資資金。
金融投資人或機構,對於智慧財產(IP)需要健全的評鑑制度,與專業的無形資產評價人員,才能精準做出等價的融資。
新冠肺炎疫情籠罩全球,各地經濟普遍受到強烈衝擊。於此同時,美國卻展現了驚人的創業熱情,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2020年第三季成立的新公司高達150萬家,比2019年同期成長82%,被喻為是「創業榮景期」。這股危機中勇於創新突破的冒險精神,也曾出現在911恐攻事件後,當時美國社會因為外在環境遽變,反而激勵了年輕人勇於追求夢想,帶動一波創業風潮。
臺灣企銀在今年第十屆台灣傑出金融業務菁業獎中,再次強摘「最佳中小企業金融獎」特優獎項,成為首家連續兩屆獲得此項殊榮的銀行,也再度肯定臺灣企銀以「融資、輔導、投資三位一體策略」實踐業務創新及深耕中小企業成效卓著。
經濟部工業局與工研院在今年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期間舉辦創新科技論壇系列活動,攜手全球知名智慧產權專業雜誌IAM(Intellectual Asset Management)舉辦第三屆台灣智財商業論壇(IPBC Taiwan),以線上論壇形式,邀集超過400位國內外科技大廠智慧財產策略長、研發技術長、政府機關人士一起線上交流,探討智財經營策略,助台灣產業掌握成長契機、提升智財競爭力。
經濟部工業局與工研院於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期間所舉辦之創新科技論壇系列活動中,攜手全球知名智慧產權專業雜誌IAM(Intellectual Asset Management)共同舉辦第三屆台灣智財商業論壇(IPBC Taiwan),以線上論壇形式,邀集超過400位國內外科技大廠智慧財產策略長、研發技術長、與政府機關人士等一起線上交流,以實務的經驗探討智財經營策略,助台灣產業掌握成長契機、提升智財競爭力。
臺灣企銀長期深耕中小企業,積極配合政府政策,協助擔保品不足的中小企業取得融資,獲經濟部頒發「促進政策推動獎」、「直保績優獎」、「千億保專案感謝狀」以及「送保資料介接感謝狀」,評比為「2020中小企業信用保證融資業務績優金融機構」,該行截至7月底送保餘額達1,299億元,貢獻度為金融機構之冠(占14.31%),此次獲獎是最實質的鼓勵與肯定。
臺灣企銀長期深耕中小企業,積極配合政府政策,協助擔保品不足的中小企業取得融資,獲經濟部頒發「促進政策推動獎」、「直保績優獎」、「千億保專案感謝狀」以及「送保資料介接感謝狀」,評比為「2020中小企業信用保證融資業務績優金融機構」,臺灣企銀截至7月底送保餘額達1,299億元,貢獻度為金融機構之冠(佔14.31%)。
臺企銀(2834)長期深耕中小企業,積極配合政府政策,協助擔保品不足的中小企業取得融資,截至7月底送保餘額達1299億元、占比達14.31%,貢獻度稱冠各金融機構,成果獲得中小企業信保基金頒發4大獎項肯定。
亞拓醫材創辦人暨董事長洪偉禎原為台大醫院腦神經外科醫生,2011年參加史丹佛大學進修計畫,發明迷你導尿管,解決傳統導尿管攜帶不便的困擾,CNN評為嘗試改變世界的三大發明之一。在工研院協助下,洪偉禎這項發明取得專利,並獲台灣中小企銀貸款1000萬元,成為台灣第一批獲得無形資產融資的公司。
近期全球面臨新型冠狀病毒的突襲與肆虐,今年全球的經濟不確定性增加,各國對於全球經濟形式紛紛持悲觀的看法。此刻,台灣汽車、資通訊業兩大龍頭裕隆與鴻海集團,合資成立發展電動車公司,合資公司資本額新台幣155.76億元,鴻海以現金出資79.44億元、占股51%,裕隆以子公司華創車電無形資產技術開放平台作價出資76.32億元、占股49%。
專利師公會11日發表2020智財建言書,建議政府相關部門成立智慧財產權運營平台,加強推動無形資產融資,透過IP向銀行申請融資,提升學界研發成果專利申請意願,促進產學合作提升台灣企業升級轉型。
今年有三家新創公司首度以「無形資產評價」的方式,成功獲得銀行融資貸款,專利師公會成立十周年,首度發表「2020 智財白皮書」優化台灣現行專利法制,加強推動專利融資業務,建立具公信力的智慧財產權運營平台制度。
陸美貿易戰成為台商回流契機,據經濟部最新統計,台商回台投資方案已有142家廠商響應,總投資額超過6,111億元。工研院同時打造「台商回台投資創新研發平台」,以三方向協助台商轉型升級,包括投資新創、數位轉型,和人才培育,工研院長劉文雄表示,要讓回家的台商有個可靠的「娘家」。
去年5月在蔡英文總統與企業界座談時,有年輕創業家反映新創公司有創意卻無法融資困境,這讓工研院加緊腳步,一年努力終於推動無形資產融資機制。並在與台企銀、信保基金三方合作下,成功引導3家新創,首次以專利無形資產獲得銀行融資,打造科技結合資金的市場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