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獲准發行的搜尋結果,共56筆
中國輸出入銀行今年獲行政院核定增資100億元,預計於112~116年度,以國庫現金增資85億,盈餘免繳庫15億元等方式籌應,完成新一輪100億元增資,預計使該行資本額在116年底達到420億元,首批國庫現增款20億元,已在今年8月全數入帳。今年底中輸銀的資本額達340億元。
國泰證券領先業界取得金管會核准開辦STO(Security Token Offering,虛擬通貨)業務,成為台灣首家獲准開辦STO業務證券商,首檔STO發行人為全台第一家再生能源售電業者陽光伏特家母公司綠點能創「陽光綠益債務型STO」,發行方案為6年期債務型STO、年利率為3.5%、採取年配息與到期還本機制,預計募資3,000萬元 。
金管會放寬具證券性質的虛擬通貨業務(STO)相關規範,國泰金(2882)旗下國泰證券率先取得金管會證期局核准開辦STO業務,成為台灣首家獲准開辦STO業務證券商。而國泰證券首檔STO發行人為全台第一家再生能源售電業者「陽光伏特家」母公司「綠點能創」,「陽光綠益債務型STO」發行方案為6年期債務型STO、年利率為3.5%、採取年配息與到期還本機制,預計募資3,000萬元。依照法規,企業只能向專業投資人募資。
為了推動資本市場發展,並因應ESG永續發展、數位科技及高齡社會等三大趨勢,以打造具前膽性及國際競爭力之資本市場,金管會2020年12月宣布啟動「資本市場藍圖」,預計三年內完成五大策略、25個重點項目及82項具體措施,可謂對強化我國資本市場提出具體且前瞻性的措施,值得我們給予主管機構喝采及讚許。
明躍國際(4151)6日表示,公司3月17日第一次股東臨時會,決議通過申請撤銷公司公開發行案,4月6日正式收到金管會函核准。
金控發債鬆綁,未來金控籌錢發現金股利、資金操作將更具彈性。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童政彰6日宣布,開放金控發行「普通公司債或未涉股權公司債」時,可比照銀行採「總括申報」,獲准額度後二年內分次發行,即不用逐次申報、當次用完,可增加金控發債彈性及靈活度。由於修正法規預告已完成,近日發布後明年1月1日施行。
2022年以來,大陸城商行正加速發債以補充資本,並成為金融債發債主力。據統計,在今年商業銀行發行的184檔債券中,就有70檔來自城商行,占比最高。
美國聯準會不斷升息,發債成本上漲,讓國際板債市發行急凍,據金管會公布,8月僅六檔國際板債券發行,金額共1.76億美元,創2017年底之後的44個月單月新低發行量,同時前八月國際板僅128檔債券新發行,總量154.06億美元,金額同比衰退53.9%,也是2015年以來的八年同期新低。
一卡通依專營電子支付機構之股票辦理公開發行規定,22日經櫃買中心核准為公開發行公司,股票代號為6033,實收資本額11.4億元,為專營電子支付機構中最高。
金控籌錢發現金股利、資金操作將更具彈性。金管會16日宣布,將預告相關辦法,開放金控發行普通公司債或未涉股權公司債,可比照銀行採「總括申報」,獲准額度後二年內分次發行,即不用逐次申報、當次用完,可增加金控發債彈性及靈活度,最快9月上路。
方向對了。國泰世華銀行22日宣布,其私人銀行業務在今年1月推出國內首檔由海外分行發行境外外幣結構型商品,成功讓高資產客戶達到短期資金停泊、收息及資產穩健成長,由於此商品是美元與日圓匯率比價,只要6個月後美元兌日圓逾120,客戶極有機會拿到年化利率1.5%,期滿出場再無縫接軌其他高息商品。
大陸地產商融資放鬆吹來暖風,港股上市的兩家地產商碧桂園、美的置業3日分別宣布,獲得招商銀行所提供的地產融資額度。其中,碧桂園獲得人民幣(下同)150億元額度,美的置業則獲得120億元額度。
2021年台灣企業基本面亮眼,台股表現領先全球,連帶ECB市場對台股掛牌企業發行的關注度亦高,凱基證券2021年初順利完成台郡ECB案後,再次獨家取得國內軟式銅箔積層板(FCCL)大廠台虹科技(8039)第一次海外無擔保可轉換公司債(ECB)案,籌資金額達7,000萬美元。本案再次透過整合凱基證券及凱基證券亞洲(KGI Asia Ltd.)的亞洲投資銀行平台,以一條龍的專業服務,共同執行包括台灣主管機關送件申請及海外獨家主辦配售,吸引包括歐洲、美洲及亞洲等外資專業投資機構熱烈參與,超額認購達三倍以上。
裕融企業(9941)子公司新鑫公司,28日獲中華民國證券櫃檯買賣中心核准公開,首次公開發行普通股274997300股,每股面額10元,總額2749973000元,證券代號為6871。
催生新「公道」力量。證期局6日公布,已訂定投信募集發行ESG相關主題基金,應至少符合八大特徵,才能算合格的ESG基金,從8月底會公布在ESG基金專區,證期局副局長郭佳君表示,合格的ESG基金會與永續有正相關,若被投資標的與基金投資政策不符,如發生公司治理不佳、高污染、弊案等,基金可能應調整投資部位。
台新金控併購保德信人壽案上周完成補件,據悉提出退場彰銀持股,與金管會獲得共識,並在今年股東常會配合修改公司章程,預計發行己種記名式交換特別股8億股,等同於宣告放手彰銀持股,換得合併保德信人壽。市場樂觀認為,這代表好事已近。
中信銀5日公告,響應政府推動台灣永續發展債券市場,已完成全台第一檔社會責任債券送件,並取得櫃買中心資格認可及定價,將發行新台幣10億元、5年期、票面利率0.43%的金融債。這是中信銀繼2020年11月發行第一檔可持續發展債券後,再度獲得專業投資人超額認購。
凱基證券連續獨家取得國內軟式印刷電路板(PCB)大廠台郡科技(6269)第四次海外無擔保可轉換公司債(ECB)案,籌資金額達1.224億美元。本案再度整合凱基證券及凱基證券亞洲(KGI Asia Ltd.)的亞洲投資銀行平台,共同執行包括台灣主管機關送件申請及海外獨家主辦配售,吸引歐洲、美洲及亞洲等外資專業投資機構參與,超額認購達四倍以上。
有鑑於東方科技行業迅速發展,香港上市的科技企業持續增加,香港恒生指數公司7月27日推出恒生科技指數後,新光投信看好東方新科技前景、瞄準東方新經濟大勢,率先同業發
為了進一步增強研發和生產能力,提高品牌影響力企業往往會以IPO為目標,並在IPO之前先引入外部投資人。但在企業併購和引入風險投資的過程中,外部投資者為了保障投資回報,往往會附帶業績和補償要求,這樣即使企業業績不達標,投資人也能獲得一定的保底收益,同時還能要求股權退出機制。中國大陸資本市場自2016年至2020年7月上市的公司,其招股說明書中披露申報期內曾存在對賭條款的占比總體呈上升趨勢,其中以創業板和科創板為最高。對賭安排多種多樣,可以分為以下不同的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