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產業空洞的搜尋結果,共31筆
公司在上市櫃後,常會面臨股東對於商業決策的質疑,若這些質疑來自於市場派,則常演變為經營權爭奪戰!因此,常常令公司經營階層頭痛跟疑問的是,難道每個人都可以用背信罪追究我的商業決策嗎?如果此次商業決策發生了損失,就一定會有背信嗎?如果動輒得咎,還有人會願意冒著風險去追求報酬嗎?如果所有決策都只能接受零風險,公司還能夠成長與創新嗎?
苗栗縣大湖鄉薑麻園休閒農業區以種薑聞名,為延續地方薑產業,大湖鄉公所向水保局爭取補助協助薑農並改善周遭硬體設備,其中鑿井工程過程不順,為避免破壞當地土質,鄉公所只好暫停工程,並另尋地點。
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美國祭制裁反制,《華盛頓郵報》報導,包括台積電在內的全球晶片業者已停止向俄國出貨。台積電昨證實,「台積公司一向遵循全球適用相關法規,並將包含新宣布的出口管制規定。」
俄烏戰爭引全球關注,行政院長蘇貞昌宣布會與民主國家同步對俄羅斯予以制裁,國民黨立委李貴敏質疑,這是民進黨政府用空洞的政治喊話唬弄人民?半導體產業作為台灣核心產業,製程中有部分稀有氣體原料即來自烏俄兩國,若遭俄羅斯反制裁,產業發生斷鏈危機如何解決?現在備料能撐多久?官員搞得清楚狀況嗎?喊了半天的超前部署作好了嗎?
立法院日前三讀通過《數位發展部組織法》及相關法案,未來將整合電信、資訊、資安、網路與傳播五大領域,但「數位發展部」規畫草案怎麼看都像是「一廂情願」的自說自話,更像是過去其他產業政策的翻版:口號很多、很大、很誘人,但實質內容空洞貧乏,更沒有對新興網路結構的因應策略有所著墨,也毫無與時俱進的前瞻思維。
早在十多年前歐美已開始發展再生能源,今技術已趨成熟,而台灣起步晚,相較下成長空間大。蔡政府上台後將再生能源列為施政重點項目,2025年綠能發電占比目標達兩成,吸引外商和國內業者紛紛進場布局。
受到中美貿易戰及新冠肺炎影響,台商回台設廠與日俱增,據投資台灣事務所統計,截至6月19日已有537家台商登記在案,投資金額已達1兆387億元,可創造近十萬個工作機會,產官學界一致認為這是台灣產業「轉骨」的大好機會,可帶動台灣產業升級轉型。
11月8日,馬雲在烏克蘭基輔國際經濟論壇上表示,如果再給自己一次機會,會儘量不把公司做這麼大。阿里增長太快了,他曾想停一停,但發現根本停不下來,也曾表達後悔創辦阿里巴巴。無論馬雲前述言論之立論基礎為何,在許多商學研究中都出現了倒U字的線型預測,例如,企業會隨國際化的版圖擴張,經營績效會出現持續上升的趨勢,但規模大到一定程度之後,將由於內部治理能力不足以支撐規模營運的需求,使得績效逐漸下滑的走勢。
蔡英文總統昨日與交通部長林佳龍、台灣觀光協會長葉菊蘭等人,於台北召開觀光後援會成立大會,蔡英文強調,她任內觀光人次年年創新高,強調今年也會突破往年紀錄。但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韓國瑜國政顧問團觀光組顧問李奇嶽指出,人數雖增,觀光產值卻大幅降低,國旅補助更是從年尾補助到年頭,再補助到年尾,根本只是「喊口號」。
行政院主計總處甫完成「105年工商普查」指出,受海外生產比率持續升高影響,製造業營收高達37.4%來自三角貿易,這一比率再創歷史新高,惟五年來升幅縮小,這也顯示產業空洞化的速度漸趨緩和。
上市櫃公司頻傳旗下大陸子公司將赴陸掛牌,金管會主委顧立雄表示,因關切母公司業務如大舉移往大陸、並在A股上市,恐造成母公司產業空洞化,金管會正在研議3大措施加強監管。金管會證期局副局長張振山進一步指出,新措施宗旨在「只要影響股東權益,都要向股東會報告!」據瞭解,新制最快第3季上路。
日月光將整併旗下子公司在大陸掛牌,金管會主委顧立雄表示,尊重企業的判斷,金管會較關切的是母公司業務有大舉移往大陸掛牌造成台灣產業空洞,就會要求要充份資訊揭露,目前研議所有子公司要去大陸需經過股東會,還要成立特別委員會,這些財務結構安排、價格合理性、釋股情況要跟母公司股東說明。
國內技職龍頭國立臺北科技大學第14任校長名單揭曉,材料系終身特聘教授王錫福2月1日上任。王錫福表示,面對全球人才挑戰,北科大將復興技職教育、深度落實大學社會責任,打造北科大成為頂尖的實務研究型大學,解決台灣人才空洞及產業發展困境,善盡大學公共責任。
福邦創投董事長黃顯華昨(28)日在「從川普效應談台灣企業因應之道」專題演講中提到,政府強調南向的同時,也應引導台商回台投資,才能真正帶來更多就業機會以提高薪資水準。
年關將近,台灣股票市場再創成交量新低,而且IPO上市家數也大幅減少,這不僅是由於全球經濟衰退,和台灣企業和投資人信心減弱以及政府政策保守都有很大的關係。
日本因為少子化,社會逐漸邁向高齡化,不只如此,產業上更是出現人力短缺的窘境,根據2015年統計,日本總人口為1.271億,較5年前減少了94.7萬人,到2100年,日本人口將不足1億。。這是自日本推行該人口普查近100年來,首次出現人口負增長。即便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該國也沒有出現人口減少。隨著「缺工」情形嚴重,一向被認為封閉的日本,也開始積極廣納海外人才。
準閣揆林全邀請前經建會主委、台大經濟系教授陳添枝重操舊業,擔任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簡稱「國發會」)主委,期許展現「大國發會」格局,成為政院最有力的幕僚機構。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朱主席今提出「產業引擎」經濟政策,民進黨政策會首席副執行長施克和指出,朱的產業「三弓四箭」主張,與馬政府現行政策沒有兩樣;他批評,馬政府把台灣經濟產業搞到熄火,朱立倫卻仍延用馬政府舊的經濟產業思維,「人民很難相信朱主席的產業引擎能夠為台灣經濟注入新的成長動能!」
中華徵信所日昨公布台灣百大集團調查指出,台灣代工業在大陸的代工基地、創造來料加工的出口模式已被打破,政府必須積極爭取加入TPP、RCEP,否則將使得產業進一步空洞化。
任何一個負責的領導,執政後都會試圖以開放的,包容的態度面對長期利益與短期利益之間的衝突。近日,賴神在宜蘭對鄉親說,他是受到陳定南反財團,拒收賄賂,保護土地的精神感召才棄醫從政的。拒絕受賄,法律有明文規定沒什麼好討論的。但是拿「反財團」作為從政的動機,讓人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