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燃料電池的搜尋結果,共921

  • 《產業》特斯拉降價奏效 新能源車Q1銷量年增28%

    根據TrendForce統計,2023年第一季全球新能源車(NEV;包含純電動車、插電混合式電動車、氫燃料電池車)銷售總量為265.6萬輛,年增28%。其中純電動車(BEV)銷量為194.2萬輛,年成長26%;插電混合式電動車(PHEV)銷量71.1萬輛,年增34%。

  • 康舒射三箭 營運轉型升級

    康舒射三箭 營運轉型升級

     揮別政經不穩定的2022年,康舒(6282)去年仍以營收253.21億元、稅後純益6.36億元,繳出了雙增的成績,展望今年,康舒董事長許介立26日在股東會上表示,今年大環境仍有挑戰,預期第二季會是全年的谷底,為求逆轉勝,今年康舒會進行內部轉型升級,期待未來迎來更大的成長。

  • 《國際產業》股價不到1美元 又一檔電動車股票恐下市

    電動卡車製造商Nikola Corp周四宣布,那斯達克交易所以未達到最低出價要求為由,已經發來下市通知。

  • 拚轉型 康舒董事長許介立:第二季會是2023年的低谷

    拚轉型 康舒董事長許介立:第二季會是2023年的低谷

    揮別政經不穩定的2022年,康舒(6282)去年營收253.21億元、稅後淨利6.36億元,仍繳出了雙增的成績,展望今年,康舒董事長許介立26日在股東會上表示,今年大環境仍有挑戰,預期第二季會是全年的谷底,為求逆轉勝,今年康舒會進行內部轉型升級,包含提高企業用電源比例、持續增加客戶及擴大市占,期待未來迎來更大的成長。

  • 長線唱旺 中興電華城權證靚

    長線唱旺 中興電華城權證靚

     台股短暫拉回後,25日多頭攻勢再起,加權指數大漲132.68點,再創11個月高,法人指出,美債上限議題終將「有驚無險」,但中間少不了兩黨政治角力,研判短線外資操作仍會有所顧慮,建議投資人可鎖定內資偏愛的中小型政策題材股,儲能股中興電(1513)、華城(1519)長線趨勢看旺。

  • 中興電重押氫能 力搶外資

    中興電重押氫能 力搶外資

     看準氫能發展趨勢與潛力,中興電(1513)重押,董事長江義福24日在股東會上表示,中興電氫能事業最快今年底前完成分拆,藉此吸引國際資金挹注、合作夥伴及人才,中興電並完成二~四輪車與電動大巴的氫能動力系統開發,做好準備卡位未來「氫」商機。

  • 權證市場焦點-中興電 迎出貨認列高峰

    權證市場焦點-中興電 迎出貨認列高峰

     台電為避免大規模停電事件再度發生,以及提升國內電網面對突發事故的因應能力,祭出強韌電網計畫,預計十年內投入5,645億元,重電業長線吃補,中興電(1513)同時握有氫能、光電案場及電網強韌計畫等商機,股價22日再度改寫歷史新高。

  • 賺電動車財 艾克森跨界採鋰礦

     過去百年艾克森藉由化石燃料獲利,如今跨界熱門鋰礦產業。據傳艾克森美孚(Exxon Mobil)近期投資1億美元買地,預備開採鋰礦,由於鋰是電動車電池的關鍵材料,意味這家石油巨擘預料未來汽油需求逐漸下降的同時,押注因電動車需求而不斷增長的鋰礦領域。

  • 淨零碳排 台可瞄準綠氫

     2050淨零碳排成為各國發展的目標,其中氫能發展被視作是減碳的重要方式之一。DIGITIMES研究中心分析師余佩儒指出,2050年氫能在全球能源總需求占比,預估介於12%~22%之間。余佩儒認為,台灣可以著墨電解製氫的電解槽關鍵零組件。

  • 廣達砸重金 挺矽谷創投家

     繼台積電後,代工大廠廣達18日也宣布將以2千萬美元(約合新台幣6.16億元),投資甫於近期成立的美國一個全新創投基金Matter Venture Partners Fund I, L.P。該私募創投的主要發起人謝文暄(Wen Hsieh),為美國矽谷知名科技產業創投家,也因與台灣高科技業多家龍頭廠商熟識,募資對象據悉還有多家台灣國際級科技大廠。

