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琉璃博物館的搜尋結果,共41筆
澎湃新聞18日報導,今天是國際博物館日,上海市「5·18國際博物館日」主會場活動在上海玻璃博物館舉辦。今年主題為:「博物館賦能美好生活」,主要強調博物館與民眾、與城市的互動共生。上海全力打造「博物館之都」,全年舉辦臨時展覽400多場,已備案博物館達162座,約每15萬人擁有一座博物館。看大展、觀文博,已成市民剛性需求。
手技純熟的將彩色玻璃棒放置火焰上燒製,眼神專注、不斷翻轉,珠子成形後隨即添上圖案,約莫5分鐘一顆晶瑩剔透的琉璃珠便完成;三地門鄉公所將這排灣三寶之一的藝品,集結匠師收藏成展,盼將穿梭古今的寶藏做為媒介,帶領遊客一探豐厚原民文化。
手技純熟的將彩色玻璃棒放置火焰上燒製,眼神專注、不斷翻轉,珠子成形後隨即添上圖案,約莫5分鐘一顆晶瑩剔透的琉璃珠便完成;三地門鄉公所將這排灣三寶之一的藝品,集結匠師收藏成展,盼將穿梭古今的寶藏做為媒介,帶領遊客一探豐厚原民文化。
10月11日,參加「相約母親河 · 共話齊魯情——臺港澳媒體山東行」聯合采風活動的魯臺港澳媒體記者,走進淄博市淄川區感受中華傳統文化與現代工業的完美融合。
張毅和楊惠姍當年退出影壇後,1987年創立琉璃工房,雖然當時不被大家看好,但經過多年努力耕耘,如今琉璃作品享譽國際。張毅為了傳遞「有益人心」的概念,堅持在每件作品附上他親筆寫下的說明文卡,甚至在病床上提起腫脹的手,一筆一畫寫下,希望能透過他的文字,對社會起作用。
張毅與楊惠姍兩人不渝的愛情相伴三十多年,是事業夥伴也是生活搭檔更是靈魂伴侶。
金馬導演、「琉璃工房」創辦人張毅上月1日病逝,享壽69歲,其「至善前行」作品展在台北松菸琉璃工房博物館登場,由遺孀楊惠姍擔任策展人,20日下午舉行開幕記者會。與夫妻倆擁有逾20年交情的歌手黃小琥和台北市長柯文哲皆到場致意,並感謝張毅一生為文化產業的貢獻與堅持。
金馬導演、「琉璃工房」創辦人張毅上月1日病逝,享壽69歲,他「至善前行」作品展在台北松菸琉璃工房博物館登場,由遺孀楊惠姍親自擔任策展人,20日下午舉行開幕記者會,與夫妻倆擁有超過20年交情的歌手黃小琥與台北市長柯文哲皆到場致意,並感謝張毅為文化產業的貢獻與堅持。
張毅在各界擁有好人緣,20日舉行的「永遠沒有來不及的愛」追思會上,包括台北電影節主席李屏賓、藝人庾澄慶、歐陽菲菲等人都送上花籃,導演李行、侯孝賢、朱延平、王童,以及藝人張小燕、陶喆、亞太影帝石雋、金馬影帝陳以文、李興文和前台中市長胡志強夫婦都親自出席。
金馬導演、「琉璃工房」創辦人張毅本月1日病逝,享壽69歲,家屬20日上午10點在佛光山台北道場舉辦「永遠沒有來不及的愛」追思紀念會,遺孀楊惠姍昨公開給張毅的家書《燈開著》,女兒張源則哽咽緬懷父親。現場並首度曝光張毅生前最後影像,面對自我在藝術文化的成就,他謙虛說:「這一路下來我自己很慚愧,但我們會全力去做。」逝世前2個月仍心繫文化傳承。
「琉璃工房」創辦人、金馬獎最佳導演張毅本月1日病逝,享壽69歲。20日上午10點在佛光山台北道場舉辦《永遠沒有來不及的愛》追思紀念會,並首度曝光張毅生前最後影像,在逝世前2個月仍憂心文化傳承,特別抱病錄影,謙虛說道:「這一路下來我自己很慚愧,但我們會全力去做」。遺孀楊惠姍則在追思會上,公開她寫給張毅的家書《燈開著》,用字真切動人,展現不捨心情;女兒張源則在台哽咽致詞,緬懷父親。最後家屬站在台前,上百名親友則依序獻花,雙手合十向楊惠姍和張源等家屬致意,送上安慰的擁抱,一同送別張毅最後一程。
