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珠海航展的搜尋結果,共182筆
大陸軍事年度盛事之一「長春航展」,將於26日至30日在空軍長春機場舉行。據解放軍透露,運油-20將同框殲-20、殲-16,演練加油編隊飛行。前空軍副司令張延廷25日在《新聞大白話》節目強調,這次航展出動了八一跟紅鷹飛行表演隊,還用了常到台海周邊活動的殲-10C,相當重視文宣。而近日中俄聯演不但規模變大,且頻率增加,以往都是套招,這次除打實彈,中共的殲擊機還從俄羅斯的機場起飛,演習力道有強化。
中國大陸在今年的珠海航展上,展示一架六代戰機的模型,引發各國軍事專家熱議。對此,媒體人謝寒冰表示,陸方六代戰機的圖流傳已久,只是未獲證實,但根據大陸現在的戰機研發速度,推出六代戰機一點都不奇怪。
沙烏地阿拉伯和埃及為了減少對美俄的依賴,正設法將武器供應多元化,據說正與北京談大型軍售案。
日前有意參選總統的某科技大老闆在座談會上提出用機器人迎戰共軍侵台的構想,被某些人士譏為科幻。然而從軍事專業觀點,機器人迎敵並非科幻,而是未來的戰爭型態。筆者去年即在媒體為文指出,共軍兵力規模為國軍的12倍,無論再如何徵兵都無法抗衡,唯有發展戰鬥機器人才是台灣國防的正解。很樂見有總統參選人正視這議題,因而進一步闡述。
中共海軍剛剛在微博上發布的2023年度招生宣傳片《逐夢海天》,以海軍航空隊為主軸,遼寧號、山東號,以及平直甲板的福建號航空母艦都悉數登場,而殲15主力戰機的出鏡秒數最長。然而在影片結束後還有「片尾彩蛋」,飛行員走向一架模糊輪廓的飛機,它的身分引起猜測。
解放軍首度正式展現先進反艦高超音速飛彈性能,而中方分析家說,在台海局勢高度緊張之際,這是在向美國發出警告。
日本防衛省2日發布通報稱,1架共軍「無偵-7」偵察型無人機連續兩天穿越宮古海峽,飛抵太平洋後原路返回,這是該型無人機首度出現在日本周邊,也是自衛隊首度觀察到其蹤影。同時,共軍航母「遼寧艦」等6艘軍艦現蹤宮古海峽,北上朝東海航行,或已結束超過兩周的長期訓練。
日本統合幕僚監部1月1日發佈通報稱,一架解放軍「無偵-7」無人機穿越宮古海峽,在日本及太平洋周邊海域飛行。隨後,這架無偵-7在宮古島南方空域旋回轉向,再次穿過宮古海峽,飛回中國大陸方向。日本航空自衛隊戰機緊急起飛應對。
日本防衛省統合幕僚監部1日晚間發布通報稱,一架共軍「無偵-7」無人機穿越宮古海峽,在日本及太平洋周邊海域飛行。隨後,該共軍無人機在宮古島南方空域旋回轉向,再次穿過宮古海峽,飛回中國方向。日本航空自衛隊戰機緊急起飛應對。
無人裝備是日前落幕的珠海航展看點之一,大陸軍事自媒體「樞密院十號」在參展的「老面孔」彩虹-5無人機上發現新平台,彩虹-5無人機未來可能成為大陸性能先進的「反潛殺手」。
在中國天宮太空站完成3艙完整構型後,關注中國太空探測發展的人士開始把下一個焦點放在長征9號超重型運載火箭的研製上。從日前珠海中國航展上展出的模型顯示,其總體構型已基本確定會大量採用火箭回收與圓柱體結構等新設計概念。長征9號預計於2030年實現首飛,其運載能力將直追美國SpaceX星艦的超重型火箭,足以將整個天宮太空站送進太空。
第14屆珠海中國航展上由於俄羅斯武器完全喪失光芒,所有對尖端武器的關注都落在無人機與首次在地面近距離展示的殲-20身上,加上運油-20空中加油機,就成為這次航展最受矚目的焦點。不料參加航展的印媒在參觀時正好看到一架殲-20啟動發動機,還從發動機後端冒出一股黑煙,頓時如獲至寶地以「中國巨龍生病了嗎?」為題,分析中國製造業工藝不佳是否影響共軍頂尖戰機的品質。不過,他訪問到的專家最後告訴他,啟動發動機時冒黑煙是輔助動力裝置(APU)作用的正常現象,這種裝置的目的是保護發動機,在全球的軍用民用發動機啟動時都能看到。
今年的珠海第14屆中國航展在疫情中展開,雖然參觀人潮受到影響,但是航展成交簽約金額仍創下新高。許多大陸軍事專家與自媒體們發覺,這次航展上對於一向極受矚目的俄羅斯武器的討論與注意力大幅下滑,不只報導數量大減,也極少聽聞成交簽約。許多評論者都指出,受俄軍在俄烏戰爭差勁表現的影響,俄羅斯的軍火賣不動了,中國的軍火卻因此受到更多的青睞。
中國軍方在13日閉幕的珠海航海中,展示了最新的兩款「紅旗」防空系統,而軍事分析家說,它們是為出口設計的低價陸版終端高空防禦飛彈(Terminal High Altitude Area Defense,簡稱THAAD或薩德)系統。
此次珠海航展還看出中國大陸試圖追趕美國F-22戰機技術的雄心,在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公司 (AECC)的展區,展示了兩台裝有推力向量控制噴嘴 (2D thrust vector control engines,2D TVC)的渦扇發動機縮尺寸模型。
第十四屆珠海國際航空展本月8日至13日在廣東珠海國際航展中心舉行,其實在珠海航展之前,北京已有中國國際航空展覽會(簡稱北京航展),但北京航展僅有室內展示,只能陳列航空模型與零組件,關注程度有限,因此到了1996年,大陸國務院決定在廣東珠海金灣國際機場,舉行「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既有室內展示,同時也有實體飛機與戶外飛行表演,可看度更高,自此之後,雙數年的珠海航展,風頭就比單數年的北京航展來得更盛。
大陸自製的5代戰機殲20,是珠海航展的當然主角,與2018年只是通過會場的驚鴻一瞥、2021年沒有觀眾的單調表演不同,這一次終於正式登上表演舞台,觀眾也能較為近距離觀察殲20起飛整備,調整前翼、襟翼與全動式尾翼,一切就緒後進入跑道,然後全速升空的過程。
今年珠海航展上,有一架六代機的模型,引起美國軍事分析師的注意,它長得非常像美國正在計畫中的「下世代空優機」(NGAD),而且解說板稱,該型飛機將2030年代完成設計。大陸非常擅長於「模仿成功經驗」,快速的追趕美國。
美國預定12月推出最先進的B-21「突襲者」(Raider)戰略轟炸機,就在各方高度關注,解放軍可能打算以推出轟-20隱形轟炸機回應之際,中國空軍副司令員賈志剛在8—13日舉行的珠海航展中誓言,空軍將如中共二十大報告所要求的,「打造強大戰略威懾力量體系,增加新域新質作戰力量比重,加快無人智慧作戰力量發展」。
世界知名五大專業國際航空航太展覽之一第14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太博覽會(廣東珠海航展)8日開幕。共軍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隊及殲-20四機密集編隊飛行、大陸國產大客機C919抵達、無人機潛艇殺手、轟-6K裝備神祕飛彈、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等都是首次亮相,平添這屆航展不少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