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狗墓葬的搜尋結果,共08筆
考古學家近日在埃及開羅附近的法尤姆綠洲挖掘古墓,發現墓中葬有一名8歲兒童遺骸,他的身邊還擺放142條狗屍體,推測狗群應該是遇洪水而溺死,但兒童的死狀異常詭異,頭部竟被用麻布套住,為何兩者會被葬在一起,至今依舊是謎。
大陸國家文物局宣布在商代文化考古工作又有重大發現。在鄭州商城遺址內城東南部商代貴族墓地考古發掘出數量眾多的青銅器、玉器、金器以及貝幣等重要遺物,並首次發現了商代中期的「金覆面」。這項發現與大陸西南地區出現的黃金面具、黃金裝飾的文化風格等提供了新的參照材料,也刷新了對中原地區黃金文化的認知。
8400年前竟有狗陪葬!瑞典考古學家在南部瑟爾沃斯堡(Solvesborg),一個石器時代遺址墓地中,發現了一條狗的骨骸,且可追溯至8400年前,保存的相當完整,推測牠應該是主人的陪葬品,而這是瑞典考古界首次發現陪葬狗的遺骸,可說是獨一無二的發現。
大陸社科院考古專家在西安市閻良區的櫟陽遺址,發現一座西漢晚期到新莽時期的寵物小狗墓,這些小狗長眠在一段灰陶水管內,甚至還有陪葬陶俑,看得出來它們是狗主人生前的最愛。也是首見的狗墓葬形式。
大陸社科院考古專家在西安市閻良區的櫟陽遺址,發現一座西漢晚期到新莽時期的寵物小狗墓,這些小狗長眠在一段灰陶水管內,甚至還有陪葬陶俑,看得出來它們是狗主人生前的最愛。也是首見的狗墓葬形式。
中國大陸一考古隊今天宣布,秦漢櫟陽城遺址發現「汪星人」寵物葬墓。專家表示,此次發現的小狗墓葬及在動物墓內陪葬小陶俑的情況為秦漢考古中首見。
台灣第一狗!台南科學園區南關里遺址14年前發現目前國內最早的「狗墓葬」,專家認為墓址可追溯至5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因出土骨骸保存完整,推測狗狗生前與主人建立深厚情誼,死亡後才被埋葬,骨頭標本見證時代變遷的痕跡,即日起於新北市十三行博物館展出。
台灣第一狗!台南科學園區南關里遺址14年前發現目前國內最早的「狗墓葬」,專家認為墓址可追溯至5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因出土骨骸保存完整,推測狗狗生前與主人建立深厚情誼,過世後才被埋葬,骨頭標本見證時代變遷的痕跡,即日起於新北市十三行博物館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