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照顧病患的搜尋結果,共87筆
近日一名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病友痛訴我國健保放棄SMA病患,不願給付藥價,病患不得已前往大陸治療,呼籲衛福部放寬給付條件。對此健保署長李伯璋表示,SMA藥價昂貴,病患平均1年治療費近千萬,目前已排定廠商下周前來議價,目標農曆年前談妥。
台中海線醫療再升級!為讓海線、苗栗苑裡鄉親能夠有更完整醫療服務,李綜合醫療體系與台中榮民總醫院醫療策略聯盟,16日舉辦揭牌儀式。李綜合醫院指出,依當地居民需求再引進醫療資源與專科醫師,預計在農曆年後增加乳房外科、胸腔外科、眼科等科別為居民提供醫療服務,以醫療分級概念落實整合照護。
新竹市政府2日舉辦第3屆身心障礙跨專業服務績優人員表揚大會,共選拔出15位獲獎者,由代理市長陳章賢頒獎,他肯定獲獎績優人員,協助市府守護身心障礙者及其家庭,也感謝所有專業服務人員長期的付出與投入。
2020新冠疫情以來影響全世界也改變醫院探病文化,考量感染風險醫院對探病、陪病有限制,源自西方國家全面性醫院納管照護方式—「全責照護制」Total Nursing Care再度被提出討論。
台中梧棲童綜合醫院照顧持續近500位膀胱癌病患,每3個月1次的侵入式膀胱鏡檢查對病患相當痛苦。童綜合1年前與美商AIXMED Inc合作尿液細胞檢測AI分析研究,31日舉辦「AI尋狩癌細胞 醫療研究發表會」。黃姓婦人今年更僅使用尿液分析,就揪出尿路上皮癌,讓疾病能早期治療與控制。
竹山秀傳醫院榮譽院長謝輝龍,奉獻醫療30多年來,視病如親,創辦竹秀提供緊急救護及偏鄉醫療服務,守護濁水溪線居民健康,照顧老人無微不至,雖然卸下院長職務,依然堅守崗位行醫,日前榮獲衛生福利部頒發專業獎章。
新冠肺炎疫情延燒,導致護理人力吃緊。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9日發出公文,允許專責病房調整護病比, 醫學中心1比9、區域醫院1比12、地區醫院1比15,引發第一線人員不滿。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明,並不是要求一定要按照上限做調整,而是依疾病嚴重度、負荷程度做彈性安排,若分配不公、過勞都可檢舉。由於專責病房並不允許陪病,為分攤照顧壓力,指揮中心擬開放受訓的照服員協助照顧生活起居,並比照長照機構提供津貼,基準將盡快公布。
又有幼兒染疫死亡,引發各界關注。基隆2歲童13日高燒攝氏42.4度,收治男童的衛福部基隆醫院判定為急性腦膜炎需轉院,緊急聯絡4家醫院,均無法收治,14日凌晨送往台北榮總,急救後仍不治。外界質疑,男童之死與兒童專責病房數不足有關,疫情指揮中心昨指出,該男童是新冠感染合併腦炎多重器官衰竭,醫院沒有延誤治療,且北北基桃地區有6張兒童專責加護病床,沒有不足。
中醫大新竹附醫在國際護師節前夕,由院長陳自諒表揚25名優良護理師,並送上仙人掌,感謝她們在疫情嚴峻下,依然堅守崗位,如同仙人掌般堅毅不拔。院方今年特別製作MV,記錄護理師的日常,病患更回饋護理師是天使。
花蓮一名在防疫旅宿進行入境居家檢疫的29歲印尼籍移工,疑收到母親過世的噩耗,情緒不穩,今(10)日上午從旅館3樓墜樓,所幸只有臉部受傷,無生命危險,警方已於第一時間將他強制送醫治療。對此,衛生局表示,移工入境居家檢疫期間,應由雇主或中央相關單位管理照顧,不過仍會進一步關心移工身心狀況,若因感染法定傳染病,就醫產生費用則由政府公費支應。
