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產製過程的搜尋結果,共1,346筆
媒體報導國造潛艦儎臺設備,近七成是MIT,換言之,也就是由國內廠商自製;但就造艦各單機裝備來說,自製並非關鍵,真正核心重點在於知識產權。
專業製造食品機械整廠設備與高溫高壓殺菌設備的金瑛發公司已成立50年,近年來受到疫情與食安的影響,金瑛發「水淋式殺菌釜」,更備受國內外食品、藥廠及生技業者矚目,期許「水淋式殺菌釜」能創造驚人的營收。 金瑛發公司表示,該新型「水淋式殺菌釜」設備,已獲得多項發明專利,以及台灣壓力容器製造設施型式檢查許可合格。適合所有包材及產品,大大的簡化產品製程及人力需求,在臺灣地區已超過200家廠商使用。
全球浸沒式冷卻電池技術先鋒行競科技,24日宣布IMMERSIO XM25浸沒式冷卻電池系統已於去年第四季實現商業化穩定量產。行競科技的浸沒式冷卻電池系統產線採用先進打線接合技術,製程中透過三道關鍵環節以確保浸沒式冷卻電池系統的最高品質。行競科技也將在2023歐洲電池展分享全新無模組(CTP,Cell-to-Pack)浸沒式冷卻電池系統設計概念和IMMERSIO XM25浸沒式冷卻電池實際應用案例,拓展台灣製造的高壓電池系統於全球供應鏈的能見度。
雲林縣養豬頭數156萬頭全台最多,縣內3家處理死豬的化製場終年飄出惡臭令周遭居民忍無可忍。雲林縣長張麗善表示,死豬惡臭主因是第一時間無法冷藏,盼農委會運用百億基金補助畜牧業者設置冷藏庫,從源頭解決斃死豬問題。
台塑四寶股東會由25日台塑化首先登場。董事長陳寶郎表示,OPEC+(石油輸出國組織暨其盟國)宣布5月減產,原預期油價將上揚,但目前油價還是在低檔,4月雖有獲利,但5月會虧損、6月回溫,但回溫程度和原油價格有關係,第二季獲利恐怕不會比第一季好。
十銓(4967)的電競品牌T-FORCE Z54A SSD系列,領先業界開發具有卓越性能的新世代PCIe Gen5 SSD,其讀取和寫入速度高達14000/11000MB/s。十銓獨家與全球領先的儲存控制器技術提供商InnoGrit Corporation合作,針對高性能電腦、工作站、數據中心、伺服器、高效遊戲主機以及影音創作和編輯等領域,打造出極速的PCIe SSD產品。
以「光製造技術」享譽業界的正鉑雷射,係專業雷射技術廠,為因應微利時代及全球環保製造新規範,推出「快速上手、簡單易懂」雷射模組關設備,包含各種金屬、非金屬、複合材質之雷射技術應用;此舉,不僅快速滿足製造工廠與SI自動化廠商雷射製程需求,更符合國際工業雷射應用製程工業機聯網趨勢。
人工智慧(AI)潮流魅力無法擋!花旗環球證券指出,長線AI商機持續崛起,衝破半導體庫存調整與總體經濟不確定性變數,看好IC設計指標股世芯-KY受惠最深,初評「買進」、推測合理股價是破天荒的1,920元;創意上檔空間有限,初評「中立」。
烏俄戰起,國際政經情勢快速轉變,台灣角色日益受國際重視;而讓國際肯認台灣重要性的原因,最關鍵的還是因為台積電,或者是台灣半導體產業在國際的地位。近幾年來,也有台灣須造出更多護國神山的倡議,但有識者都知道,這幾乎不可能!不過,讓台灣半導體產業在先進製程技術持續領先,持續提升應用晶片相關產業的競爭力,同時延伸連結友台國家共同產業發展,卻有其可行性。
復興商工連續14年勇奪全國高職專題製作金牌,5月即將展開為期半個月的畢業展系列活動,向國人展現年輕學子的無限創意,今年以「新視力」為主題,後疫情時代一起感受年輕人世界觀,歡迎產學各界人士蒞臨參觀。
