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生物反應器的搜尋結果,共17筆
「亞洲生技大會」將於7月26至30日登場,CDMO(委託開發暨製造服務)股再掀熱潮,受惠股王保瑞(6472)成為多頭點火指標,大江(8436)、台康生(6589)、台耀(4746)、中裕(4147)等參展股在議題加持下,股價蠢蠢欲動,有機會吸睛又吸金。
默克近日宣布收購位美國Erbi Biosystems,此公司以開發名為BreezTM的2毫升微型生物反應器平台技術聞名。這項交易將強化默克在治療性蛋白質藥物的上游產品組合,提供從2毫升到2,000公升可擴展不同工作體積的細胞灌流生物反應器,以及快速的實驗室規模製程開發。此外,更可以提供未來在細胞治療等新型治療領域的發展機會。
科創板上市滿一年的人用狂犬病疫苗業者成大生物,10月28日遭遇1.34億股限售股解禁,當日股價跌停。10月31日,該公司股價續跌,終場收跌8.51%至人民幣(下同)31.06元,不僅創下歷史新低價,與發行價相比更銳減逾71%,被市場視為A股有史以來最慘疫苗股。
保瑞藥業10日宣布,攜手台新健康基金、泰福生技創辦人趙宇天共同投資的保瑞生技正式成軍。保瑞生技也斥資5,000萬美元(約新台幣15億元)取得伊甸生醫(喜康生技前身)CDMO業務在台資產,集團營運領域因此由小分子延伸至大分子生物藥。
永昕(4726)受惠大陸藥明生物遭美國列為未經核實清單,無法順利取得部分生產設備,在生產排程受影響下,預期可望出現轉單效益,帶動業績成長,激勵21日股價幾乎以跳空漲停開出後,漲停一路鎖死到終場,大漲4.25元,以47.2元創下八個月來新高,成交量3,606張,並有12,338張買單高掛,由於攻擊量能出現,後市應有可期。
美股周二集體走高;美國10年期國債殖利率上升到1.97%,投資人也在等待周四的通膨數據。亞洲主要股市周三普遍收高。
搶攻CDMO(委託開發暨製造服務)熱潮,永昕生醫(4726)斥資21億元興建的GMP二廠14日落成,該廠將建置1.2萬升生物反應器與針劑充填線,目前已有大客戶包下部分產線,預計2023年開始貢獻,並力拚2025年產值達50億元規模。
晟德(4123)受惠處分轉投資事業股權、逾百億現金回流,董事長林榮錦2日在法說會中表示,瞄準創新生物藥、細胞與基因治療(CGT)及核酸藥物(RNA)等新一代創新療法,力拚2025年打造七~八個市值可達300億的生技獨角獸企業。
晟德(4123)在法說會上時,董事長林榮錦說,隨著投資成果不斷兌現,單單今年已累計流入破百億現金,未來持續追求高度成長的同時,致力在創新、穩健及高流通性間取得平衡,鞏固永續金流並維持每年至少20億的現金收益,也期待在2025年打造7~8個市值可達300億的生技獨角獸企業。
受惠中研院、AZ藥廠加持,去年獲「國際生醫智能加速器計畫」青睞的新創團隊,在資金、營運面大獲捷報!其中,醫守開發的智慧型藥物安全系統拿到柏克萊大學加速器資金挹金,今年該公司將辦理200萬美元募資,已吸引台、美創投入股,且該公司產品也正式進軍美國醫療院所。另外以微流體晶片設計混合技術獨創生物製劑廠設備的生德奈也獲國發基金支持,入股約一成股權。
台康生技(6589)因生物藥技術及服務成果卓越,再次在國際競賽中獲得大獎!4日宣布,在新加坡獲頒台灣最佳生物製程技術最高獎項殊榮(Grand Winner of Best Bioprocess Excellence in Taiwan)。
台康生技(6589)11月23日將以每股55元登錄興櫃。台康前3季營收1.82億元,已超過去年全年度水準,主要是來自CDMO收入;而研發中乳癌用藥Herceptin的生物相似藥EG12014,目前正在進行歐盟一期臨床試驗,並已進入全球三期臨床試驗規劃階段中。
中華大學日前在2016瑞士日內瓦國際發明展,以「藻球容器」及「臂戴式電子加壓點滴袋」,廣受評審們青睞,分別拿下金牌及銅牌,更獲德國、荷蘭等國際廠商及研究單位,洽談進一步合作機會,是繼俄羅斯發明展後,再度展現師生的創新創意能力。
F-喜康(開曼)股份有限公司(6540-TW)和GE醫療集團(NYSE:GE)旗下GE醫療生命科學部25日宣佈,喜康位於武漢光谷生物城的JHL-1生物製藥廠完工落成。
永昕生物醫藥(4726)「2000公升生物藥製造廠」29日於竹南廠舉行啟用儀式,這是台灣第一座完工的2000公升哺乳類細胞生物反應器生物藥廠,搶先啟動台灣蛋白質製藥產業的火車頭。
基亞疫苗總經理李宗洲指出,基亞疫苗是運用先進技術,以細胞培養方式及使用的專利生物反應器來開發高產能製程與快速製造高品質的疫苗,大幅提升產製能力。
地球暖化,中國大陸華南及北美中部紛紛傳出乾旱,台灣前陣子也鬧水荒,如何節水及水再生處理、回收利再用成了全民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