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環太平洋地震帶的搜尋結果,共79筆
核二、三廠延役涉及核廢處理,中央地方互踢皮球,但現在延宕許久的高階放射性核廢料(簡稱高放)最終處置場址終於有初步進展。台電已敲定,2028年完成母岩地質分析,選出1到2個候選場址,報請中央核准開始與社會溝通。適合地點以花岡岩地質為主,包括台灣東部、離島金門、馬祖等都是潛在可行場址。
印尼西爪哇省(West Java)席安約鎮(Cianjur)周一發生規模5.6地震,據路透報導,地震至少已造成60人死亡,數以百計的人受傷。據當地媒體消息指出,地震震央席安約距首都雅加達約75公里,震源深度10公里,沒有海嘯風險。但災區陡峭的地形給救援工作帶來困難,重型機械難以抵達營救地點。
綜合路透社、《印度斯坦時報》(Hindustan Times)及新德里電視台等外媒報導,今天下午印尼發生強度5.6地震,首都雅加達(Jakarta)明顯感受搖晃好幾秒鐘。當地官員蘇赫曼(Herman Suherman)公布最新傷亡人數,截至台灣時間22日凌晨零時,死亡人數攀升至162、至少700人受傷,估計逾千棟民宅倒塌;印尼氣象氣候暨地球物理局(BMKG)表示,地震發生後2小時共偵測到25次餘震,山區恐引發土石流危險,呼籲各地民眾先暫時待在室外。
台灣位於地震頻繁的環太平洋地震帶,為保障市民生命財產安全,新竹市政府自2017年起攜手中央,推動「都市危險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成果豐碩。陳章賢代理市長表示,截至2022年9月19日,竹市已累積受理90餘件申請案、核定89件,部分案件已順利完工,陸續申領使用執照,其中,位於新竹市東前、東門街口,2018年核定之「非六都首件」危險老舊建築物重建計畫案,是新竹市危老建築重建案首件10層樓以上竣工案例。
全台地震險投保蝸速成長,根據住宅地震保險基金統計,截至8月底止,投保率只有37.32%,而且9成以上都來自房貸戶。至於這次地震受損較嚴重的花東地區,投保率都低於全台各縣市平均值,其中花蓮住宅投保率30.1%,台東為21.67%。
台灣位處環太平洋地震帶,頻繁的有感地震已成為國人生活的一部分;1999年921集集大地震為台灣百年來最嚴重之地震災害,造成龐大之經濟損失,政府遂積極規劃及推動住宅地震保險制度,並自2002年4月1日起實施,期使民眾能獲得基本之地震險保障,在不幸遭受震損時,可迅速獲得基本經濟支援以重建家園,不過截至111年6月底住宅地震基本保險投保率約37.35%,顯示民眾的風險意識仍有待加強。
國發會日前甫正式公布的「2050淨零排放路徑」,除了擬定光電、風力等主流再生能源的短中期設置目標之外,更將深層地熱視為具本土化優勢前瞻能源。但與此同時,原本預期2050年的地熱開發目標,卻從200MW下修到20MW,各方探究其原因,不外乎從探勘技術、法令規章等面向切入,惟鮮少論及地熱籌資困境。多數金融業者鑒於地熱風險偏高而不願參與,對此,建議由專業培訓著手,先讓金融從業人員熟悉地熱運作模式及必要資訊,再求逐步提高投融資意願。
鑑於近期地震、火災事件頻傳,住宅地震保險基金提醒民眾,平時除做好防災準備、制定逃生計畫、配合實地演練外,更應仔細檢視自身居家風險保障是否足夠。
截至2月底止,台灣住宅地震基本保險投保率約37.02%,顯示民眾對於自身住宅財產已頗具風險意識,惟仍有許多屋主尚未投保。台灣位處環太平洋地震帶,地震發生頻繁,為使民眾迅速獲得基本的地震險保障,住宅地震保險基金表示,民眾可投保住宅地震基本保險,以減輕地震災情造成之財物損失。
台灣位處環太平洋地震帶,地震發生頻繁,為使民眾迅速獲得基本的地震險保障,住宅地震保險基金表示,民眾可投保住宅地震基本保險,以減輕地震災情造成之財物損失,全台住宅地震險投保率37.02%。
台灣位於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的聚合帶,亦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火環之上,依據統計,全世界超過70%的地震發生在此一區域,因此台灣具有較高的地震災害風險。
台灣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具備開發地熱做為發電利用的先天優勢條件,其中地熱天然資源多分布在東部,除外國開發公司看上花蓮溫泉區資源,在地業者也想開發地熱,卻無法規可依循,導致過內地熱發展緩慢,鑑此,行政院東部聯合服務中心邀請產官學三方舉行推動會議,盼能早日達到商業化規模。
臺灣產物保險積極配合主管機關推動金融業協助建構完善的社會安全網政策,推廣住宅地震保險商品,以提高國人居住保障,於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主辦兩年一次的「臺灣保險卓越獎」評選中,連續四屆獲頒「住宅地震保險推展卓越獎」,更於2019以及2021年蟬聯金質獎榮耀,頒獎典禮由個人保險理賠部副總經理鄭全誠代表出席授獎。
日前花蓮地區發生多次地震,芮氏規模最大5.2,最大震度為5。據氣象局統計,今年地震次數相較去年更為頻繁,住宅地震保險基金呼籲民眾不可輕忽地震所可能帶來的災損。
4月18日晚間22時11分及14分,花蓮縣壽豐鄉附近發生芮氏規模5.8及6.2,最大震度分別為5強及6弱之全臺有感地震。住宅地震保險基金表示,全台投保率只有36.29%,其實住宅基本地震險保費,每日只需3.7元,即可獲得基本的地震險保障。
2020年12月10日晚間9點19分,鄰近宜蘭且位於台灣東部海域,發生芮氏規模6.7,多達11個縣市最大震度達到4級。當天除造成部分縣市有鷹架倒塌、電梯受困、電纜線斷落、住戶停電、磚塊掉落地面等狀況發生,也造成捷運採取緩慢行駛、部分列車延誤。從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2020年的資料顯示,10日的地震是2020年規模最大的地震。
台灣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高雄市府工務局為因應未來地震災害、強化地震時應變能量,開發「地震災害決策輔助系統」。該系統可在地震發生後第一時間提供各項防救災能量及重要設施資訊,給市府救災指揮官作為決策參考,提升市府整體救災效能。
台灣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高雄市府工務局為強化地震發生後應變復原,特於2020年8月26日舉辦危險建築物評估演練組訓工作,共計有土木、建築、結構、大地技師等四大公會建築師及技師擔任評估人員。模擬地震發生後,發佈簡訊動員評估人員參與救災工作。
不同的國家或城市都擁有屬於自己的自然環境與生活方式,而台灣雖然被稱作寶島,也擁有豐富的美食以及文化特色,吸引不少外國旅客前來,不過卻仍避免不了因地理位置帶來的像是地震、颱風等自然災害。最近,有網友就很想知道,究竟台灣有沒有哪個縣市是最少受到天災影響、氣候宜人且最適合人居住的地方呢?
中秋佳節將屆,北市消防局7日分別在大同區建成公園、內湖區樂活公園,舉辦社區防災園遊會,與民眾提前歡度中秋之餘,也傳授民眾正確防火、防災知識及臨災應變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