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用肺發電的搜尋結果,共147筆
桃園市觀音桃園科技工業園區將有3間固體再生燃料(SRF)發電廠將進駐,3間廠商接連辦地方說明會,繼可寧衛、台灣立方後,今為立疆開發辦最後一場,齊聚400多人到場。業者說明設廠規畫後,許多居民高聲抗議,控訴政府黑箱作業,要SRF廠滾出觀音。多位民代也與民眾同一陣線,喊話政府他們不要回饋,不想承受更多汙染,控訴「大潭的尊嚴被壓在地上踐踏!」表達強烈抗議。
3間固體再生燃料(SRF)發電廠即將進駐桃園市觀音桃園科技工業園區,3間廠商陸續辦理設廠說明會,今為台灣立方能源公司辦第2場,參與民眾較可寧衛公司的第一場多,民眾拉起布條要前朝「鄭市長」出面說明核准入園理由,多位民代也和地方站在一起,齊聲堅決反對SRF廠進駐桃科。
基隆外木山四接填海造地案歷經五年環評,立委陳椒華與環保團體今到行政院抗議,環保署無視基隆市府日前已廢止2020年原則同意填海方案公文,將於7月7日以同一份環評書、不開放「更多」民眾旁聽火速召開環評會議,意圖以「半黑箱」環評暴力闖關,嚴正呼籲環保署盡速停止這次黑箱兼違法的環評審查。
支持四接的學者及環團29日上午召開記者會,指基隆市府及市長謝國樑阻擋協和電廠油改氣計畫。基隆反四接團體則是痛批其為四接護航的說法,是為公部門擦脂抹粉,找藉口開脫。基隆市府也表示,能源轉型應考量生態永續發展才是長遠之計。
民進黨黨主席暨2024總統參選人賴清德日前在參加台大學生座談會時,拋出「研議停役的核電機組供緊急備用」的說法,引發各界質疑他將推翻蔡英文總統「2025非核家園」的政策。
行政院長陳建仁3日針對四接爭議表示,協和電廠轉型是「以氣換油」,可減碳也能確保北台灣能源供應,中央和地方應有更好的溝通並依法行政。「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召集人王醒之怒批,未來協和電廠轉燃氣,懸浮微粒與溫室氣體將不減反增,要基隆人「吞下」四接的說法是「愚民式的偽善」。
行政院長陳建仁3日表示,協和電廠是「以氣換油」,實際上可減碳也能確保北台灣能源供應,希望能更好的溝通並依法行政。對此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召集人王醒之怒批,依台電提供的數據,未來協和電廠轉燃氣,懸浮微粒的排放量竟是目前的1.9倍、溫室氣體更高達3.4倍,因此陳要基隆人「吞下」四接的說法是「愚民式的偽善」,並主張應停止填海造地,轉型為再生能源電廠,才是對基隆最公平的替代方案。
我一直以為,台灣的所謂「非核家園」,基本上就是林義雄以一個人的私見,綁架了民進黨、綁架了全台灣,當初標舉的「我是人,我反核」,根本就是不通的囈語、文青的偽詞;至於「用愛發電」,更是完全違反了科學的荒唐話。
有媒體民調顯示,44%民眾不支持蔡政府所提的2025非核家園,國民黨立委賴士葆1日指出,因為非核家園的另個代名詞就是「用肺發電」,罹患肺癌的比例就會因此提升,這是拿人民的命去發電,老百姓不能接受。
針對媒體民調顯示44%民眾不支持非核家園,國民黨立委賴士葆1日指出,因為非核家園的另個代名詞就是用肺發電,肺癌就會因此提升,這是拿人民的命去發電,老百姓不能接受。至於經濟部長王美花稱,我國核電廠都是依法運轉到法定使用年限,也遇到民眾對核廢料處理有不同看法的實際面問題,他則批評王不懂經濟和國安。
蔡政府力推能源轉型,但在野立委發現,台電2023年購煤預算高達1732億元,比2022年650億元增編1082億元,暴增2.66倍,痛批蔡政府減煤承諾跳票,並指台電怕缺電要改備轉容量燈號,不如全改成綠色,難道就能不缺電?台電解釋,預算增加是因國際煤價大幅上揚,實際編列用煤量還比2022年減少了18萬公噸。
台電購煤預算從去年度的650億元,飆升至今年的1732億元,爆增2.66倍,環團與立委今天共同召開記者會,痛批政府減煤承諾又跳票,違背政府的淨零政策,要求刪減燃煤預算、行政院長陳建仁應到立院專案報告。
肺腺癌已成「國病」!國民黨立委賴士葆18日指出,知名醫學期刊《Natrue》日前公布最新研究,發現台灣人吸入空氣汙染PM2.5後的肺腺癌發生率,比國外高3至5倍不等,怒批蔡政府以非核家園黨綱綁架全民,根本是「用肺發電」。
芬蘭最大的歐基洛托核電廠3號機(Olkiluoto 3))於16日開始正式運轉,基洛托3號機是芬蘭全國的第5座核反應爐, 採用3代改進型-歐洲壓水反應爐(EPR)功率達到1650百萬瓩(GW),躍升為歐洲發電力最強的核電廠,其供電量占到芬蘭的 14%。對此,就有臉書粉專狂酸蔡政府,直呼「芬蘭真是太落後了,居然蓋了全歐洲最大的核電廠」,引發討論。
國民黨智庫執行長柯志恩今(16)日在臉書提到,近年台灣民眾飽受缺水、缺電之苦,很大原因是政府錯誤的能源政策所致,大家都有疑問,「究竟這樣的生活還要忍受多久?」她更說,去年5月迄今無預警停電157次,高雄就占3成,全國最多,擔憂情形會愈發嚴重。
企業界周一拜會蔡總統,供電問題還是重點,蔡總統說經濟部保證不缺電,經濟部長王美花則說,核二廠2號機除役後機組的調配都準備好了,不會有缺電問題。其實,他們都是信口開河、隨便說說而已。
企業界周一拜會蔡總統,供電問題還是重點,蔡總統說經濟部保證不缺電,經濟部長王美花則說,核二廠2號機除役後機組的調配都準備好了,不會有缺電問題。其實,他們都是信口開河、隨便說說而已。
政府去年稅收超徵4500億,朝野立委都喊發現金,還稅於民,把政府發錢的氣氛炒熱;不過蔡總統元旦講話卻潑了大家一桶冷水,比起讓人民過好年,她更想拿這筆錢先填補台電、健保缺口,講白了就是想慷全民之慨,替自己錯誤的能源政策擦屁股。
第27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7)中,不少國際性的非政府組織會公布各種調查、評鑑,今年有兩個與台灣有關的成績特別值得注意:一個是在全球前500大碳排放源中,台灣上榜了5個,且有高居前20大者;另一個是在減碳成績上台灣再次不及格、居名單的倒數第7名。依照目前的政策與作法,未來只會每況愈下,蔡政府讓台灣距離零碳排日益遙遠。
上周國際間有兩項重大的核能政策,一是韓國新政府最近提出新能源政策,目標是在2030年前把核電比重提高到3成以上、石化燃料的進口依賴度則要大幅降低;其二是歐盟議會通過將天然氣和核能投資列入永續綠色能源的議案。不僅韓國要增加核電,一些歐洲國家亦準備增加核電比重。我們要問的是:當各國出現核電捲土重來的風潮時,台灣何時要改變廢核這個「愚蠢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