國內最大的模具鋼材大廠-梧濟工業,經銷德國Buderus(布德魯斯)及奧地利BOHLER(百樂)兩大知名鋼材品牌多年,目前在台灣模具鋼市占率已超過35%,客戶超過3,000家,已是當前全台灣最大的模具鋼材供應商,應用層面涵蓋化妝品容器、汽車、醫療產業、3C手機、國防工業、粉末冶金及光學塑膠鏡片等高附加價值產業,為台灣高精密模具鋼材之首選供應商。為促進產業升級,除了提供高階模具鋼材之外,更運用專業的團隊提供快速裁切、加工、光學級真空熱處理三位一體的全方位鋼材技術服務。
美國限制對中國半導體技術輸出已逾半年,而中國決定以國產替代來加速提升大陸晶片行業的自主性。西方的技術和資金撤離,中共官方資金則補上缺口。本土生產的半導體雖然不是最先進的,但大陸內部需求仍大,而且利潤豐厚,中國企業也逐漸將過去購自外國的設備轉向國內採購。諮詢公司與智庫認為,照這樣的「去美國化」策略下,大約10年就能讓中國佔有全球成熟製程晶片半數的產能。
蘋果iPhone A17晶片量產在即,台積電表示,3奈米製程技術是半導體產業中第一個實現高量產和高良率的製程技術,預計在行動和HPC二大應用趨動下產能快速提升,其中,N3製程在2022第四季已進入量產,強化版N3E製程已通過驗證,預計將於2023年下半年量產。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11日召開技術論壇,總裁魏哲家指出,這個世界需要半導體,人工智慧(AI)及5G是半導體改進生活的二大重點,智慧車、智慧家庭、智慧城市都需要靠半導體、AI及5G來完成,這裡充滿著生意契機。 魏哲家說,三年Covid-19疫情造成隔離,遠距教學及在家上班,使人類連繫不間斷,而疫苗的發明,也仰賴快速運算分析,在在彰顯了半導體價值及重要性。
摩根士丹利證券指出,創意大陸地區事業加速發展,營造股價短期強攻有利條件,中長線則受惠人工智慧(AI)商機開始浮現,重新翻多創意後市、升評「優於大盤」,給予1,280元推測合理股價,這也是短時間內第二家升評創意的外資。
經濟部為協助產業及中小型企業因應全球景氣變化,及低碳化、智慧化的國際最新趨勢,依「疫後強化經濟與社會韌性及全民共享經濟成果特別條例」,於4月28日、5月5日及5月12日於北、中、南區分別辦理3場次說明會,推動產業及中小企業升級轉型措施,讓業者瞭解疫後特別預算措施內容。
從國際企業與貿易系畢業後的謝昀宸,離開校園後,從事行政內勤相關職務,在高工時低薪資的不對價工作環境下,讓她萌生轉換職場跑道,學習新專業技能,經與家人討論,她選擇參加勞動部高屏澎東分署開辦的「電腦輔助創意設計與製造班」,學成後她錄取科技產業公司,學以致用,成功在機械產業中站穩腳步。
晶圓代工廠茂矽(2342)董事會通過2023年首季財報,受產業急遽庫存調整影響,合併營收降至3.91億元、為近3年半低點,本業營運淡季轉虧,歸屬母公司稅後虧損0.47億元、每股虧損0.3元,為近2年半低點。
晶圓代工大廠聯電(2303)宣布推出40奈米射頻絕緣上覆矽(RFSOI)製程平台,可供量產毫米波(mmWave)的射頻(RF)前端製程產品,進而推升5G無線網路普及,以及在智慧手機、固定無線接入(FWA)系統和小型基地台等方面應用,預計2024年開始量產。
晶圓廠聯電、力積電在致股東度營業報告書中指出,起伏的景氣及不確定的地緣政治因素,導致全球半導體市場需求反轉,預期今年上半年半導體產業仍在庫存調整,下半年有望回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