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略古的搜尋結果,共07筆
國中歷史課綱「去中國化」是個不爭的事實,可教育當局卻可以大剌剌地說編輯落點在「略古詳今」,在培養「世界公民」,其言雖大,卻就是司馬昭之心的文飾之詞。而即便事情真就如他們所講,「略古詳今」與「世界公民」這兩個觀念其實也大有誤區,與「普世價值」、「進步價值」一樣,率爾認定,就會被它牽著鼻子走,還自以為是。
國中歷史課綱「去中國化」是個不爭的事實,可教育當局卻可以大剌剌地說編輯落點在「略古詳今」,在培養「世界公民」,其言雖大,卻就是司馬昭之心的文飾之詞。而即便事情真就如他們所講,「略古詳今」與「世界公民」這兩個觀念其實也大有誤區,與「普世價值」、「進步價值」一樣,率爾認定,就會被它牽著鼻子走,還自以為是。
國高中歷史新課綱略古詳今,略古略過頭!今年7月教育部公布12年國教社會領域課綱,中國史從秦朝開始,僅「點狀」地提到漢晉、唐朝、宋元明清,看不到石器時代、春秋戰國、三國、南北朝、隋朝、五代等;且內容僅選擇性地列出文化史、制度史,完全略去朝代遞嬗的「政治史」。高中課綱鬆散的主題式呈現,並特別突出「移民」議題,不禁令人擔心,下一代學子理解的中國歷史,不是錯亂,就是空白。
在國軍劇《最好的選擇》中飾演憲兵的古貿瑜,透露自己在軍隊服役時,真真實實是隸屬於憲兵隊的一員,當他穿上劇組為他準備的戲服,使他重溫3年前在憲兵隊時光。
前言教育部公布12年國教社會領域課綱以來,一句「要在東亞歷史的脈絡中討論中國史」引發熱烈討論。本報爬梳國、高中歷史新課綱草案,並專訪相關領域學者,了解中國史、東亞史的關係,也說明百年來中國史學術研究的「轉向」。
指考歷史科,各解題團隊大都認為偏難,文言題目多,且中西上古史比例偏多,與課綱「略古詳今」有落差,將影響高中課程學習。
報導、攝影/謝禮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