金馬獎導演張毅創辦的「琉璃工房」,深耕大陸市場20餘年,更是政界人士出訪的最佳伴手禮之一。前國民黨主席連戰、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多次訪陸,伴手禮中不乏琉璃工房的作品;蔡英文總統出訪巴拿馬時,琉璃工房就是伴手禮之一,就連前美國總統歐巴馬也收過琉璃工房的作品。
琉璃工房於官方臉書專頁公佈,其創辦人張毅已於11月1日清晨,在妻子楊惠姍、女兒張源及家人陪伴下安詳辭世,享壽69歲,同時琉璃工房也於貼文中表示,楊惠姍感謝這幾日來自全球各地朋友關心集氣與助念,後續相關事宜安排處理中。
琉璃工房創辦人,知名導演張毅傳出日前因心臟手術後輸血感染,目前情況危急,據悉楊惠姍因心緒哀痛幾乎與外界斷絕聯絡,知情人士,楊惠珊的二嫂表示「狀況非常不好」,並指出:「感謝關心。張毅因免疫系統舊疾住院治療中。現階段我們希望外界不要打擾張先生及其家屬,有消息會即時向大家報告。感謝。」
518國際博物館日即將到來,琉璃工房創辦人張毅、楊惠姍在上海創建的上海琉璃藝術博物館最近獲認定為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館方特別呈獻融合國際與東方藝術多元之美的《Why Glass?用LIULI探索生命與情感》國際玻璃藝術展,萃集全球十五位代表性玻璃藝術家共49件作品,從19世紀的世界玻璃藝術第一人埃米爾.加萊,法國近代脫蠟鑄造技法繼承者阿馬爾里克.瓦爾特與復興者弗朗索瓦.德孔西蒙,法國當代國寶級玻璃藝術大師安東尼.勒彼里耶,當代玻璃藝術里程碑的美國工作室玻璃運動,一直到亞洲現代玻璃藝術。跨越百年,探索時空,講述一部世界玻璃藝術史。本次展覽希冀搭建起東西方文化藝術交流的橋樑紐帶,探索跨文化交流與對話,促進多元文明交流互鑒。
被視為藝術工藝的琉璃,逐漸走進禮物市場,琉璃工房營業副理陳玉娟表示,繼推出生活琉璃後,最近再推出禮物節系列,頗受市場青睞,「平安娃娃」與「如意娃娃」是最受歡迎的彌月禮;「福祿轉如意」則是過年最受青睞的禮品,禮品也吹起藝術風。
24年前就曾因舉辦《國際現代玻璃藝術大展》,而與英國窯鑄玻璃藝術先驅柯林.雷德的作品結緣,今年琉璃工房邀請這位英國當今玻璃藝術界的領軍者,以及奉「英國玻璃運動之父」基斯.卡明斯為導師的7位第三代藝術家來台,琉璃工房創辦人張毅指出,由英國玻璃藝術結合產、學的創作環境,適足以作為台灣的借鏡。
喜愛琉璃藝術的民眾可要睜大眼睛了。琉璃工房博物館.咖啡 LIULI Museum.Cafe邀請九位英國「不列顛國家級」當代玻璃藝術大師前來,展現「窯鑄玻璃」的極致作品。
距今2500年前的東周時代,思想百家爭鳴、列國政治合縱連橫,東周時代的各式器物,也透過墓葬得以流傳千年,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歷史文物陳列館與國立歷史博物館合作,結合雙方東周時代的館藏,共同舉辦「東周實相─河南出土東周文物展」,並於5月15日盛大開幕,讓大眾一窺東周時代的真實面貌。
為尋求發展,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已入駐阿里巴巴旗下的天貓購物平台,並首發50多件新品。據將大都會博物館引入天貓平台的品源文華市場總監江蕾介紹,首家線上店鋪將上架「拉斐爾前派」藝術家羅塞蒂名畫「莉莉絲夫人」絲巾,以及Tiffany工作室出品的琉璃首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