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燃煤機組的搜尋結果,共531

  • 非核立場不變 民進黨上下忙消毒

    非核立場不變 民進黨上下忙消毒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前天赴台大與學生座談,提到正規畫將已停機的核能機組維持可緊急使用,遭在野黨質疑「非核鬆動」,民進黨29日緊急滅火,強調非核立場不變,賴所言只是在極端國安風險的情境下提出相關思考。

  • 賴清德:停機核能機組 維持可緊急使用

    賴清德:停機核能機組 維持可緊急使用

     民進黨反核風向在變。副總統賴清德28日在台大與學生座談,當被詢及台灣一旦遭封鎖,電力可能中斷,該如何因應時,賴清德透露,目前相關單位正在規畫,如何將已停機的核能機組維持在未來可緊急使用的情況,以備不時之需。清大教授葉宗洸支持核三除役後,轉為緊急備用機組,他指出,這是聰明的做法,賴清德要角逐總統大位,須先對前朝留下的電力政策爛攤子提出解方。

  • 購煤預算暴增2.66倍 在野轟減煤跳票

    購煤預算暴增2.66倍 在野轟減煤跳票

     蔡政府力推能源轉型,但在野立委發現,台電2023年購煤預算高達1732億元,比2022年650億元增編1082億元,暴增2.66倍,痛批蔡政府減煤承諾跳票,並指台電怕缺電要改備轉容量燈號,不如全改成綠色,難道就能不缺電?台電解釋,預算增加是因國際煤價大幅上揚,實際編列用煤量還比2022年減少了18萬公噸。

  • 今年購煤預算暴增2.6倍挨轟 台電喊冤曝原因

    今年購煤預算暴增2.6倍挨轟 台電喊冤曝原因

    環團與立委今天共同召開記者會,痛批政府減煤承諾跳票,今年購煤預算達1732億元,比2022年爆增2.66倍。對此台電緊急解釋,說購煤預算增加是由於俄烏戰爭國際煤價大漲所致,實際今年燃煤預定用量,規劃比去年少18公噸。

  • 台電積極減煤減排 國際煤價大漲致預算增加並非用煤量增加

    立委召開記者會指出台電購煤預算增加,台電表示,購煤預算增加是由於國際燃煤單價大漲所致,並非用煤量增加。台電強調,在供電無虞下皆會優先減煤,即使近幾年國內用電需求增加,燃煤用量並沒有增加,且優先使用高效率的超超臨界機組,並致力「增氣減煤」,持續透過設備改善、環保降載及推動機組更新計畫來減少空污,相對於105基準年,111年台電火力電廠整體空污排放量,從105年的10.6萬公噸,降低至111年的4.2萬公噸,已減少逾6成,其中燃煤機組減量貢獻約5成。

  • 大汽電斥11.6億 增設燃氣機組

     大汽電(8931)為降低對動力煤的依賴,展開燃煤機組的退役準備工作,董事會通過11.6億元投資案,新設燃氣發電機組。

  • 大汽電斥11億 設燃氣機組

     大汽電(8931)為降低對動力煤的依賴,展開燃煤機組的退役準備,董事會通過將投資11.6億元,新設燃氣發電機組。

  • 大汽電總座 汽電共生推手

    大汽電總座 汽電共生推手

     值歐盟訂於10月1日實施CBAM,針對跨境進口的商品徵收碳費,及台灣即將邁入用電漲價期(自4月份起平均電價漲幅平均達11%)等利空衝擊,卻具皆轉化為汽電共生業者利多,大汽電(8931)因及早布局零煤計畫,自3年前啟動燃煤機組轉換天然氣計畫,跨向2025年完成所有發電機組能源轉型受矚目,以下為記者採訪大汽電總經理張世陽記要。

  • 大減碳 台中電廠燃煤改燃氣

    大減碳 台中電廠燃煤改燃氣

     為了達到2050淨零碳排目標,電力減碳成最重要的階段性任務。台電代理董事長曾文生13日表示,台電規劃要將全台最大的燃煤火力電廠,逐步轉型成燃氣複循環機組,並配合碳捕捉計畫(CCUS)定位為全台電廠最大改建計畫,目前二期計畫進入環評前的準備階段。

  • 大陸西部首座核電華龍一號機組 廣西防城港投產

    大陸西部首座核電華龍一號機組 廣西防城港投產

    大陸央視新聞用戶端報導,中國大陸西部地區首座華龍一號核電機組——廣西防城港核電3號機組,25日正式投產發電,這是中國第三台投入運行的華龍一號機組,華龍一號批量化建設有序推進。

  • 工商社論》核電即將全面退場 政府真的準備好了?

    工商社論》核電即將全面退場 政府真的準備好了?

