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產業投資的搜尋結果,共920筆
中南部水情告急,旱災中央應變中心預定22日中午召開水情會議,檢討各地水情及節水措施,不排除調整部分地區的水情燈號。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20日證實,新竹以南的水情燈號由藍(水情正常)轉綠(水情稍緊),主要是為了提早預警和部署,希望用各種方式度過此次旱災。
韓國銀行(韓國中央銀行)調查局中國經濟組19日發佈的一份報告指出,民間消費和基建、製造業投資將帶動中國大陸經濟今年實現復甦。
台灣的旅館市場因為疫情影響而加速洗牌,從觀光局的統計數字來看,重災區的台北市去年觀光旅館客房數較2020年疫情爆發前銳減了14.27%。其中老字號的國賓、華國、康華、西華、慶泰、六福客棧紛紛吹起熄燈號,有的暫別舞台,有的則走入歷史。但迎接後疫情時代的來臨,另有新業者投入市場,如JR東日本大飯店、和苑三井花園飯店、格拉斯麗飯店、寒居酒店、相鐵Grand Fresa台北西門、Solaria西鐵飯店等,為台北的旅宿市場開啟新戰局。
近年中美科技對抗下,特別是積體電路、新興戰略型產業方面,中國大陸屢屢受制於美國,如何增強本身科研製造實力、打造本土產業供應鏈,成為當局的當務之急。大陸國資委16日表示,要以更大力度布局前瞻性戰略性新興產業,針對積體電路、工具機等領域加速補短板。
貝萊德全球主題式和產業投資主管與天然資源團隊負責人韓艾飛(Evy Hambro)16日來台表示,儘管未來能源礦產價格仍會持續波動,然而目前是他入行(1994)以來看到能源礦業產業最值得期待的投資機會。
近期美公債殖利率走揚,美股向上遭逢阻力,先前表現亮眼的基礎建設產業也面臨賣壓。法人表示,基礎建設產業去年第四季漲勢領先,以致近兩個月資金調節壓力大,但短線修正滿足點或已浮現,輔以獲利前景向好的基本面,預料市場籌碼沉澱後,有望再啟年初反彈攻勢。
在大陸經濟解封,及市場期待大陸經濟會議有望祭出提振經濟政策的帶動下,儘管短線上或受部分雜音干擾,但大體上還是呈現類股輪動、支撐盤勢向上的格局。根據理柏資訊,近一月環球股票中表現最佳者清一色為主題式基金,包括綠能、永續與AI人工智慧等主題。
桃市府因應產業投資需求,規畫28公頃大園內海產業園區,地方組自救會抗議,強調開發區為良田,附近已有許多工業區,批市府「重工輕農」,應發展精緻或創新農業。市長張善政承諾會舉行多場公聽會,將持續記錄民眾意見,將來若要開發一定會尊重居民反映,平衡產業與環境發展。
桃園航空城經歷多次抗爭,現步入實質開發階段,市府因應產業投資需求、配合2050淨零碳排,規畫開發28公頃大園內海產業園區,招商風電與綠能產業鏈,今舉辦首場公聽會。民眾組成守護內海家園自救會抗議,強調開發區都是良田,且附近已有許多工業區,批政府重視工業、輕視農業,應輔導發展精緻或創新農業。經濟發展局說明規畫產業園區原因後表示,盼透過公聽會收集地方意見,針對民眾權益、居住正義和環境影響等,都會拿出誠意做好因應。
美國拜登政府正準備制定一項新規定,禁止美國民眾與機構投資中國某些科技企業。在美中兩國間競爭日趨激烈之際,拜登政府認為此舉是為了保障美國技術優勢。
在美國制裁下,大陸半導體巨頭如中芯國際、長江存儲等企業,面臨沉重的經營壓力。被大陸官方寄予厚望的記憶體晶片龍頭長江存儲,去年底以來頻遭挫折,包括新廠進度推遲並傳出裁員。2日傳出,中國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二期(大基金二期)透過金援人民幣(下同)129億元,入股長江存儲,藉此穩定內部軍心,持續支持本土晶片企業。
在大陸今年力求復甦與「穩經濟」背景下,各地不斷加大重大專案投資力道。近期包含廣西、內蒙古、甘肅、江蘇等地陸續發佈省級重大項目名單。據第一財經依各地政府文件及公開報導統計,現階段已有18個省份明確2023年重大專案年度投資,合計達到9.65兆元(人民幣,下同),且這些項目都呈現投資總額增長與結構優化的特點。
據香港文匯網報導,近日,深圳地鐵全網客流達到848.73萬人次,創最高紀錄,展現出深圳經濟活力與動能。2月22日,在深圳地鐵舉辦的「2023年大灣區金融論壇暨TOD商辦資產簽約儀式」上,經濟學家、TOD專家、知名金融機構等齊聚論壇,共繪「軌道+金融」生態圈下的TOD商辦資產發展藍圖。據悉,到2035年,深圳將全面建成2000多公里的軌道交通網路,帶動千億級(人民幣)的軌道交通產業鏈投資。
新聞提要■為尋求對抗美國新的綠色能源補助計畫,歐盟領導人已針對鬆綁歐洲政府補貼限制計畫進行背書,並還同意要將現有部分資金用來挹注歐洲綠色科技產業。
基礎建設產業去年備受法人機構青睞,今年開年以來股價漲幅卻相對落後。法人指出,全球股市近期強勁反彈,部分投資人逢高傾向落袋為安,但景氣看淡、企業成長動能放緩的大環境,基建產業無畏景氣循環的特性,有助抵禦經濟逆風,預料在本波獲利了結賣壓趨緩後,資金有機會重新回流。
近日中美科技戰愈演愈烈,消息指出,拜登政府擬出重拳推行新規,限制美國企業向中國從事先進技術的科技企業進行投資,範圍涵蓋量子計算、半導體以及人工智慧(AI)等。新規可能在兩個月內公布,美方並遊說歐洲盟友配合,意圖從技術與資金方面封鎖中國。
根據調查,經濟學家預期未來一年內美國衰退機率為65%,代表各國未來軟著陸的可能性較低,全球醫療指數本益比回升至17.6倍,但與去年初的20倍相比仍不算貴,考量預期ROE達25.5%,僅須支付17.6倍的本益比,仍屬物美價廉。
基礎建設產業去年備受法人機構青睞,但今年開年以來,股價漲幅相對落後。永豐投信指出,全球股市近期強勁反彈,部分投資人逢高傾向落袋為安。不過,在景氣看淡、企業成長動能放緩的大環境下,基建產業無畏景氣循環的特性,有助抵禦經濟逆風,預料在本波獲利了結賣壓趨緩後,資金有機會重新回流。
近期生技產業傳出正面消息,併購案相關公司表現持續漲贏大盤加上全球大解封並帶動消費與戶外運動全面解禁,因此,生技健康基金近月績效出現明顯彈升。
過年期間美股多頭氣氛轉佳,生技醫療類股雖漲勢落後科技股,但法人認為,今年受惠該產業潛在併購機會增加,股價長線評價不貴,激勵中小型生技股活潑表現;大型生技股受惠重量級新藥題材帶動,預估今年股價表現仍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