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環太平洋軍演的搜尋結果,共116筆
兩年一度的環太平洋(Rimpac)軍事演習,台灣雖多次表態參與意願,但仍被排除在外。而《敏迪選讀》主持人敏迪不久前代表台灣參加美國務院舉辦的外媒參訪,更和印太司令部直接交流,曾當面詢問相關人士有關台海議題;敏迪返台後於上月31日受訪時坦言「在環太平洋軍演這一塊,我這次得到的答案有點令人心酸」。至於台海若發生衝突,美國到底會怎樣幫助台灣,也獲得了「答案」。
美國國會近期將審議2024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案,有眾議院議員提案邀台灣參與環太軍演。國民黨立委江啟臣表示,類似的提案內容過去都提過,過去也都有通過,關鍵還是在議員提案後,行政部門是不是能夠落實?
中國大陸在8日派出37架次各型軍機侵入台灣防空識別區,並從巴士海峽到東部海域,而日本也在7日和8日公布,一共有17架次共機從宮古海峽進入太平洋,共軍「鉗形戰術」南北包夾台灣引發熱議。國際戰略專家賴岳謙15日在《頭條開講》節目指出,其實共機主要是對美國、日本等3個航母戰鬥群,舉行空對海聯合軍演。因為美、加、澳、日來做太平洋軍演,共軍也利用對方來練自己的機和艦,這樣賺不少錢,因為很省錢。
美國國會在15日通過《國防授權法》並送請拜登總統簽署後,預計從明年秋季起每年派遣多達10名官員前往台灣從事研究與學習。日媒指出,這項派遣美國官員流輪駐台2年的計劃實屬罕見,有助於美國官員熟悉台灣政策發展及決策過程,以利於美台之間的合作及協調。
美國眾議院美東時間8日以高票數通過「2023財年國防授權法案」折衷版本,內容當中的國防預算達到創歷史紀錄的8,580億美元,並且包括五年對台灣無償軍援「100億美元」,另外,提供台灣「20億美元」軍事直接貸款。
韓國軍方日前公布消息指出,8月1日至14日,韓國海軍將與美國、日本、澳洲和加拿大,在美國夏威夷附近海域實施探測、追蹤北韓彈道飛彈的聯合演習,名稱為「太平洋之龍」(Pacific Dragon)。在聯合演習的頭一天,韓國國防部長李鐘燮1日在國會表示,認為有必要恢復《韓日軍事情報保護協定》(GSOMIA,以下簡稱《軍情協定》),稱此舉有利於維護國家利益。
張家棟是復旦大學南亞研究中心主任、美國研究中心教授。主要研究反恐怖主義、非傳統安全問題、出口管制和中美關係。
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教授張家棟29日在大陸《環球時報》撰文指出,美軍印太司令部主辦第24屆「印太防長年會」(CHODs)25-27日在澳洲雪梨召開。中國接到邀請,未派員出席,但無疑是這次會議的隱形主角。會前美軍參聯會主席密利上將就說,此會重點聚焦「中國崛起背景下的整個局勢以及維護自由開放的太平洋地區,同時確保印太地區和平與穩定」,針對性非常明顯。美國認為,中國軍機軍艦攔截印太美國及其盟友機艦次數大幅攀升。這些「不安全」「非專業化」的操作,在「系統性地考驗我們的集體決心」。但是,印太防長會議搞不成軍事排華布局。
東森主播陳瑩國際採訪經驗豐,她曾經報導過馬習會、南北韓元首高峰會(金文會)、即時口譯播報美國總統大選,不久前還在夏威夷軍港參加「環太平洋軍演」,不但帶回多則獨家報導、贏得美軍數艘艦艇指揮官專訪機會,更在國際媒體記者會上獲得美軍太平洋艦隊司令Sam Paparo欽點提問。
26國參與2020年環太平洋軍演(RIMPAC 2022),在7月12日等來重頭戲,那就是被稱為「沉沒演習」(SINKEX)的靶艦打擊任務,各國海軍的各種反艦武器,盡量招乎到退役的靶艦上。今年演習擔任靶艦的是前美國海軍派里級巡防艦(Oliver Hazard Perry class frigate)的羅德尼•M•戴維斯號 (USS Rodney M. Davis,FFG 60),在一連串的飛彈攻擊下,戴維斯號沉沒在夏威夷艾島以北50浬(92公里)處,沒進15,000 英尺(4500公尺)深的海底。
