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熱帶雨的搜尋結果,共155筆
今(22)日各地天氣炎熱,多處飆出36度高溫,午後雷陣雨則在中南部山區較明顯,晚間水氣增多後,大台北及東半部降雨機率提高,可能會有零星降雨,尤其基隆北海岸及宜蘭地區恐有較大雨勢;明天(23日)桃園以南地區大致為晴到多雲的天氣,除了溫度偏高外,中午時紫外線也偏強,提醒民眾外出提前做好防曬準備。
今天各地多雲到晴,東半部及恆春半島有零星短暫陣雨,午後雨區擴大,南部、大台北及山區有局部短暫雷陣雨;周五、六(22、23日)鋒面掠過北部海面,北部及東北部濕涼。下周四(28日)可能有首波東北季風南下,迎風面有雨,冷空氣若較強,氣溫有機會大降10度、剩下22度,影響至中秋節假期。至於太平洋有多個熱帶擾動活動跡象,各國模式模擬差異仍大,應持續觀察。
原本預測將登陸日本的今年第13號颱風鴛鴦,雖然已在昨天晚間減弱為熱帶低氣壓,但帶來的大雨仍為日本部分地區帶來災情,已知造成2人不幸死亡及民宅道路等泡水。
由於持續受到低壓帶影響,明(7)日各地容易有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午後中南部、東半部地區及各地山區容易有局部大雨或豪雨發生。氣象局表示,周六(9日)開始水氣逐漸減少,周一(11日)後有乾空氣移入,另外琉球一帶海域周末時可能會有新的熱帶性低氣壓生成。
今天是24節氣的處暑,各地多雲到晴,午後有局部短暫雷陣雨,近山區仍可能有大雷雨伴隨劇烈天氣,類似的天氣型態將持續到下周二(29日)。氣象專家吳德榮指出,從東亞向東延伸至菲律賓東方海面被「季風低壓」環流籠罩,有3個熱帶擾動醞釀;至於何時會有颱風生成,氣象局表示,這周不會有颱風發展,下周可再觀察。
熱帶風暴希拉里(Hilary)席捲南加州地區,破紀錄的降雨量釀成土石流及洪災,導致道路封閉及停課停業,南加州當局今天正著手進行善後清理作業。
今天是七夕情人節,若下班後有安排計劃,最好把下雨備案也列入考慮。午後水氣雖減少,天氣仍不穩定,今起至下周一(28日),局部地區有雷陣雨甚至大雷雨機率,近山區最顯著。
亞馬遜峰會將於8日和9日在巴西北部城市貝倫(Belém)舉行,除了將達成保護亞馬遜的共識外,如何處理該地區各國已經發現的巨大石油儲量,則存在分歧和矛盾。
今天台灣附近為偏東至東南風,東南部及恆春半島不定時有零星短暫陣雨,午後大台北、南部及各地山區留意雷陣雨;氣象專家指出,菲律賓、台灣東方海面至南海一帶將有3個熱帶擾動發展,有發展成颱風的機率,其中1個較靠近台灣,須留意對台灣天氣的影響。
連日來的極端高溫讓人受不了,明 (9)日還要再熱一天,大台北、花東縱谷、南部近山區高溫衝到38度,氣象局更對全台15縣市發布高溫資訊,不過下周開始西南風逐漸減弱,水氣也跟著增加,各地午後降雨的機率明顯增加,氣溫也略微下降,下周二、下周三(7/11、7/12)有機會生成熱帶系統,但其對台灣的影響仍有待觀察。
今(24)日午後對流發展旺盛,氣象局發布豪、大雨特報,多地一直到晚上都還有降雨。而明日到下周四(6/25~6/29)的天氣相似,西半部平地、宜蘭、各地山區都有局部短暫雷陣雨,高溫上看36度。專家指出,下周六(6/30)過後南方可能有熱帶系統生成,目前無法確定是不是颱風,但「多雨訊號相當明確」。
氣象專家吳德榮今天在「三立準氣象.老大洩天機」專欄指出,最新(23日20時)歐洲(ECMWF)模式模擬顯示,「梅雨滯留鋒」逐漸北移,今日至下週三(24至28日)台灣附近漸轉為東南風。迎風面花、東及恆春半島水氣增多,偶有局部短暫陣雨,各地近山區午後亦有局部短暫雷陣雨的機率,有較大雨勢,應注意氣象局特報;各地大多仍高溫炎熱,需注意防曬、防中暑。今日各地區平地氣溫:北部23至35度,中部23至36度,南部23至37度,東部22至36度。
昨天中午過後誇張的午後雷陣雨,導致局部地區一度積水,「西北雨搞得像颱風一樣」。今持續炎熱沉悶,高溫上看37度!午後仍有雷陣雨機率,外出應特別留意。
今天是端午連假第2天,各地多雲到晴,降雨比昨天多一些,午後北部、山區及近山區平地都有局部短暫雷陣雨,並有大雨發生機率;明天至下周四(24至29日)水氣增多,花東地區及恆春半島有局部短暫陣雨,各地近山區午後也有雷陣雨。氣象專家指出,下周菲律賓東方海面有熱帶擾動活動,強度及路徑不確定性仍大,需持續觀察。
今天端午節也是連假首日,西半部清晨至上午有零星降雨,白天各地多雲到晴,午後山區及近山區的平地有局部短暫雷陣雨,並有局部較大雨勢;周六至下周三(24日至28日)降雨範圍擴大,東半部及恆春半島有零星短暫陣雨,午後西半部及東半部山區有局部短暫雷陣雨。氣象專家指出,下周菲律賓東方海面有熱帶擾動活動的跡象,是否發展仍待觀察。
瑪娃颱風逐漸遠離,氣象專家賈新興指出,今明兩天仍受颱風外圍環流影響,苗栗以北有零星短暫陣雨,周六至下周三(3至7日)各地午後有局部短暫陣雨,南部山區留意較大雨勢;另外下周二、三在菲律賓東方及南海皆有熱帶性低氣壓發展機率,需持續觀察。
北印度洋面出現今年第一個熱帶氣旋,被命名「Mocha」(摩卡)。中央氣象局長鄭明典分享該天氣系統;臉書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透露,該系統將牽動西南季風擴張,有利梅雨鋒面形成,有機會為目前缺水的台灣帶來幫助!
時序進入5、6月梅雨季,台灣急需梅雨鋒面解渴,但氣象局長鄭明典表示,這個季節通常副熱帶高壓帶增強後只會延伸入南海,現在卻整個串聯起來,越過中南半島到孟加拉灣,把梅雨鋒面擋住無法發展,直呼不常見。
受到鋒面接近影響,明(6)日北部、東北部有短暫陣雨或雷雨,花東、中南部也有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氣象主播戴立綱預估,周五(4/7)鋒面通過、東北季風增強,使得北台灣再降溫,到了周休假期(4/8、4/9)各地轉晴但低溫仍僅有16度。此外,氣象局觀測,目前菲律賓海面有熱帶系統發展,若結構發展完整,將會成為今年第一號颱風。
清明連假第3天,今高溫飆35度!明、後天晴朗穩定,周四下半天起要變天了。下波鋒面一連持續3天,預計影響至周六,要等到星期天才會趨緩。另各國模式顯示,下周將有熱帶擾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