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玉米粉的搜尋結果,共27

  • 營養師教補鈣健康粽 好吃營養

    營養師教補鈣健康粽 好吃營養

     台灣有超過9成民眾有鈣質攝取不足問題,50歲以上女性每2位就有1位有骨鬆性骨折,男性則是每5位有1位,端午節將至,中醫大新竹附設醫院營養師黃琳惠和黎姵吟教「宅在家」的民眾做「補鈣健康粽」,把補骨食材放進粽子裡,貯存「骨本」預防骨鬆!

  • 堵防疫漏洞 新裝備經濟有效

    堵防疫漏洞 新裝備經濟有效

     新冠肺炎疫情仍不能鬆懈,為連接緊急救護與醫院醫療,杜絕防疫漏洞,花蓮慈濟醫院繼首創「行動式戶外負壓採檢站」後,研發「收納型防疫罩」與HEPA呼吸道處置技術,測試後能有效阻絕飛沫噴濺感染,每組價格僅數百元,達到防疫與經濟效果。

  • 「米粉」不一定是米做的  市售米粉包裝藏玄機

    「米粉」不一定是米做的 市售米粉包裝藏玄機

    臺灣米粉Q彈爽口,不管是炒米粉還是米粉湯,來一盤香噴噴的米粉料理,就是幸福的日常。不過貨架上販售的米粉絲,到底是不是「純米」製成的產品呢?

  • 國產契作硬質玉米抽檢 全數非基改

    國產契作硬質玉米抽檢 全數非基改

    農糧署為區隔國產硬質玉米與進口玉米市場,今年擴大國產硬質玉米留樣與抽檢作業,已收穫的國產硬質玉米,經檢驗結果全數合格,沒有基因改造成分。

  • 農糧署抽驗國產玉米 未含基改成分

    農糧署抽驗國產玉米 未含基改成分

    國產硬質玉米主要產季在每年2至5月,今年收穫面積約1.12萬公頃,產量7.5萬公噸,種植農戶約1.2萬戶。為區隔國產硬質玉米與進口玉米市場,農糧署今年起擴大國產硬質玉米留樣與抽檢作業。農糧署表示,本年度收穫之國產硬質玉米,檢驗結果全數合格,皆沒有基因改造成分。

  • 雪花冰不會融惹議 業者曝其實「裡頭添加這一味」

    炎炎夏日總會想碗雪花冰清涼一下,但有網友在網路上表示在台中一家冰店「吃到一盤不會融化的雪花冰!」他說,直到他離開,都還沒有融出一點湯水,令他感到相當驚訝,於是將影片PO上網,不禁令人懷疑是否添加了什麼不該加的東西?而老闆也出面澄清,表示為了延緩雪花冰融化速度,因此在裡頭添加了「玉米粉」。

  • 正名打趴傳統產業?炊粉可望改回米粉

    正名打趴傳統產業?炊粉可望改回米粉

    米粉正名要轉彎?食品藥物管理署2年前推動米粉正名活動,含米量不足產品須改稱調和米粉或炊粉,不過米粉同業公會與地方政府持續爭取,加上此政策被監察院長張博雅評為亂改名,食藥署召開相關會議,研擬將炊粉改回米粉,並要求產品標示米含量比率。

  • Superb! Super Food 美從食出 超級提案

    Superb! Super Food 美從食出 超級提案

    好的食材除了內服,更應該抹在皮膚上,現代人為了健康,嘴裡吃下Super Food養生,也開始對臉部肌膚有同等的要求,護膚食療的風潮開始蔓延。

  • 鳳梨酥也有沾醬?微熱山丘DIY食譜公開

    鳳梨酥也有沾醬?微熱山丘DIY食譜公開

    吃鳳梨酥還可以沾醬?

  • 【網路酸辣湯】彩色趴變煉獄誰該負責 八仙?呂忠吉?

    【網路酸辣湯】彩色趴變煉獄誰該負責 八仙?呂忠吉?

    請鎖定6月29日(週一) 晚間10點,中視【網路酸辣湯】

  • 塵爆粉末是臺旺製造!廠商:都有標警語

    塵爆粉末是臺旺製造!廠商:都有標警語

    八仙樂園塵爆的彩色粉末係雲林縣絲織工業區內的臺旺食品公司所產製,副總經理周慧芳出示包裝紙箱強調,對於產品使用注意事項內,都有加註避免在室內及有火源的地方使用的警語。

  • 中市清查遊樂園 未用彩色玉米粉

    新北市八仙樂園發生粉塵爆炸重大意外,造成數百人受傷,台中市政府觀光旅遊局防患未然,將加強全面稽查,目前全台中有麗寶樂園、東勢林場遊樂區2家合法登記的觀光遊樂業者,今年上半年已在4月份完成,下半年為因應暑假來臨,聯合檢查將在7月上旬展開。

  • 2歲娃貪玩 中指被玉米粉機絞斷

    2歲娃貪玩 中指被玉米粉機絞斷

    孩子媽才進屋整理衣服一會的工夫,孩子竟然把左手插進機器,中指斷了。19日上午,家住黑龍江綏化市慶安縣大羅鎮的2歲男孩琦琦(化名),趁家人不注意,將左手插入玉米粉碎機,造成中指、無名指與小指受傷。傷情最重的中指末節幾乎完全離斷,只連著一層皮。

  • 毛巾加入文創 虎尾玉米巾有味

    毛巾加入文創 虎尾玉米巾有味

     虎尾鎮公所結合「玉米」與「毛巾」2大地方產業,在毛巾製作過程中加入玉米粉,再把毛巾折成玉米造型,推出「玉米毛巾」小布偶,可愛模樣令人愛不釋手,將在5日「虎尾玉米節」正式登場。

  • 埔里米粉 在地味剩一家

    埔里米粉 在地味剩一家

     食藥署公布米粉標示新規定,外界為了米粉、炊粉、水粉、調和粉絲等名稱吵翻天,埔里曾經是國內米粉生產重地,但隨著生產機械化、調和粉絲成了主流,真正遵循日曬古法、在地生產的埔里米粉,僅剩埔里鎮西安路巷弄內的「埔里米粉行」。

  • 沒原則 消基會痛批:食藥署粉軟弱

    沒原則 消基會痛批:食藥署粉軟弱

     米粉標示新制上路短短半天,食藥署就臨時彈性放寬含米量未達100%的產品可冠「新竹米粉」,消基會痛批「業者不努力、政府被施壓,這是食藥署的軟弱」;藍委呂學樟表示新竹米粉絕對「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吳育昇也說,「名稱從寬、標示從嚴」。

  • 查米粉標示 竹市賣場稽查

     衛福部今天起嚴格管制食品標示,只有100%米製才能稱米粉,新竹市衛生局表示,7月1日以後出產的商品,要依新制標示。

  • 基改食品標示 將擴及菜市場

     衛福部今天預告,食品原料含3%以上基因改造物質,須標示「基因改造」字樣,適用於包裝和散裝食品及添加物,菜市場路邊攤豆漿、豆花都要標。

  • 新竹米粉百年品牌被迫改名

    新竹米粉百年品牌被迫改名

    17天後,想在市面上找到「新竹米粉」將越來越困難!根據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的規定,從7月1日起只有100%純米製造才能稱為「純米粉」,米含量超過50%以上者則標示為「調合米粉」,若含量低於50%的則連「米粉」兩個字都不能用。由於製造技術困難,且不容易烹煮,目前市面上純米製造的米粉產品已越來越少,因為「新竹米粉」不是純米製造,「新竹米粉」這4個字也將成為絕響。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