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產業用地面積的搜尋結果,共166筆
經濟部與臺南市政府攜手合作進行新市產業園區開發,首批第1區產業用地自111年10月底公告出租以來,申租廠商計8家,成功承租19筆坵塊,出租率100%,承租面積2萬餘坪,招商成績亮眼。經濟部工業局為解決廠商需地急迫性,緊接著推出第1區第2期產業用地公告出租,受理時間至112年9月14日止,有意申租廠商應把握機會提出申請。
北高雄產業園區第1期招商共有42家業者登記,11家業者中籤。經濟部工業局預計在8月底將啟動第2期招商,將全區餘下31個坵塊全部提供登記,公告登記時間為期1個月。由於土地稀缺,立委邱志偉籲請業者把握最後一波招商機會。
中華工程響應新北市政府工業區都市更新政策,於土城區斥資136.36億元打造「中工雲宇宙AI園區」,總樓地板面積約10萬5,000坪,規劃興建地下5層、地上16層,預計創造1萬2,900個就業機會,提供產業273個優質生產單元。全棟規劃結合ESG四大主題,環境永續、AI智能、健康安全、共享循環,打造環保又科技的時尚風格。2023年8月14日於土城工業區盛大舉辦上梁典禮,新北市長侯友宜亦到場祝賀,與中華工程周志明董事長共同祈求工程順利圓滿。
AI戰火燒進科技廠辦市場,新北市規模最大的廠辦園區「中工雲宇宙AI園區」14日上樑,預計9月公開,總銷挑戰500億元以上。威京總部集團主席沈慶京表示,這是中華工程集累積38年的產業園區開發經驗,結合智能、AI和碳排所打造的新世代產業園區,也是全球最符合ESG的產業園區,更肩負引領智慧園區轉型和創新的重大責任,目標2025年完工。
斥資136億元打造的「中工雲宇宙AI園區」昨舉行上梁典禮,新北市長侯友宜、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等人出席參與,園區預計2025年完工,企業進駐後,可創造1.29萬個就業機會。侯友宜致詞時表示,現階段國家缺工、缺電,甚至兩岸問題皆會影響經濟發展,「只要我有機會帶領國家,將在穩定的國際局勢下,參加區域經濟,帶動台灣的競爭力。」
為了打造斗六電動車城,6月28日我和縣府主管、雲科大e-Team聯盟到新竹縣義隆電子公司參訪,並參觀新竹市科技城電動車與自駕系統實車展示,參觀後對推動「斗六智慧電動車產業創新園區」更具決心與信心。
新北市林口工一產業專用區預計今年完工,新北市府正式將園區命名為「新北國際AI+智慧園區」,希望搭上AI熱潮,期待全球最大半導體設備製造商艾司摩爾(ASML)進駐投資後,帶來磁吸效應,帶動產業轉型升級,建構三生一體的全方位科技園區。
台中市大里區夏田產業園區開發案再向前邁出一大步!台中市府2012年提出開發為產業園區的構想,歷經多次審查、現勘,行政院環保署今年5月31日通過夏田園區二階環評,接下來將提送內政部都市計畫審議,盼加速推動、帶動區域發展。
台中市大里區夏田產業園區開發案再向前邁出一大步。為解決夏田地區農地遭重金汙染問題,達到土地充分開發利用的目的,台中市府2012年提出開發為產業園區的構想,歷經多次審查、現勘,行政院環保署今年5月31日通過夏田園區二階環評,接下來將提送內政部都市計畫審議,盼加速推動、帶動區域發展。
台中市大里夏田地區12年前經環保單位調查,發現有27.8公頃農地受到重金屬污染,為整治農地土壤污染問題,裡外進行多次土壤置換,但農民仍擔心食安問題,無法再予耕作,為讓土地有效利用,台中市政府於2017年辦理大里夏田產業園區整體規劃及環境影響評估,規劃執行過程中,面臨對既有社區緩衝空間的保存、生態棲地維護、水資源循環利用、空污抵減機制及事業廢棄物處理等問題,最終在2023年5月31日獲行政院環保署第443次環境影響評估審查委員會通過二階環評審查。
為了健全工業行政管理及瞭解工廠營運實況,新北市經發局配合經濟部調查,今起至7月10日止,將派出222名調查員,走訪轄內約2萬家工廠,校正工廠基本登記資料,瞭解工廠實際營運實況。經發局表示,校正結果將供中央作為未來政策擬定的方向,呼籲業者支持配合。
經濟部工業局因應台商回台及地方產業設廠用地需求,核定於岡山設置北高雄產業園區,將25.82公頃產業用地劃分四區由南向北逐一開發,2023年4月22日舉辦動土典禮後詢問電話不斷。為協助廠商快速掌握園區動態,工業局將於5月19日假岡山文化中心舉行招商說明會,介紹整體園區及申租方式,歡迎業者踴躍參與。
因應台商回台及地方產業設廠用地需求,經濟部工業局核定在高雄市岡山區設置北高雄產業園區,預計2026年底完成整體園區開發,並將25.82公頃產業用地劃分4區,由南向北逐一開發,5月19日舉行招商說明會,介紹整體園區及申租方式,以引進「低碳、低污染、就業機會高」產業為主軸。
經濟部工業局因應台商回台及地方產業設廠用地需求,2022年10月26日核定於岡山設置面積25.82公頃、只租不售的北高雄產業園區,2023年4月22日舉辦動土典禮,經濟部長王美花、高雄市長陳其邁及多家企業代表均到場祝賀,為園區動土祈福。
北高雄產業園區今天上午舉行動土典禮,高雄市長陳其邁表示,北高雄產業園區位於原來台糖九鬮的農場,因應台商回流、中美貿易戰供應鏈重組,預計約42公頃園區面積,大約可提供25公頃的產業用地,未來可創造大概128億的年產值,增加2400個就業機會。
桃市府規畫開發大園內海產業園區,經發局今舉行首場公聽會,地方居民組成自救會到場抗議,痛批市府重視工業、輕視農業,28公頃良田應發展創新或精緻農業,不該發展為不可逆的工業區。對此,桃園市長張善政表示,市府會尊重地方聲音,未來還會辦數場公聽會,規畫上會平衡產業與環境發展。
為有效利用土地,解決桃園市產業用地供需失衡情形,桃市府經濟發展局「9+2產業園區」計畫中的大園內海產業園區開發案即將啟動,總面積28公頃規畫產業用地、住宅與公共設施,預計引進電子零組件、機械設備與金屬製品製造等產業,提供近3000人就業。3月10日將邀集相關單位與土地所有權人辦理可行性規畫公聽會。
臺南市經發局長陳凱凌7日出席「臺南市產業投資標的供需媒合平台及未強化土地調查」成果發表會時表示,「產業投資標的供需媒合平台」的建置,有效提供大臺南工業用地供給與需求資訊,讓臺南市府促進產業發展、企業加速落地、閒置土地利用,共創三贏目標。
台南市政府經濟發展局為吸引國內外廠商進駐、鼓勵台商回流投資台南,委託中華民國不動產經紀人聯合總會建置「產業投資標的供需媒合平台」,提供大台南工業用地的供給與需求資訊,至今已提供94件閒置土地及廠房租售資訊,希望降低廠商尋地的成本。
由經濟部與臺南市政府合作開發的臺南市新市產業園區,第一次公告已於11月30日辦理抽籤作業完成,首批推出產業用地面積合計約7.68公頃,規劃坵塊計19筆,面積各約500~2,900坪,參與申請廠商達12家,出租坵塊15筆,土地出租率91%,廠商反應熱烈,招商成績亮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