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現金部位的搜尋結果,共431

  • 解約高峰期已過!壽險公會駁斥流動性危機

     台灣壽險業恐有流動性壓力?壽險公會23日緊急發布四大理由,打臉這項預估,一是去年10月因美元利率、匯率雙漲,第四季美元保單解約金達新台幣2,052億元,但今年第一季估約1,230億元,已減少四成,解約已放緩,同時美元雙率再同時攀高空間有限,保單解約潮可望緩解,同時今年前二月保險收入3,260億元,已大於保險給付3,166億元,呈現資金淨流入94億元。

  • 觀點-金融流動性風險 關鍵在寬容與央行融通

     矽谷銀行(SVB)等遭接管、歐洲瑞士信貸大股東不再增資,歐美金融業風險升高,似乎是今年第一隻重量級的黑天鵝,但是否漫延成全球性金融風暴,金融專家們說就看各國政府是否從這次事件中體認到二個關鍵課題。 金

  • 匯損17億侵蝕獲利 宏碁去年Q4轉虧、全年EPS 1.67元

    受到通膨、升息致匯率大幅波動,宏碁(2353)去年第四季因業外匯損高達17億元,拖累單季營運盈轉虧,稅後淨損8.32億元,單季每股虧損0.27元,不過營益率仍守住正數、為1.7%,毛利率10.6%、亦站穩雙位數。

  • 富邦金控去年稅後淨利469.26億元 每股盈餘3.54元

    富邦金控(16)日舉行法說會,公布去年全年財務數字以及營運狀況。2022年全年富邦金控稅後淨利469.26億元,每股盈餘(EPS)3.54元持續領先金控同業,稅後淨利、每股盈餘雙雙為金控業之冠,連續14年穩居台灣金控業每股盈餘獲利王。截至2022年12月底富邦金控總資產逾10.5兆,淨值5,657億元,普通股每股淨值為37.90元,而在富邦金控子公司富邦人壽於今年1月1日金融資產重分類後,富邦金控淨值增加約700億元,換算普通股每股淨值增加約5.65元。資產報酬率(ROA)以及股東權益報酬率(ROE)分別為0.45%、6.19%。

  • SVB事件解讀 法人:金融市場冰山融化已經開始

    儘管SVB事件已因為美國聯邦存保公司(FDIC)出面表態會對存款戶「全額保障」而暫時降溫市場衝擊,但法人認為後續效應尚未劃上休止符,其中國內法人機構更用「冰山融化」,來形容SVB倒閉只是揭幕「金融市場冰山融化過程」的開始而已,原本龐大的超額儲蓄就如同冰山一正在去化,金融市場的流動性壓力也會因而增加。

  • 海運運價崩盤80% 中華信評:萬海航運靠現金部位撐著

    海運運價崩盤80% 中華信評:萬海航運靠現金部位撐著

    即時反映全球集裝箱市場運價的波羅的海指數(FBX)顯示,全球貨櫃航運即期費率自2022年9月高峰以來顯著下滑,亞洲至美國的40呎櫃即期航運費率崩潰逾80%,國內大型航運業者之信評機構中華信評預期,中華信評評估業者之一的萬海航運,以壓力情境來假設,綜合運價費率將從2022年的高點下跌約80%,將回跌至2019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前的水準。

  • 兩利多 新興美元債有潛力

    兩利多 新興美元債有潛力

     去年美元債市受鷹派升息衝擊跌幅創紀錄,各主要債券指數殖利率多來到高檔,不過隨通膨降溫,帶動資金開始回頭布局。投信法人表示,若通膨持續趨緩,將使央行態度轉向,投資等級債券可望有表現機會。

  • 新興美元主權債 買盤湧現

     美國升息腳步趨緩,市場資金開始湧入信用債券,根據統計,新興美元主權債在今年1月前半月新發行債銷售金額創下歷史紀錄的390億美元,顯示投資人對於高殖利率債券的需求。

  • 許家豪專欄-聯準會聲明露曙光 市場信心續回溫

     日前美國聯準會全體通過再度加息25個基點,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從4.25%至4.5%上調到4.5%至4.75%;隨著近兩次會議中加息幅度下降,全球市場正逐步擺脫利率政策干擾的雜音。

