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用藥的搜尋結果,共3,795筆
以研究阿茲海默症、血管型失智症藥物以及用於糖尿病潰瘍傷口用藥逐漸於國際生醫產業打開知名度的儕陞生化技術公司,近期傳來好消息,即該款藥品於北美2a期人體臨床實驗中,於失智症次族群分析中獲得「增加愉悅感及減少焦慮」等身心感受結果,該公司趁勢將對輕度失智症患者啟動大型2b/3a期人體臨床實驗,若數據正面表列,將加速該藥物問世時程。
以核醫醫師可靠好夥伴自許的吉晟生技,一年來在本土核醫藥品市場,持續扮演滿足病患與醫師用藥需求的重要角色。在核子醫學診斷服務範疇,吉晟生技透過不斷提升核醫藥品供藥量與送藥準點率,保護國人的生命健康。
新光金控旗下元富證券積極關注臺灣生醫產業的發展,今年與生策會四度合作,於台灣醫療科技展前夕舉辦投資趨勢講座,邀請理財專家股人阿勳以及元富投顧生醫科傅恒聿經理,從各自的專業領域出發,為投資人精闢解析2024年生醫產業投資重點。講座採線上直播,節目於11月29日至30日在元富證券YouTube頻道播出,邀民眾一起關注台灣醫療科技的投資趨勢。
新光金(2888)旗下元富證券今年與生策會四度合作,於台灣醫療科技展前夕舉辦投資趨勢講座,邀請理財專家股人阿勳以及元富投顧生醫科傅恒聿經理,從各自的專業領域出發,為投資人解析2024年生醫產業投資重點。講座採線上直播,節目將於11/29、11/30在元富證券YouTube頻道播出。
新光金控旗下元富證券積極關注臺灣生醫產業發展,今年與生策會四度合作,於台灣醫療科技展前夕舉辦投資趨勢講座,邀請理財專家股人阿勳及元富投顧生醫科經理傅恒聿,從各自的專業領域出發,為投資人精闢解析2024年生醫產業投資重點。講座採線上直播,節目將於29、30日在元富證券YouTube頻道播出。
降血壓藥「nebivolol」具傷肝風險,過去在仿單中,僅載明肝功能不全、肝功能受損者不可用。食藥署經參考美國、加拿大作法後,修訂藥品禁忌症為嚴重肝功能不全者,若為中度患者,可在調整用量後使用。許可證持有商應在明年7月31日之前,完成中文仿單變更,逾期未完成者將廢止其許可證。
民眾黨昨公布不分區立委名單,藥師公會全聯會秘書長林憶君獲提名為不分區立委候選人,位列第7。藥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黃金舜表示,名單公開後,藥師群組討論熱烈,許多人都表示將改挺民眾黨,幹部也建議全聯會在各處組會員會,公開呼籲將政黨票投給民眾黨,力挺藥師進入國會。對於民眾黨看見藥師的表現,他表示感謝。由於黃金舜在民進黨已有30年,對於要支持哪個陣營,他也坦言「我個人是相當為難」,要等待常務會議決定。
58歲王女士是超市櫃檯人員,因為泌尿道感染到診所就診,醫師開了3天份的抗生素,並叮囑她3天後回診。但王女士服藥2天後,覺得症狀好轉就自行停藥,直到發燒、後腰劇痛,且小便不適感加劇,回診發現變成急性腎盂腎炎,必須住院治療。國內最新認知調查發現,6成民眾對於抗生素抱持錯誤觀念,醫師也觀察到兩大常見錯誤用藥行為,擅自停藥、未按指示服藥都可能加劇抗生素抗藥性問題。
民眾黨昨天下午舉行記者會公布不分區立委提名名單,其中花蓮縣藥師公會理事長林憶君獲民眾黨提名在安全名單內第七名,好消息傳回花蓮大獲好評,鄉親給予大大地祝福。
苗栗55歲的王姓婦女本身有膽固醇過高及甲狀腺功能低下的問題,在其他醫院接受史他丁降血脂藥物治療時,出現肌肉痠痛的副作用,且檢測肌酸激酶(CPK)數值都呈現上升狀態,擔心再持續用藥會引發嚴重的橫紋肌溶解症,因此醫師只能暫停使用該藥物。
安盛生(6734)搶攻CDMO商機再報捷,繼拿下全球快篩龍頭Innova Medical Group代工訂單後,19日宣布,與美國實驗室檢測公司Martell Diagnostic Laboratories, Inc.簽署合作意向書,進行乳癌檢測的CDMO及授權合作。
教育部同意慈濟大學增設藥學系,增額招收30名學生,引發藥師反彈並組成「反藥學生增額聯盟」,近百名藥學生今(19)日走上街頭高舉布條表達抗議,訴求醫藥分業單軌制,讓處方回歸社區藥局,並提高專業健保給付,才能解決藥師人力不足的問題。