高雄林園區「霖園醫院」遭控聘請未具合法醫師資格的莊男、方男等人擔任醫院員工,並偽造病患就醫、住院等資料,再夥同病患聯手詐領健保費用及保險金超過3772萬元,高雄地檢署偵查後將涉案17人依違反《醫師法》及詐欺罪起訴。
【愛傳媒左化鵬專欄】「澎湖,就是我的家」,說這話的是來自美國的宣教士白寶珠,澎湖人稱「白小姐,」或「白阿姨」。當年,她來到這風沙漫天的菊島,決志要治癒島上每一位痲瘋病患,五十年過去了,痲瘋病已在島上徹底根除,她卸下人間的息勞,回歸天家,遺囑「把我的骨灰,灑向澎湖的大海」。
全台今新增17例本土確診案例創新高,其中新北有2例個案,1例是新北市亞東醫院非負責專責病房的護理師,另1例是北市醫院護理師男友,新北市衛生局長陳潤秋指出,護理師照顧的17名病患採檢都是陰性,將針對她14天照顧病患擴大採檢,中央也會做基因定序釐清感染源。
疫情暴起襲來,作為第一線的醫護人員以專業養成照顧病患,穿著防護衣、「兔寶寶裝」冷靜沉著迎戰的身影儼然大疫年代的共同記憶,但事實上身為第一線的醫師,也有著面臨救命、防疫的掙扎,家人乃至自身涉險的焦慮。也許救不了全世界,也許面對風險也沒那麼勇敢篤定,這樣的醫護身影,還是不是英雄?
香港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公布,香港今(19日)無新增新冠確診病例。香港醫院管理局同日宣布,23日起,進一步擴展醫院特別探訪安排,由目前的22間增加至26間醫院,新增4間醫院包括東華東院、律敦治醫院、東華醫院及聖母醫院;另有2間醫院會進一步擴展現有的特別探訪安排至更多病房,家屬終於有更多時間照顧病患。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6日公布國內新增32例新冠肺炎確定病例,分別為29例本土及3例境外移入;本土個案以臺北市14例為最多,其次為新北市11例、桃園市2例、宜蘭縣及彰化縣各1例。
台灣疫情爆發後,第一線醫護人員工作量遽增。一名在北巿聯醫和平院區專責病房工作的護理師表示,從雙北升至三級警戒那一天起,就不知道什麼叫做自由,每天關在醫院裡照顧病患,但有的病人卻把病房的呼叫鈴當作服務鈴,按鈴要求醫護幫忙刷馬桶,她直言「有些病人出院時我只會覺得『你終於滾出去了』」,感嘆不少民眾只是口中喊著挺醫護。
衛生福利部台東醫院成為新冠肺炎專責醫院後,門診全停,慢性處方箋病患領不到藥,尤其身心科藥物難在其他醫院取得,約500多人沒藥吃,醫師擔心他們復發,恐傷人或自傷;院方欲採戶外預約給藥,發文卻遭台東縣衛生局已讀不回,衛生局9日表示將請醫院提感控計畫再評估。
衛生福利部台東醫院成為新冠專責醫院後,所有業務全停擺,近日不少慢性處方箋的病患上門撲空表示:「管制藥在其他院所無法領取,但不吃藥我無法正常生活」,院方統計受影響慢箋患者2000名,其中有500人領不到藥,且多為身心科患者。而院方欲採戶外預約給藥得來速,發文遭台東縣衛生局已讀不回,事後則請醫院確保收治量能並提出完善感控計畫再做評估。
自本土疫情爆發以來,台灣人過著與往日截然不同的防疫生活,尤其對確診患者而言,染疫後不僅病痛纏身,心情也因隔離人群而漸漸失落。對此,專責新店區集中檢疫中心站在第一線的醫護團隊,再忙、再累,也不忘照顧病患心靈,除了請飯店後勤組提供確診孩童最愛吃的小點心外,得知其中一位9歲小男孩適逢生日時,還特地準備蛋糕、麵線,透過視訊方式大小朋友一起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