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申報期限的搜尋結果,共243筆
美國肥爸條款(FBAR,Foreign Bank Account Report)4月中前申報,最長可申請六個月的展延申報期,資誠稅務諮詢顧問公司執行董事蘇宥人提醒,未如期申報將面臨民事及刑事罰則,且美國公司及個人若在台灣持有銀行帳戶都有可能須申報FBAR。
美國肥爸條款(FBAR,Foreign Bank Account Report)規定4月中旬之前申報,最多可申請六個月的展延申報期限。資誠提醒,FBAR申報義務並不僅限於個人,美國公司及個人若在台灣持有銀行帳戶,都有可能須申報FBAR。
2021年高雄市鹽埕區城中城大樓發生46死、43傷重大火警後,政府決定納管8至15層集合住宅大樓,並要求從今年起每3年應辦理1次公共安全檢查申報。不過,台南市政府工務局卻發現,距離3月底申報截止日只剩4天,全市應申報199件,卻只有10%完成申報,未依規定申報者最高可罰30萬元,還可連續處罰。
金管會為提升上市櫃公司財務資訊揭露及時性,今年要求實收資本額逾20億元的上市櫃公司,需在16日前公告2022年自結財報。結果顯示,379家符合規定的上市櫃公司中,共378家如期完成申報,僅泰山(1218)1家因處分全家持股爭議而未如期完成。
櫃買中心表示,金管會為提升上市櫃公司財務資訊揭露及時性,今(112)年實收資本額達100億元以上及金融業的上市櫃公司須提前於年度終了後75日內,即3月16日完成公告申報111年度財務報告。櫃買中心經統計,符合上開條件計有十家上櫃公司、含七家金融業公司均已依限完成111年度財務報告申報作業,其餘799家上櫃公司申報期限仍維持3月31日。
根據櫃檯買賣中心統計,資本額逾百億及金融業上櫃公司已公告申報111年度財務報告。
櫃買中心表示,金管會為提升上(市)櫃公司財務資訊揭露及時性,今年實收資本額達100億元以上及金融業之上(市)櫃公司須提前於年度終了後75日內(即3月16日)完成公告申報111年度財務報告。
2023年兒童節及清明節連假長達5天,金管會考量連假導致企業僅剩3個工作天可進行3月營收結算等營運申報作業,宣布將2415家公開發行公司的2023年3月營運公告申報期限,自4月10日延後至4月12日。
清明節首次成為干擾上市櫃公司營收公告的變數。金管會21日公布,因應今年兒童節及民族掃墓節連續假期,考量上市櫃公司等結算3月營收的工作日只剩3天,因此決定公告公開發行公司3月營運公告申報期限,可延長到4月12日,即多增加2天。
財政部北區國稅局表示,公司分配股利給非境內居住股東(含個人或國外營利事業),扣繳義務人給付時,應按規定扣繳率21%辦理扣繳,於代扣稅款之日起十日內,將所扣稅款向國庫繳清,並填報扣繳憑單,經該管稽徵機關核驗後,發給非境內居住股東。
財政部中區國稅局表示,111年度各類所得扣(免)繳憑單、股利憑單、信託財產各類所得憑單及信託所得申報書之申報期限,自112年1月1日起至112年2月6日止(原規定112年1月31日,因該月遇連續3日以上國定假日,期限延長至2月6日)。
證交所表示,截至目前為止,上市公司共計969家(本國上市892家及第一上市77家),第三季財報公告申報期限:金控以外955家上市公司,為11月14日(周一)。
證交所表示,截至目前為止,上市公司共計969家(本國上市892家及第一上市77家),第三季財報公告申報期限,金控以外共計955家,為11月14日(周一);14家金控為11月29日(周二)。
五家期貨商明年有望多發股票股利。金管會20日公布,將修正期貨商管理規則,將現行提列特別盈餘公積超過實收資本額50%,超過部分二分之一可用來充作資本,修正為超過25%後,即可全部充作資本,有五家期貨商最快明年即可以收回特別盈餘公積,發放股票股利。
證交所20日董事會通過證交所營業細則第26條修正草案,未來公開發行的證券商及金控旗下的證券商,年報應年度結束的75日內公告、申報,較以往提前半個月。
證交所今(20)日召開董事會,通過證交所營業細則第26條修正草案,未來公開發行的證券商及金控旗下的證券商,年報應年度結束的75日內公告、申報。
台灣證券交易所今天召開董事會,通過視陽(6782)及展達(3447)上市案。
為了便利民眾申報遺產稅,為提高便利度,財政部與國稅局提供3大升級服務,包含稅額試算、跨局申報以及線上申請分期繳納,快速方便外,大大解決民眾申報痛點。
櫃買中心29日表示,受到全球通膨緩步減緩以及各國陸續升息等因素影響,投資人擔心全球經濟陷入衰退,國際市場近期走勢震盪,導致櫃買市場波動度增加。櫃買中心表示,上櫃公司基本面穩健,投資人宜理性看待近期股市行情變化,並注意投資風險。
櫃買中心15日晚間表示,上櫃公司及興櫃公司應於今(15)日完成公告申報111年第2季財務報告家數分別為760家及292家(不含申報期限為111年8月31日之第一上櫃、金控、銀行、證券、期貨及保險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