國民黨今(19)日公布不分區立委提名名單,包含陳菁徽、蘇清泉、蔡明忠、李玉嬋、沈采穎等5名醫藥界人士在列。藥師沈采穎對此表示,若未來進到國會,解決政府對於缺藥問題的擺爛,以及人民用藥浪費的問題,她了解基層與民眾需求,可以糾正衛福部官員的執行方向。
次世代基因定序(NGS)明年起納入健保給付,健保署今召集專家,針對11種具備對應標靶藥物的癌別進行盤點。其中,具有健保給付藥物的變異位點共30種,加上已有藥證但尚未給付的位點則有50種。健保署預計下月27日再召集專家會議,討論接下來的給付方式、給付範圍、受惠對象、定序時機,以及執行的機構需符合的條件。
國內大腸癌發生人數居高不下、死亡數亦排第3,2000年以來,國人常見癌症包括肝癌死亡率都已下降,大腸癌卻變化不大,原因是許多人被診斷時,多已達3、4期,錯過了及早治療、取得良好預後的機會。專家呼籲政府下修糞便潛血檢查年齡至45歲,並將第2線獨缺的標靶藥納入給付,讓大腸癌的治療能決戰1、2線。
次世代基因定序(NGS)明年起納入健保給付。健保署長石崇良日前出席中國時報「2023大腸癌論壇-大腸癌健保下的治療趨勢」時預告,已請各領域專家進行盤點,未來次世代基因定序的給付將區分為「基本套組」、「擴充套組」。「基本套組」可能是目前健保給付的藥物的位點+有藥物但不見得有給付的位點,而「擴充套組」則是正在進行藥物臨床試驗的位點。健保署將視財務狀況,蒐集專家意見來決定。
前言:國健署公布2021年肺癌首度超車大腸癌,成為國人十大癌症第一名,但兩者罹患人數差距僅有642人,過去已連續蟬聯15年十大癌症之首的大腸癌仍不可小覷。2021年仍有1.6萬人罹患大腸癌,雖然政府自2004年起補助50歲以上民眾每2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盼能及早揪出病例,然而近18年來,被診斷出大腸癌的民眾約有半數都已達3、4期,錯過了及早治療、取得良好預後的機會,甚至在轉移性大腸癌的治療中,仍獨缺二線標靶藥物的給付。 有鑑於此,中國時報與台灣腸癌病友協會特別於2023年10月27日共同舉辦「2023大腸癌論壇-大腸癌健保下的治療趨勢」,探討大腸癌從篩檢到治療所面臨的困境,盼在健保的大傘之下,儘可能幫助民眾得到良好的照顧。主持人:魏怡嘉(中國時報教科文主任)與談人:糠榮誠(台灣腸癌病友協會理事長)王照元(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院長)石崇良(健保署署長)梁金銅(台大醫院大腸直腸外科教授)蔣鋒帆(台中榮民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柯道維(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癌症中心外科主任)
衛福部金門醫院今(14)日晚間8點30分左右看診系統突然大當機,全院夜診無法作業,讓候診近2小時的病患無奈大喊「下一個就到我了耶」;經工程師緊急搶修1個多小時仍無法修復,只能先以「單機版」應急繼續看診,但卻無法開立管制藥品,受影響最大的是10幾位等候看兒童青少年精神科的病患,有些人藥已用罄今晚將無藥可服,家屬急跳腳。院方人員也緊急出面致歉及安撫候診民眾,並協助今晚無法看診的病患安排於明日就診。
2024大選逼近,各黨派陸續發佈立委人選。藥師公會全聯會今舉辦記者會,推舉理事長黃金舜納入不分區立委安全名單,期盼國會能出現藥師的聲音。新冠疫情期間,藥師公會在快篩、口罩實名制上扮演關鍵角色,黃金舜今表示,相信以他的專業度、學經歷、論述能力,能擔任好的立法委員。對於前衛福部長陳時中,他則期待對方能進入行政院,擔任更好的位置,讓台灣走得更好。
日本食品大廠明治公司大阪工廠生產的瓶裝牛奶,被檢驗出含有微量動物藥物成分,大阪府政府已令業者回收4萬4000多瓶牛奶,截至目前為止尚未接獲消費者健康受害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