  • 《產業》能源轉型氫能拚占2成 電解槽需求可期

    國際上主要能源相關機構皆看好氫能市場成長性,DIGITIMES研究中心分析師余佩儒指出,2050年氫能在全球能源總需求占比預估介於12~22%。而國際再生能源總署(IRENA)氫能報告指出,全球氫能最具潛力的兩大市場即是產業鏈上游製氫端的電解槽與下游交通運輸端的燃料電池,尤以電解槽市場需求可期。

  • 中興電工第一季營收及獲利均創同期新高

    重電大廠中興電工因台電強韌電網計畫而受益,取得台糖台南七股土地建置太陽能光電廠標案,2021年底全數併聯發電,總建容量216MW,每年電費收入超過13億元挹注,第一季營收及獲利雙雙締造同期新高,EPS從去年同期1.2元增加至1.56元,也改寫同期史上新高。

  • 《國際產業》電動車「慘」業 Nikola停產、股價崩跌13%

    由於自家電動卡車的需求低迷不振,Nikola Corp上季虧損擴大,並宣布其位於亞利桑那州的工廠將暫停生產以簡化組裝線,受此打擊,Nikola周二股價下挫13%,收在0.86美元。其他電動車新創公司也面臨類似慘況,股價同步大跌。

  • 《國際產業》確保半導體供給穩定 本田直接找上台積電

    未雨綢繆下,日本車商一直想完全走出新冠疫情期間,全球晶片以及零組件短缺的窘境。本田汽車26日指出,已與台積電達成戰略合作協定,確保日後能穩定地獲取半導體製品。

  • 迎轉單 16檔電動車概念股樂

    迎轉單 16檔電動車概念股樂

     美國財政部日前公布更嚴格的電動車電池供應鏈規定,電池關鍵金屬礦物必須有40%來自美國或與美國簽有自由貿易協定(FTA)的夥伴國,才能享有減稅額7,500美元的優惠,此一規定,將顛覆美國電動車市場生態,包括康舒(6282)等16檔台系供應鏈有望迎來轉單商機。

  • 秉持無中生有哲學 創共榮新局

     車王電兼華德動能董事長蔡裕慶,個性非常喜歡「無中生有」哲學,也非常喜歡把一個潰散團體,快速地整合起來,成為一個能產生績效的團隊。蔡裕慶表示,不管企業經營、事業發展及社團,他都秉持「無中生有」哲學,創造事業與社團共榮新局。

  • 藉動態賽局 車王電兼華德動能董座蔡裕慶打造電巴生態

    藉動態賽局 車王電兼華德動能董座蔡裕慶打造電巴生態

     面對台灣電動車的博弈賽,車王電兼華德動能董事長蔡裕慶,心中已勾勒發展藍圖,為站穩利基市場,集團選擇投入電動大巴,而不是競爭激烈的電動轎車,未來還會切入電動中巴市場,並以改變規則的「動態賽局」理論,藉由投資、併購、引進技術,及商業網絡,建立新營運成長曲線,打造「電動巴士生態系」。

  • 氫能電動車減碳新選擇

    氫能電動車減碳新選擇

     新能源車議題持續發燒,除了大眾已熟悉的車種之外,氫能電動車也是發展中的新選擇,目前在全球包括TOYOTA、HYUNDAI、BMW等國際大廠都持續研發相關車輛與技術。而正在台北世貿南港展館進行的「2023台灣國際智慧移動展」即展示一台TOYOTA最新款氫能電動車MIRAI,每次充滿氫氣可跑750km。

  • 《汽車股》光隆精密-KY射三箭 今明兩年展望樂觀

    光隆精密-KY(4581)昨天參加證交所法說會,該公司商用卡車零組件、廢氣再循環系統及電子驅動剎車零組件、新能源及輕量化零組件持續量產出貨,法人預期今年營收將有雙位數成長,今、明兩年營運展望樂觀。

  • 自發自用電 公園公廁帶頭示範

    自發自用電 公園公廁帶頭示範

     核二廠2號機今年3月14日期滿除役後,將減少年發電量75億度電,夏天用電高峰將至,是否出現缺電令人擔憂。台北市環保局長吳盛忠認為,未來家戶儲電是趨勢,上任後力推「創能儲能」概念,今年起陸續在環保局清潔隊休息室、南港生態公園設置「創能、儲能示範場域」,推廣分散式發電,並計畫將在公廁裝設太陽能板,自發自用電。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