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田中角榮的搜尋結果,共19筆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辦主任王毅23日在北京會見日本執政黨自民黨總務會長森山裕,就福島核汙水排海、台灣議題等闡明中方立場和關切,聲稱台灣問題事關中日關係政治基礎,「台灣海峽不是『政治秀場』」,呼籲日方在台灣問題上謹言慎行,確保中日關係的基礎不受損、不動搖。
這一切到了1971年10月25日,伴隨著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而出現了改變。日本之所以承認中華民國,除了美國的施壓以及東南亞華僑的態度外,還有一個關鍵的原因就是戰後日本的外交政策採取聯合國導向。因為發動「九一八事變」而被迫退出國際聯盟,飽受西方世界孤立最後鋌而走險發動太平洋戰爭的艱苦過去,日本是不想再承受一次了。
稍早我曾寫文章批評國家人權館經常拿1950年代初被逮捕槍決的共諜獄中家書大作文章,成天開追悼會,把人權館當成北京八寶山中共烈士紀念園。這些共諜是因組織地下工作,在台進行破壞和宣傳,及配合解放軍渡海登台,實現民政接管工作而被槍決。任何國家在激烈的交戰狀態中,一旦逮捕對方的間諜,一定立刻槍決,否則如何對得起前線作戰犧牲的我方官兵弟兄?
稍早我曾經寫文章批評國家人權館經常拿1950年代初被逮捕槍決的共諜獄中家書,大作文章,成天開追悼會,把人權館當成北京八寶山中共烈士紀念園。這些共諜是因為組織地下工作,在台進行破壞和宣傳,以及配合解放軍渡海登台,實現民政接管工作而被槍決。任何國家在激烈的交戰狀態中,一旦逮捕對方的間諜,一定立刻槍決,否則如何對得起前線作戰犧牲的我方官兵弟兄?人權館既然這麼熱愛擁抱敵人的間諜,今天民進黨政府應該去擁抱中共戰機船艦才對啊!為什麼要碎碎念呢?還去弄什麼《反滲透法》?
日本自民黨前幹事長二階俊博宣布不參加下一屆眾議院選舉,這成為「派系政治」的一個轉捩點。《日本經濟新聞》26報導說,對二階這位擔任幹事長時間達到歷屆最長的5年多、被評價為「老練」的政治家,黨內外的看法功過參半。
進入2024年,出乎意料的事件不斷在日本上演。
中國大陸前駐美、駐日大使崔天凱近日表示,中日要恪守4個政治文件的原則和共識,特別是在歷史、台灣等關乎兩國關係政治基礎的重大原則問題上「旗幟鮮明、恪守信義、不容動搖」。他強調,中日關係是自主的,不應該從屬於任何其他關係,「獨立自主方能生生不息」。
日本防衛副大臣井野俊朗日前在接受英國媒體採訪時表示:如果中國大陸對台動武,日本將向台灣提供某種援助。曾任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信息所所長,專注日本政治和外交的陳鴻斌今天在觀察者網撰文稱,這是日本高層再次在台灣問題上大放厥詞,他說,日本的「台灣情結」不會自我了結」,除非讓它「無牌可打」。
2023年新年伊始,世界政治就被籠罩上了不祥之兆。變革和動蕩兩種趨勢持續演進,團結與分裂兩種取向繼續相互激蕩。美歐多國同意向烏克蘭提供先進主戰坦克,令俄烏戰爭走向升級;在此之前,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訪問美國,與拜登總統會晤後發表聯合聲明稱「全球進入了戰略競爭時代」。這一提法意味著華盛頓不僅要將「戰略競爭」強加給中國,更是企圖強加給世界。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執行院長朱鋒30日在《環球時報》刊文研判,世界不會進入戰略競爭時代。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泰國舉行首次面對面會談,標誌著延宕3年的中日關係破冰。此次「岸習會」最大的看點,莫過於中日回到「擱置爭議、合作優先」的軌道,無疑驗證了「拜習會」對區域和平穩定的正面意義與外溢效應。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泰國舉行首次面對面會談,標誌著延宕3年的中日關係破冰。此次「岸習會」最大的看點,莫過於中日回到「擱置爭議、合作優先」的軌道,無疑驗證了「拜習會」對區域和平穩定的正面意義與外溢效應。
上海外國語大學日本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廉德瑰27日在大陸《環球時報》撰文指出,日本岸田內閣的支持率剛剛創下執政以來新低,下滑至35%,不少分析人士猜測日本政治再次動盪可能。日本政治、特別是日本內政對中日關係產生何種影響,一直都是值得關注話題。外交是內政的延續,觀察中日關係必先了解日本國內政治、了解執政的自民黨、了解派閥政治及其政治傾向入手。
近日好友轉發了《英烈千秋》戰爭電影的視頻與我分享,約半個世紀前的幼年時期觀看戰爭電影的情境躍上心頭,如鯁在喉,不吐不快。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的國葬結束,原本岸田政府擬藉此凝聚國內人心,提高國際聲望的盤算,出現完全相反的結果。G7領袖無一出席,外交場面冷清;至於內部,場外聚集大批反對國葬的民眾,對政府在貧窮問題惡化下仍花龐大公費舉辦虛華的喪禮,感到十分憤怒。安倍國喪對岸田政府的聲望造成重傷,政壇上已開始預測岸田政府壽命有多長?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的國葬結束,原本岸田政府擬藉此凝聚國內人心,提高國際聲望的盤算,出現完全相反的結果。G7領袖無一出席,外交場面冷清;至於內部,場外聚集大批反對國葬的民眾,對政府在貧窮問題惡化下仍花龐大公費舉辦虛華的喪禮,感到十分憤怒。安倍國喪對岸田政府的聲望造成重傷,政壇上已開始預測岸田政府壽命有多長?
在民38年(1949)的風雨飄搖中,流落在台的國民政府,除推動前述的民權政治以展現立場外,「聯俄容共」時期所謂「扶助農工」政策,似乎也沒有忘記;我平遠縣在民34年(1945)以後來台的前輩先賢,有不少就在台灣省政府各單位中,從事最基層的地政施政,竟終其生投身於這沒沒無聞的工作。這些終生沒沒無聞的流浪者,正是時下許多意氣昂揚者所指摘,在外來政權中貢獻其一生青春,而無聲消失的小咖們。
項昊宇是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亞太研究所特聘研究員,東北亞問題專家,專研日本、朝鮮半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