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珍珠鏈戰略的搜尋結果,共10筆
北京正大力發展與南亞國家的軍售關係,除了進一步供應先進反隱形雷達給巴基斯坦外,也出售護衛艦給巴基斯坦,孟加拉和斯里蘭卡。
就在美國總統川普提出「印太戰略」後不久,大陸外交部長王毅就在緬甸會見翁山蘇姬時為羅興亞危機出招,同時加碼提出「中緬經濟走廊」,強化中緬一帶一路連結。北京經濟外交雙管齊下,提升珍珠鏈戰略含金量,試圖破解印太戰略的封鎖和圍堵。
中國與印度崛起,隨著邊境爭議白熱化,兩國的角力已由暗鬥變為明爭。除了長達3,500公里的陸上邊界外,印度洋是雙方另一個角力場。
印度洋扼守中東石油通往亞洲和歐洲的黃金水道,中國為確保原油大動脈安全,從巴基斯坦、斯里蘭卡、孟加拉、緬甸、科克島等地建立海軍據點,被稱為「珍珠鏈戰略」。五角大廈前顧問卡普蘭指出,印度洋正成為世界戰略重心,誰控制了那裡誰就控制了歐亞,包括中國。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預定20日訪問巴基斯坦,參加瓜達爾港揭幕儀式。對大陸來說,瓜達爾港具有很高的戰略意義,美國曾指稱中方計畫建構「珍珠鏈戰略」,瓜達爾港就是重要一環。習近平的到訪,說明北京同時從經濟與戰略層面,加強地緣政治與外交政策。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預定20日訪問巴基斯坦,參加瓜達爾港揭幕儀式。對大陸來說,瓜達爾港具有很高的戰略意義,美國曾指稱中方計畫建構「珍珠鏈戰略」,瓜達爾港就是重要一環。習近平的到訪,說明北京同時從經濟與戰略層面,加強地緣政治與外交政策。
大陸要以4兆美元的外匯存底當武器,在「一帶一路」之外,要展開「珍珠鏈」戰略,建立海上包圍圈。所謂的「珍珠鏈」,是指大陸要在印度洋沿岸建立一系列的港口合作關係,合作國家包括孟加拉國(吉大港)、緬甸(石兌港和可可島)、斯里蘭卡(漢班托塔)、巴基斯坦(瓜達爾港)和坦尚尼亞(巴加莫約港)。此舉引來印度、美國及日本的對抗。
結束對馬爾地夫訪問,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16日抵達斯里蘭卡首都可倫坡,開始進行國是訪問。就中方高度重視南亞小國,日媒撰文警告稱,中國像是要「包圍印度一樣」,美日應該對中國的「珍珠鏈」戰略感到警惕。
珍珠鏈戰略(string of pearls),也被稱為「鄭和珍珠鏈」, 是指中國大陸在南亞、印度半島、非洲的戰略投資,地圖上看,酷似一串珍珠,而大陸透過港口、機場經營權或運營取得,或發展特別外交關係,從而使「藍水海軍」遠洋戰略成形。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日前訪坦尚尼亞,雙方簽署巴加莫約港綜合開發備忘錄,引起西方關注,認為是中國經營海外基地又一伏筆,進而形成「珍珠鏈」戰略,維護中國海外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