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產能的搜尋結果,共9,536筆
短期PC市況的回溫不若預期,ODM台廠中包括英業達、緯創及廣達等,受市場關注的重點皆暫以伺服器業務為主,不過針對營運比重仍占主力的筆電業務,各家於廠擴建進度持續推進中,並預計明年起轉移至非中地區的新產能將陸續到位。
美國8月非農新增就業18.7萬人,雖高於市場預期,但6月與7月數據合計大幅下修11.0萬人,其中6月修正後僅新增10.5萬人就業,與最初公布的20.9萬人相比幾乎腰斬,創2020年12月以來最低,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的非農就業預計也將下修30.6萬人。通膨方面,油價回升帶動8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及月增率同步彈升,但聯準會主席鮑爾於央行年會談話已強調能源與食物價格並非準確的通膨判斷依據,暗示聯準會的政策調整基礎,不會建立在原物料價格的回升。
由於N型電池具備更高的轉換效率,2022年以性價比更具優勢的TOPCon電池為代表的N型電池技術加速擴張,帶動多數太陽能相關業者加入競爭。集邦(TrendForce)觀察,隨著N型電池片產能的逐漸釋放,N型電池相關的高品質矽料、矽片需求或將呈現階段性短缺的態勢,亦將支撐其價格與P型矽料、矽片,拉開一定的價差。
IDC資深分析師陳建助表示,9月起已經看到面板廠擴大減產,10.5代、8.5代廠都有約10%的減幅。預期面板廠第四季維持按需生產的原則,整體大尺寸面板的平均產能利用率將滑落到第二季約70%的水準,力拚面板價格緩跌。
俄羅斯國家技術集團(Rostec)旗下的聯合航空製造公司(United Aircraft Corporation)最近向俄羅斯軍方交付了新的一批Su-57和Su-35S戰鬥機。雖然交付數量不明,但消息內部流傳,可能分別為6架Su-57和2架Su-35S,如加上今年底預計交付的數量,整體產能為2020的12倍,較2021年翻了4倍,但仍遠遠不及中國大陸殲20和美國F-35「每年100」架的產能。
剛宣布在美國伊利諾州投建電動車電池超級工廠的國軒高科又有大動作。據《中國基金報》報導,國軒高科在德國基地的首條電池pack產線將正式運行,包括商用車電池、儲能系統電池和乘用車電池等產品,總計產能規畫20GWh,並已接到了大量歐洲訂單,預計10月起可開始供貨。
捲土重來的大陸資通訊大廠華為近期成為鎂光燈焦點,其28日再發表手機新品開售秒售罄,平板與手表等產品也獲得不俗成績。反映在股價上,華為供應鏈與概念股為大贏家,近期股價迎慶祝行情不斷,還傳出業者正積極招人、擴大產能等利多。
美中貿易戰致地緣政治變化,汽車零件廠產線板塊位移!AM(售後維修)汽車水箱零件廠吉茂(1587)27日法說會表示,墨西哥新廠投產倒數,將於第四季進行設備進駐與調機試產,並於明年第一季小批量量產,第二季起對外開始接單,看好明年業績成長動能,銷量將成長20%。
蘋果iPhone 15 Pro系列過熱問題鬧得沸沸揚揚,甚至被使用者戲稱為「火龍果」,市場將矛頭指向台積電3奈米製程造成過熱,對此,知名蘋果供應鏈分析師郭明錤調查後迅速作出回應闢謠,直言iPhone過熱與台積電的3奈米製程無關,反倒是受散熱系統變更影響。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今表示,台灣中藥製劑外銷世界的量能原平均約10億台幣,因外銷專用許可證的清冠一號濃縮顆粒劑,使得2022年到2023年中藥外銷的產能增加了20至30%,是臺灣中醫帶動中藥產業發展的一個很成功範例。疫情趨緩後臺灣趁勝追擊,9月17至19日於馬來西亞展開中醫藥實質交流活動,由衛生福利部中醫藥司指導,林口長庚紀念醫院主辦,達到促進臺灣與馬來西亞之間的中醫藥知識分享,強化雙方醫師的專業經驗交流,並引領臺灣中藥產業的參與。
第4季進入傳統旺季,南僑(1702)會長陳飛龍今(27)日表示,今年營運將優於去年,明年泰國新產能挹注下,營運成績表現將比今年更好。
吉茂(1587)跟隨大客戶AutoZone拓展墨西哥市場,今年上半年完成廠房交付及設備進駐,預計2024年第1季小批量量產,第2季起對外開始接單。
機構件廠新至陞(3679)因應客戶需求,增資1,000萬美元於越南擴產,越南廠第三期產能已經到位,新至陞迎接客戶轉單,預期第三季將邁入全年高峰,公司表示,今年淡季很淡,旺季不旺,但預期營運在今年觸底,2024年有望重返成長。
中華車下半年衝刺業績射三箭!繼MG推出全新ZS小休旅車熱銷優於預期、eMOVING有全新電動機車EZ-R上市,總經理陳昭文26日宣布,長銷商旅車系ZINGER也將於10月推出大改款新車,將更朝向休閒旅遊風格,預接單72.9萬元起,年底前接單目標2,000輛,將打造成中華車多品牌銷售的另一明星產品。
台積電高階製程傳佳音,業界傳出,3奈米晶片設計定案(Tape-out)數量激增,聯發科、高通、輝達、超微四大客戶爭相導入高階製程,預估2024年下半年3奈米家族(含N3E)月產能,可望衝高至10萬片。
蘋果iPhone 15系列22日正式開賣。今年蘋果首度在開賣日當天就開始販售由印度組裝的iPhone新機,首批訂單已經發完全球。就在外界預計後續印度訂單將持續增加之際,蘋果iPhone代工廠之一的和碩位於印度清奈的廠區24日發生火災。
半導體耗材廠意德士(7556)目前正進行新廠擴建,估計未來產能將增加3倍,意德士董事長闕聖哲表示,除了看好產業未來發展之外,也是為重要客戶未來在全球進行國際化布局進行產能預先布置,預期明年在3M退出市場的轉單效應,再加上2025年新產能開始貢獻,營運將逐年展現成長動能。
近期國內法人看好二檔鋼鐵股,受惠國產化政策紅利,世紀鋼(9958)2023~2024年營運成長趨勢明確,中鋼(2002)隨市況轉佳,鋼市復甦有利評價提升。
為支付擴廠土地款及充實營運資金,晶呈科技(4768)規劃辦理430萬股現金增資案,22日公告每股發行價130元,合計籌資5.59億元;對照22日股價184.5元,價差達41.92%。現金增資認股基準日為10月8日,最後過戶日為10月3日。
受到紡織上游產品報價疲弱,力麗(1444)集團調整產能和產品結構,增加下游織布品項的開發和生產,以及布署電子材料事業處的對外業務開發。在織布品項上,子公司印尼力寶龍一期產線已在今年投產,二期將在10月底完工估明年首季上線,同時,為了強化和當地成衣廠的合作,印尼力寶龍也入股當地的一中型規模的成衣廠,未來印尼力寶龍規劃當地IPO上市。至於電子材料事業處近年來亦有業務亮點,成功切入尖牙概念股的蘋果及谷歌等供應鏈,為蘋果、谷歌等科技大廠提供環保聚酯纖維,應用在Apple Watch錶帶、谷歌智慧音箱等產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