2022環太平洋軍演(RIMPAC)正在進行中,儘管美國國會去年通過的《2022會計年度國防授權法案》建議邀請台灣參加,但是五角大廈依舊沒發出邀請。美國聯邦眾議院院會於美東時間14日表決通過《2023會計年度國防授權法案》,重申邀請台灣參與2024年的環太軍演。我外交部表示,將持續密切關注本法案後續審議情形,並與美國行政部門及相關國會議員保持密切聯繫,以持續深化台美安全合作關係。
美國太平洋艦隊(US Pacific Fleet)司令帕帕羅(Sam Paparo)說,規模龐大的2022年環太平洋軍演(Rim of the Pacific 2022)目的不在對抗或威脅中方,但重心確實在於針對未來幾年可能爆發的衝突,磨練最主要的技能和技術。
今年5月,美國總統拜登訪問日本,並與日相岸田文雄舉行高峰會談。在會談後的記者會上,當被媒體問到如果中國武力進犯台灣,美國是否會願意採取軍事行動時,拜登當下表示,若台灣遭受中國大陸的攻擊,將願意使用武力保衛台灣。此言一出,立即引來各界關注美國的台海政策,是否已從以往的「戰略模糊」走向「戰略清晰」的討論。儘管拜登發言不久後,白宮官員隨即表示美國的台海政策並沒有改變,除了基於《台灣關係法》的承諾外,美國仍將奉行「一個中國政策」。
由美國主導的「環太平洋軍演」正在進行中,儘管我政府多次表達爭取參與的立場,但是國軍本年度依舊未受邀。美國聯邦參議員史考特(Rick Scott)昨(8日)在台北賓館午宴前表示,台灣為捍衛自身民主自由,需要參與類似環太軍演的更多相關行動,以免共產中國「犯錯」。
中美對峙氣氛升高,台灣問題成為焦點。在美國聯邦參議員史考特(Rick Scott)8日率團訪台,以及以美國為主的環太平洋軍事演習期間,中共解放軍也在台灣周邊海空域進行多軍種聯合戰備警巡和實戰演練,大陸戰機8日並飛越海峽中線。兩強互相「秀肌肉」引發關注。
規模空前的28屆環太平洋聯合軍事演習於美西時間29日正式在夏威夷與南加州海域展開,參與這次大規模演練的包括來自26個國家的2.5萬名官兵與大量的軍事裝備,目地是在向中國傳遞訊息,將阻止其在西太平洋的擴張。雖然環太平洋軍演曾邀請中國參加,但隨著情勢轉變,美國已經將這項演練視為對中國威懾與大國衝突的重要訓練平台。
2年一次的環太平洋軍事演習(Rimpac)將於6月29日登場一直持續到8月,本屆共有26國參與 ,台灣雖多次表態參與意願,但仍被排除在外。分析人士認為,美國主導的環太平洋軍演意在聯合盟友軍事威嚇中國,若邀台灣加入,挑釁中國的意味太濃,會加劇美中緊張情勢,同時讓部分盟國為難,也可能激化中俄在東亞、太平洋或第一島鏈周邊實施聯合軍演反制。
兩年一度的「環太平洋(RIMPAC)」軍演,2020年6月29日至8月4日在夏威夷和美國西部聖地牙哥海域舉行,屆時據聞將約有26個環太平洋國家參與,然原在美國《國防授權法案》下獲邀的台灣,未獲參演。隨即俄羅斯太平洋艦隊發布,6月3日至10日,共約有40多艘艦船、20架軍機與直升機參與在太平洋海域啟動演習,顯然是向主辦「環太平洋」演習的美國嗆聲。
根據美國國防新聞週刊 (Defense News)報導,日本計畫將其在2021年改裝的「多用途運用護衛艦」出雲號(JS Izumo)派往印太平洋地區進行年度部署,在未來四個月期間進行培訓並加強地區與夥伴聯繫。
美軍宣布6月底至8月初舉行環太平洋(RIMPAC)軍演後,俄軍3日宣布,即日起至10日舉行太平洋軍演,但美軍隨即也於3日宣布,已在印太地區部署兩個航母打擊群,正在台灣東方的太平洋海域展開軍事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