  • 打價格戰 Rivian再裁員6%

     電動車新創公司Rivian周三宣布啟動第二輪裁員計畫,本次打算再削減6%的人力,以保留現金因應特斯拉等大型競爭對手掀起的價格戰。

  • 現金流危機 保險局特准部分壽險升息留客

    保險局出手救現金流量告急的壽險公司。保險局局長施瓊華17日透露,的確有壽險公司出現保險給付金額大於保費收入的問題,主要是升息造成保單解約、客戶改買其他金融商品,施瓊華承諾,若壽險公司真的現金吃緊,可個案討論,用「拉高宣告利率」來留住保戶。

  • 投資趨勢-要不要抱股過年?

    投資趨勢-要不要抱股過年?

     2022年台股一口氣大跌22.4%,市值蒸發12兆元、平均每位股民大賠100萬元。隨著金兔年將至,台股將在1月17日封關,並於1月30日開紅盤,面對漫長的年假,投資人究竟該不該抱股過年?

  • 2023投資法 法人:加債、養股

     2022年股債基金除少部分外,幾乎全軍覆沒,對於未來投資展望,資產管理公司雖然認為債券基金比較穩健,股票基金也沒有那麼悲觀,建議2023年投資策略可採取「加債、養股」。

  • 柏克夏今年前景繼續看俏

    巴隆金融周刊(Barron's)報導,巴菲特執掌的柏克夏海瑟威公司,去年不論在企業獲利或股價方面都表現不俗。展望今年,受惠於保險收入上升、龐大現金部位帶來的利息收入與對雪佛龍及西方石油的持股,都讓前景繼續看俏。

  • 2023投資策略 法人建議「加債、養股」

    2022年股債基金除了少數部分基金外,幾乎全軍覆沒,對於未來投資展望,資產管理公司雖然認為債券基金比較穩健,但是對於股票基金也沒有那麼悲觀,因此,2023年投資策略為「加債、養股」。

  • 《基金》渣打銀攜大華銀投信 推美元保本基金

    為提供投資人安全的避風港,擔任市場唯一公募保本型基金保管銀行的渣打銀行順勢上架「大華銀六年期美元保本基金」,採用美國公債作為保本基底,再搭配道瓊工業指數選擇權,以透明簡單的架構,將過去專屬專業投資人的投資商品轉換成公募型的保護型保本基金,並提供100%本金保本。

  • 存貨風險 銀行提3觀測指標

    存貨風險 銀行提3觀測指標

     巨大事件之後,市場開始對於各類型產業的庫存量擔憂,包括電子五哥,甚至連護國神山台積電都被點名,對此金融圈高層指出,觀察存貨不能只看存貨數量多寡,重點必須要看存貨周轉率、帳上備援現金部位是否足夠,而且還得檢視銷售的對象是否有穩定的現金流可如期付款,這才是銀行放款審查前必備檢視的三大重點。

  • 年輕世代 多半不明瞭退休金流

    年輕世代 多半不明瞭退休金流

     高通膨、高物價的環境下,年紀較大、依靠固定退休金生活的人,會受到最大的影響。但由於不確定通膨會到何時才會停止,多數退休族群會以「縮衣節食」作為因應。對於即將退休的民眾則可能因此增加儲蓄的現金部位。

  • 美股大震盪 散戶緊握、法人拋售

     美股今年歷經2008年以來最動盪的一年,在投資機構對前景釋出悲觀預期之際,散戶們卻反其道而行、加碼投注股市。受到散戶青睞的美股共同基金與ETF在今年吸引逾1,000億美元的淨流入,創EPFR從2000年追蹤此數據以來最高紀錄之一。

  • 壽險業 2023還有三道難關

     壽險業今年遭遇股債匯市大風大浪,明年預期依舊波濤洶湧,壽險公司目前保留相對高的現金部位,因應不時之需;第二是努力降低外匯避險成本,避免侵蝕獲利;第三是股債市布局各憑本事,各家看法不同,前六大壽險公司都已確定金融資產重分類,明年可實現債券部位並不多,獲利主要靠股票。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