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留住人才的搜尋結果,共247筆
台灣出生率近幾年來在全球排名持續墊底,在少子化的趨勢下,台灣人口結構改變,倒金字塔的人口時代已經來臨,專業人才老化日益嚴重,許多產業逐漸面臨人力短缺的難題,新加入就業市場的年輕世代數量,無法滿足產業屆齡退休的勞動人力缺口,導致產業出現專業技術人才斷層的危機。
大陸經濟正面臨下行壓力,但受益於清潔能源汽車的產業政策,大陸電動車與電池產業正在蓬勃發展,關鍵企業吸引主權財富基金、外國合作夥伴和優秀工程師,並走向世界,取代網路行業,成為中國經濟成長的新引擎。
為讓新進護理人員擁有安心的就業環境,中醫大新竹附醫除了提升簽約獎金,也提供極為實惠的膳宿,雙主餐的便當只要銅板價,宿舍水電網路全包每月只要500元,定期舉辦紓壓活動,若資深護理人員指導的新進人員成功留任,也會發給津貼。
澎湃新聞17日報導,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15日公布數據顯示,2023年中,香港人口臨時數字為749萬8100人,較2022年中增加15萬2000人,上升2.1%,扭轉過去三年跌勢。特區政府表示,期間內人口上升主要得益於疫後秩序復常人員回流,以及各項引才計畫,致使一年間有17.4萬名香港居民淨移入。
全球企業正面臨著一系列挑戰,包括人才競爭激烈、通膨導致福利成本快速增加、以及員工敬業度降低。進入後疫情時代,心理健康、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以及多元包容議題的關注不斷提高,企業如何有效規劃員工福利策略以吸引留置人才,成為前所未有的挑戰。
疫後餐飲業缺工嚴重,為了留住人才,知名茶飲品牌春水堂、築間餐飲集團、鼎泰豐以及日本眼鏡品牌JINS,除大舉徵才,也掀起調薪潮。春水堂宣布今年上半年全公司加薪12%,新進員工月薪4萬元起,預計將招募500人,日本眼鏡品牌JINS釋出100個工作機會,此外,築間集團和鼎泰豐也為了補足人力缺口,推出高薪招募計畫。
台灣大哥大資訊長暨「中華民國資訊經理人協會」(IMA)理事長蔡祈岩9日表示,台灣IT人才薪資不僅無法與歐、美相比,與GDP相當的國家相比,更遠低於日、韓30%~50%,相較越南、印度薪資也沒有比較高,這是台灣IT人才外流的最大隱憂。
勞動部祭出缺工專案補助方案,勞動學者辛炳隆認為,雖然補助有助促進媒合就業,但補助期滿是否會打回原形值得關注,補助期間應同時給予勞工職業訓練,讓勞務價值提升,期滿後雇主提升勞工薪資,才能留住人才。他提醒,切勿讓服務業有錯誤期待將開放外籍移工,否則飯店業會觀望遲疑,不願聘僱中高齡就業。
台北市總人口數已達250萬,市議員關心何時找第3位副市長?台北市長蔣萬安表示,台北市目前人口數仍維持在250萬以上,但會受戶籍外遷、死亡人口數而下降,不過市府規畫5月底發文內政部,了解第設置3位副市長相關程序。
隨著全球通貨膨脹惡化,為勞工加薪成為各國的熱門話題,在疫情後經濟快速復蘇的日本尤其積極,展現與歐美企業截然不同的企業文化。據日媒調查顯示,今年以來日本企業平均加薪率為3.89%,創下31年來的最高水平,企業加薪比例接近9成。多年來日企員工薪資停滯,經理級薪資水平甚至趕不上中國,今年雖普遍加薪,但距離歐美國家仍有相當距離。
南投縣長許淑華召開就任100天縣政記者會,提出40項縣政亮點,強調:「面對民眾需求、勇敢承擔,帶動南投全面發展,成為全齡宜居的快樂城市。」並宣布外勤消防員超勤加班費今年將調高到1萬7千元。南投縣議員簡千翔、林儒暘等人肯定其施政拼勁,期許縣長改造城市環境,提出更多友善青年政策,實現全齡宜居目標。
行政院推出1200北北基桃生活圈月票,改善民眾通勤成本,不過國民黨立委萬美玲指出,此政策是希望大家多搭公共運輸通勤,疫情趨緩客運班次勢必恢復,卻發生司機嚴重缺工,政策落實後恐發生「有月票、沒車搭」的問題。對此,交通部長王國材表示,將會有協助訓練和獎金補貼的方案。
近來矽谷科技業頻頻裁員,但亞洲科技業為了留住人才卻大方加薪。市調機構NodeFlair發表的《2023年科技業薪資報告》指出,新加坡科技業去年普遍加薪,其中又以區塊鏈、手機、網站可靠性工程師的加薪幅度最大。星軟體工程師薪資居亞洲最高,台灣與馬來西亞分居第二與第三。
面對席捲而來的缺工潮,台灣企業亟需重新檢視與定義企業人力資源政策,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表示,企業除嘗試優化人才生命周期,提升人才獲取上的競爭優勢,也需思考人才市場的「人才供給量」。
彰化人最有感莫過於「薪酸」,彰化縣政府積極尋求突破,8日啟動「青年職場實習創薪加倍領獎勵計畫」,至今已有97家企業參與,公告實習職缺已超過500個,縣府將加碼補助企業和發給青年獎勵金,雙向都鼓勵,盼讓就業起薪達到3萬元。
花了110億元的代價、歷經七年,御盟集團董事長邵永添擦亮御盟的品牌之後,今年將帶領御盟集團從商用不動產,強勢回歸住宅市場,以雙主軸營運模式,邁向未來,建案基地的選擇,也將從過去主攻文教區的推案重心,轉移至市內的精華蛋黃區。
疫情期間公車乘車需求減少而大幅減班,致使駕駛員嚴重流失,疫情趨緩後乘車需求回升,客運業者卻面臨無人開車的窘況,桃園市政府推出紓困補助計畫,但仍有一定的缺額,為此延續去年的薪資補貼方案,今年編列4320萬經費補助駕駛員,盼能留住人才。
公股銀行除組織持續調整外,對培養人才更是不遺餘力,2023年鎖定走入校園。第一銀行建立多元人才招募管道,除公開招募新血,更藉由產學合作挖掘人才。兆豐銀行為幫助學生在學時期培養對信託觀念的認知,於2022年暑期擴大與大專院校合作,招募來自政治大學及台北大學學生至信託處實習,培育信託人才。
COVID-19疫情擾亂全球供應鏈,大鬧晶片荒,各國才猛然驚覺半導體是攸關國安與經濟發展的戰略性產業;台廠為了站穩制高點,加薪只是基本款,買股補助以及各項福利給得十分大方。
面對明年經濟情勢不樂觀,國發會公布11月景氣燈號又出現近4年未見的藍燈。經濟部長王美花28日表示,對經濟部來說,將會協助產業在國際上繼續保有國際競爭力、讓產業留住人才、留住就業機會,接下來也會持續與產業做更細緻的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