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異議股東的搜尋結果,共85筆
國票金控併購安泰銀行之訴訟案連三勝,確認無金控法第45條利害關係人交易之適用。台灣苗農乳品發展公司對國票金控提起確認董事會決議通過與安泰商業銀行進行股份轉換案等相關議案無效之訴訟,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今(18)日終局判決,確認並未違反金融控股公司法第45條規定,並對台灣苗農乳品發展公司所主張國票金控董事違反忠實及善良管理義務,請求停止執行董事會決議之訴,予以駁回。
國票金控與安泰銀行股份轉換案,少數股東提出訴訟案,經商業法院積極審理,12日宣判國票金控勝訴,對此,國票金控認為,確立公司法股東平等權原則。
國票金控與安泰銀行股份轉換案,少數股東提出訴訟案,經商業法院積極審理,12日宣判國票金控勝訴,對此,國票金控認為,確立公司法股東平等權原則。
國票金控與安泰銀行合併案屆期未完成,國票金控表示,商業法院此一判決,深具指標意義,對利害關係人交易之認事用 法及適用範圍等,建立依循標準,有助於未來金融同業併購案件減少 不必要的紛爭,本案判決對本公司雖屬一小步,對我國金控史確是一大步,未來對國內金融整併業務具有重大貢獻。
針對國票金控與安泰銀行股份轉換案,因少數股東主張有金控法45條適用問題,提起董事會決議及股東會決議合法性訴訟,使得併購程序延宕,經商業法院積極審理,訴訟案已於12日宣判,國票金控取得勝訴,確認國票金控與安泰銀行的股份轉換案,無金控法45條適用問題,股東會程序及決議均合法有效。
長榮國際14日公告,將於8月5日舉行今年第二次股東常會,兄弟兩派戰端再起。對於備受矚目的二大議案,在股利分配部分,市場研判如有1/3股東出席,並經出席股東表決權過半數同意,3.5元股利分配案應可通過;至於IPO修改章程等重大決議,須2/3股權通過,遭到擱置機率較高。
長榮國際今(30)日召開股東常會,張家大哥張國華掌握的詠投資今天來到股東會遞交異議聲明書,支持大哥的多數股東並未出席,因出席率僅有48.13%,僅能針對股利做成假決議,其餘的議案並未有決議,將於一個月內再行召集股東會。
台灣大23日舉行股東會,董事長蔡明忠表示,隨著4G/5G走向合理化,整個電信市場走向良性競爭。合併台灣之星後,台灣大的行動用戶將達980萬規模,預期透過綜效發揮,將促使台灣大的獲利成長,產生穩定的自由現金流量及更彈性的財務規劃。
亞太電(3682)併入遠傳(4904)一案,目前正待監管審議中,但先前亞太電小股東組成自救會,對於併入遠傳一事表達不同意甚至提告,亞太電今(16)日最新指出,透過與股東的積極說明後,已理解而撤告,僅保留異議股東收買請求權。
5月24日立法院正式通過企業併購法部分條文修正案。除配合公司法修正進行的法規調整外,本次企併法修法目標主要呈現於三大面向。
亞太電信董事長陳鵬昨日首度針對與遠傳的合併案表達立場,除強調合併案依法進行,過程公開透明,均遵循公司治理相關法令,也重申通過換股合併,股東可獲得穩定的配息,合併後之綜效提升,最終亦可反映在公司價值與股價,對股東長期利益是最好的選擇。
針對遠傳與亞太電合併案,亞太電董事長陳鵬6日親上火線說明表示,遠傳的收購價格完全在合理範圍內,絕非市場謠傳的賤賣,何況兩家公司宣布合併後,遠傳與亞太電的股價都正面反應,顯示市場認同該案。
亞太電信今(6)日首度針對與遠傳的合併案表達公司立場,著眼股東、消費者長遠利益,合併案依法進行,過程公開透明,均遵循公司治理相關法令,強調未來電信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所需資源越來越多,驅動產業整合,有利創造更大綜效。
台灣大哥大15日以第四大股東身分,出席亞太電股東臨時會,並首度公開表態,不同意遠傳與亞太電合併。至於近來在市場引發爭議的日前董事會討論合併案時,第三大股東台鐵公司是否「無異議贊成」一事?亞太電股臨會委任律師強調,台鐵當時「沒有表態」。
亞太電信今日舉行股東臨時會,通過亞太電信與遠傳電信合併案。由於台灣大哥大也有亞太電持股約2%,站在競爭對手的角度,自不樂見對手合併,現場仍派人表達意見,「台灣大哥大不同意亞太電信董事會通過與遠傳合併案」。
亞太電(3682)今臨時股東會登場,主要就是要通過併入遠傳(4904)一案,現場小股東炮火十足,提出多項質疑,更有小股東直言,「請董事長陳鵬摸著良心,是否有認真為股東思考」!
IC載板大廠欣興(3037)宣布與旭德(8179)的合併案,原預定以吸收合併方式進行,經多方考量後,改以股分轉換案進行,轉換後旭德將不消滅,成為欣興全資子公司,並以旭德1股轉換欣興0.219股,雙方合併後可產生的綜效及展望,及在載板上的布局不變。
IC載板暨印刷電路板(PCB)大廠欣興(3037)宣布,基於4點因素考量,決定改變對轉投資興櫃載板廠旭德(8179)的合併方式,由原先的吸收合併改為股份轉換,完成後旭德將成為旗下全資子公司,不會解散消滅,旭德每股普通股換發欣興普通股0.219股的比例不變。
新光三越上市之路一再延宕,大股東不斷提出異議,主要關鍵還是在於投資大陸虧損問題;而根據新光三越財報顯示,去年大陸虧損已大幅收歛,受惠大陸消費市場逐步復甦,今年減虧目標要達五成,有望達到上市標準。此外,新光三越去年雖營收減少,但獲利相對增長,6月眾所矚目的股東會董事改選,有望平順收場。
台股2021年封關日,早盤一度改寫歷史新高18,291點,儘管跨年賣壓出籠,台指期仍收在周線之上的高位。回首2021年,不甩疫情與通膨壓力,台股仍由多頭主導格局,全年大漲3,486點,全年漲幅約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