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獲利表現亮眼的搜尋結果,共90筆
影音揚聲器系統製造商東科-KY(5225)前三季業績大成長,稅後純益3.1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5.09元,創疫情來新高,全年獲利有高機率突破去年的3.52億元,執行董事張東益指出,明年還有四項新品將啟動量產,看好營收、毛利率均可較今年成長。
敦陽科(2480)11月30日自結10月合併營業利益7,333萬元,合併稅前盈餘9,452萬元,累計前十個月合併營業利益6.47億元,累計前十月稅前盈餘7.51億元。
中小尺寸面板模組廠全台晶像(3038)今年前三季本業獲利成長,加上匯兌收益挹注,前三季每股稅後純益2.33元,全年獲利可望挑戰歷史新高。全台也積極布局車用市場,期望明年出貨,將成明年的營運成長動能。
龍頭銀行台銀的營運締造空前佳績。台銀不僅今年獲利再創新高紀錄,台灣金控暨台銀董事長呂桔誠出掌董座六年順利完成台銀資產結構的轉骨改造,更是背後關鍵原因,對此呂桔誠首度接受媒體專訪,深入剖析這幾年來台銀整個存款及放款等業務結構的改造,以及積極投入數位化的歷程,以下是專訪紀要:
近期日圓貶值讓哈日族相當興奮,然而近期陸續有法人發布看好日股後市。法人表示,日圓大貶讓以出口為導向的日本企業相對有競爭力,加上日本是成熟國家中極少數不會採貨幣緊縮措施的國家,日股確實有些亮點,值得投資人多一點關注。
近期日幣貶值讓哈日族相當興奮,然而近期陸續有法人發布看好日股後市的言論,法人表示,在日幣大貶之後,對於以出口為導向的日本企業相對有競爭力,加上日本是成熟國家中極少數不會採貨幣緊縮措施的國家,日股確實有些亮點,值得投資人多一點關注。
元大金(2885)前八月稅後純益175.03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為1.4元,獲利亮眼。從元大金子公司的8月獲利來看,證券、銀行都穩定在10億元以上,分別為12.03億元、11.07億元,人壽獲利達7.3億元。在今年前八月的稅後純益上,證券為子公司之冠,獲利逼近百億元,達91.06億元,銀行則居次,達52.17億元,人壽為30.59億元。
柬埔寨近五年成為國銀海外獲利小金雞。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童政彰25日指出,目前國銀在柬埔寨所有分支機構共有54家,近五年獲利年年成長,今年單是上半年獲利就達19.7億元,表現非常亮麗,主要原因是國銀提供相關金融服務給台商,主要獲利來源是「利息收入」。
柬埔寨人蛇詐騙頻傳,許多台灣人被詐騙至當地淪為「豬仔」被賣人肉器官,但該市場近五年卻悄悄成為國銀海外獲利小金雞。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童政彰25日指出,目前國銀在柬埔寨所有分支機構共有54家,近五年獲利年年成長,2022年光是上半年獲利就達19.7億元,表現非常亮麗,主要原因是國銀提供相關金融服務給台商,主要獲利來源是「利息收入」。
國安基金持續護盤之際,金管會加碼護台股,擬祭出限空令政策成功穩住軍心,助攻指數5日重返萬五大關。投資專家認為,短線上來看,多方反攻氣盛,建議可聚焦第二季財報亮眼、7月營收成長,且有三大法人進場布局的「三優股」,包括聯電、創意、智原等15檔,有望上演有「績」之彈。
電信三雄法說會,由中華電29日打頭陣,遠傳將於8月3日接棒,台灣大8月5日舉行。上半年電信三雄獲利表現亮眼,均超前財測目標,預期下半年獲利展望將成為外資法人關注焦點。
電信三雄10日公布4月營收、獲利,中華電(2412)4月每股稅後盈餘(EPS)0.40元,年增8%,台灣大(3045)4月合併EBITDA與稅後淨利分別較去年同期成長8%與12%。遠傳(4904)4月EPS為0.22元,年成長12.9%,累計1~4月合併稅後淨利年增24.3%,電信三雄4月及前四個月獲利表現亮眼。
明安(8938)、明揚(8420)這兩家母子公司,受惠高球運動熱,下游客戶訂單驅動2021年營收和獲利雙創新高,明安EPS可望達一個股本,明揚則約4元以上。
證交所董事長許璋瑤13日指出,證交所2021年獲利表現亮眼,稅後盈餘衝上百億元大關,達103億元,較2020年的近58億元年增約77%,每股盈餘(EPS)達12.3元,較前一年的7.72元增近六成,去年獲利及EPS均創歷史新高。
證交所董事長許璋瑤指出,證交所去(110)年獲利表現亮眼,稅後盈餘達103億元,每股盈餘(EPS)達12.3元,獲利及EPS均創歷史新高。
元大金(2885)11月獲利29.02億元,前11月稅後淨利達332.25億元,每股稅後淨利(EPS)為2.74元,獲利亮眼。元大金指出,深耕業務發展及創造利潤,也相當重視公司治理、客戶權益、員工照護、環境永續及社會公益等領域的發展,除得到The Asset ESG Corporate Awards玉璽獎肯定,連續三年入選DJSI道瓊永續指數「世界指數」、「新興市場指數」雙榜,今年更一舉奪下綜合金融類全球第一。
企業財報獲利表現亮眼、美國就業狀況穩定復甦及聯準會主席較為鴿派的論述,投信法人指出,隨著經濟復甦的腳步持續,雖然今年基期較高,但2022年無論是經濟成長或企業獲利仍有一定的表現,在基本面加持下,全球股市表現仍可期待。
元大金獲利再告捷。元大金在7日公布前11月最新自結獲利,受惠於台股成交量大舉回溫,加上承銷力積電助陣承銷業務實現2.6億的包銷利得,使元大金旗下元大證券經紀、承銷業務都大有展獲,並使元大證券稅前獲利就達27.62億元,稅後20.9億,較上月大增7億,增幅高達6成,並推升元大金控在11月份單月獲利來到29.02億元的高點,累積前11月元大金總獲利水準已達332.25億元。
台灣鋼鐵集團旗下螺絲螺帽廠久陽精密(5011)7日召開法說會,董事長孫正強表示,久陽集團策略性整合效益顯現,並積極發展多角化經營,螺絲本業及轉投資綠能、環保領堿,獲利表現亮眼,明年將順勢發展,可望再攀高峰。
臺灣企銀統計,今年截至第三季,合併淨收益及稅前淨利分別為180.76億元及44.26億元,較去年同期分別成長10.52%及15.59%,達到雙位數成長。其中,成長幅度較顯著的主要是財富管理業務,手續費淨收益15.23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幅度超過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