     核二2號機於本月14日完成40年執照限期的運轉後,依法降載停機,這是我國六部商轉的核電機組中,第四部邁入除役的機組,也是截至目前為止,唯一運轉至執照到期的機組。此前包括核一的兩部機以及核二1號機,都是因為用過燃料池滿載而提前停轉。核二2號機每年供應無碳電力約80億度,占全國年發電量的3%,此機組停轉後對於未來的電力供給與電價有何影響?值得深入解析。

  • 核二除役 民營電廠樂

    核二除役 民營電廠樂

     核二廠停機,高達98.5萬瓩供電缺口,讓民營電廠錢景看多,加上發電成本下降、收購電價可望維持高檔,業者後市可期。民營電廠在多元調整策略發酵下,去年獲利表現亮眼,大汽電(8931)去年毛利率21.04%,淨利年增116.04%,EPS達3.01元,董事會決議擬配息2.5元。

  • 台電轉型 拚2024達標燃氣混氫5%發電

    台電轉型 拚2024達標燃氣混氫5%發電

     為邁向「電力淨零」目標,台電18日舉行計畫動土儀式,選定興達電廠作為混氫發電示範基地,將透過升級改造既有機組,打造國內首部可混燒氫氣的發電機組,預計年底正式投入測試運轉,2024年可望提前達標混氫5%發電示範。

  • 工商社論》核二除役 供電困境勢將接二連三

    工商社論》核二除役 供電困境勢將接二連三

     兔年開始不久,去年全球熱議的能源危機依舊持續,綜觀各項已經揭露的數據,我國不僅無法置身事外,今年恐怕更加嚴峻。主因是核二廠2號機即將於今年3月14日停止運轉,並進入為期25年的除役階段,在替代發電機組來不及商轉的情況下,經濟部欲透過有效電力調度維持今年供電穩定,挑戰之大將會是前所未有。

  • 除役機組變身生質能發電

     為強化供電穩定,台電規劃利用高雄興達燃煤電廠舊1號機改裝成生質能示範機組,相關計畫已經公布, 預計2026年要設置50萬瓩,成為台灣首個利用老舊燃煤除役機組,進行生質能發電試驗,若未來轉型順利及原料取得無虞,將考慮推展到其他即將除役的燃煤機組。

  • 核二除役釀缺電危機 核能學者劍指陳建仁:無意解決

    核二除役釀缺電危機 核能學者劍指陳建仁:無意解決

    陳內閣已正式上任,在所面臨的各項挑戰當中,其中包含直撲而來的能源風暴。核二廠將在3月中旬除役,民進黨政府規畫登場救援的大潭電廠八號機,卻無法及時上線,屆時即將面臨缺電危機。核能學者認為,行政院長陳建仁無意面對棘手的供電問題,只會任由經濟部長王美花機器人式回覆,絲毫不見積極的應對策略。

  • 產業ESG暨智慧淨零城市研討會今登場 數位科技加速淨零轉型

    產業ESG暨智慧淨零城市研討會今登場 數位科技加速淨零轉型

    因應歐盟將於今年底啟動碳邊境調整機制及國內「氣候變遷因應法」三讀通過,碳費最快將在明年徵收,淨零碳排、ESG成為城市及產業維持競爭力的關鍵課題,高市府環保局3日與鴻海科技集團合作舉辦「產業ESG暨智慧淨零城市研討會」,由專家學者及中鋼、鴻海、SAP台灣等公司共同向「高雄市產業淨零大聯盟」企業分享智慧科技運用於淨零轉型相關實務。

  • 核二廠2號機,3月除役 台電:今夏供電沒問題

     台電代理董事長曾文生30日表示,雖今年核二廠2號機運轉執照3月到期,加上大潭8號機建設較規劃晚,但會在夏天來臨前接受調度。曾文生說,今夏整體供電應沒有問題。

  • 煤電2成 2030年11部燃煤機組退場

    煤電2成 2030年11部燃煤機組退場

     日前國發會首揭我國2030年電力配比,綠電要到3成、燃煤反降至2成。對此台電內部已有因應規畫,估計當年燃煤發電需控制在690億度內,至少有麥寮、興達、中火等9部機組除役,如果中火新燃氣機組順利完成,則增加到11部燃煤機組退場,合計容量610萬瓩。不過,民間汽電共生業者燒煤也得轉燒氣,需要政府政策引導配套。

  • 東北季風助陣 再生能源發威

    東北季風助陣 再生能源發威

     大陸冷氣團南下,帶來強勁東北季風,進而推升再生能源發電。台電表示,22日中午太陽及風力瞬時發電量合計達610.8萬瓩、罕見創下新高,佔當下整體用電負載達到23.5%。除了為系統挹注可靠綠色電力,與透過快速起停燃氣機組互補,也為秋冬燃煤機組降載造成替代效果,並改善空氣品質。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