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當代攝影的搜尋結果,共97

  • 邱國峻結合攝影與刺繡 探索事物未知的一面

    邱國峻結合攝影與刺繡 探索事物未知的一面

    《眾聲 嬉境》邱國峻個展於高美館展出,歷時10年創作,共集結了〈神遊之境〉、〈眾生聯盟〉、〈神遊仙境〉三個子題。邱國峻想要在平凡的生活(閒置空間、民俗)中,增添一些想像力,他不願將自己侷限於當一個安分的人,想用「創造」的熱情(攝影結合刺繡)去探索挖掘事物未知的一面。

  • 網與邊界的行為藝術──張讓的《光的重量》

    網與邊界的行為藝術──張讓的《光的重量》

     於你,張讓意味決絕的質地與界線。

  • 劉振祥等多位攝影工作者 拍攝當下給未來

    劉振祥等多位攝影工作者 拍攝當下給未來

    由國立台南生活美學館主辦,一影像承辦《給未來的影像 當代攝影放映會暨講座》日前舉行,兩天活動由一影像創辦人馬立群主辦策畫執行,邀請藝術銀行室內設計師蘇承璞主持為期兩天的活動。活動首日將播映《有影台灣》紀錄片,邀請紀錄片主角及影像研究者許遠達進行映後座談;此部紀錄片刻劃台灣攝影創作者在追尋影像的過程中,如何在面對生命的各式課題之下,依然堅持藝術創作的旅程。首先以《有影台灣》紀錄片放映會開幕,映後還邀請片中主角與在場觀眾座談,緊接著由12位中青輩攝影創作者謝三泰、姚瑞中、黃建亮、鄧博仁、邱國峻、楊順發、張國耀、吳政璋 、陳伯義、李立中、彭一航、劉振祥進行3場 《PLSTalks》 ,分享作品並激盪出多元觀點。

  • 用鏡頭看台灣》林添福回歸傳統 濕版影像將時光回到1851年

    用鏡頭看台灣》林添福回歸傳統 濕版影像將時光回到1851年

    攝影家林添福於5月29日舉辦《回到1851-林添福濕版攝影展》。展出近年鑽研的濕版攝影創作,並由攝影研究及創作者李旭彬策展。

  • 帶著500公斤器材創作 林添福告訴你濕版攝影的魅力

    帶著500公斤器材創作 林添福告訴你濕版攝影的魅力

    現代人只要舉起一兩百公克重的手機,就可輕易完成拍照,但攝影家林添福卻選擇172年前的古典攝影工藝,透過物流運送重達近500公斤攝影及暗房器材,從中國大陸廣西北海翻山越嶺到雲南彌勒市陶瓦村,完成他的《⽔卒館》、《陶瓦彝族》、《濕版冰花》等濕版攝影系列創作,作品今起在瑞芳濱海的好好基地展出。

  • 國家地理攜手華梵大學 「攝影入校」講座4/21全台開跑

    國家地理攜手華梵大學 「攝影入校」講座4/21全台開跑

    華梵大學今(14)日宣布與國家地理雜誌簽署合作備忘錄,將擔任「2023國家地理雜誌台灣攝影大賽」的教育推廣合作夥伴,國家地理雜誌在台灣首次辦理「攝影入校」講座活動,將於4月21日至7月中旬前進全國十所大學與高中,從不同視角與年輕學子一起探討攝影的人文關懷。

  • V-10五十年 五人@臺南

    V-10五十年 五人@臺南

     1969年,郭英聲19歲,他以曝光過度的女子如靈體般站在迪化街老宅階梯之間,充滿實驗性的攝影手法創作出〈台北迪化街〉,他那故意把臉打白的拍攝手法,或多或少影響了後輩攝影創作者,而這樣的影響力,正是1971年組成的「V-10視覺藝術群」努力的方向──提出創作自由、尊重個人風格的主張。

  • 嘉義國際藝術紀錄影展 以《自覺又包容》走過10年

    嘉義國際藝術紀錄影展 以《自覺又包容》走過10年

    疫情發展了三年,全球從清零政策,到開放與病毒和平共處,最終在今年終於逐漸解封。2023年嘉義國際藝術紀錄影展,走到了第10年,今年主題《自覺又包容》正呼應著,我們人類需不斷地自覺且必須包容不同的族群、聲音、生活模式,甚至包容不同的藝術形式。嘉義國際藝術紀錄片影展藝術總監黃明川於導言中寫著「願意大敞開胸懷吸納奇異藝術思想與新穎影片,以迎接未來。」

  • 女人當家 又見女展看見當代女性意識

    女人當家 又見女展看見當代女性意識

    1971年創立的「V-10視覺藝術群」,首次展覽《現代攝影–女展》就是以女性為題材的專題展,呼應當時西方女性主義挑戰傳統父權價值觀;成立於2011年的「台灣攝影博物館文化學會」,跨越半個世紀,由兩位留學法國的女性策展人姜麗華、呂筱渝共同策展《又見女展》,邀請V-10成員莊靈、郭英聲與台灣攝影博物館文化學會會員,共同以女性為題材的創作舉辦聯展,藉以彰顯V-10的實驗精神,同時呈現當代攝影藝術更為多元的女性觀點。

  • 簡秀枝》台灣重視影像藝術家再跨前一大步

    簡秀枝》台灣重視影像藝術家再跨前一大步

    【愛傳媒簡秀枝專欄】台灣對影像藝術家的重視,越來越有譜,文化部長史哲3月10日在立法院質詢的夾縫中,火速前出席台北小白宮舉行的「台灣攝影家」叢書新書發表會,向黃永松(1943-)、侯淑姿(1962-)與莊明景(1942-)表達祝賀心意,頒贈新書、感謝狀,同時上台作了30秒的致詞,盛情感人。

  • 來美術館刷一排展覽 為228連假增添藝文氣息

    來美術館刷一排展覽 為228連假增添藝文氣息

    新竹縣政府文化局美術館228連假好熱鬧,新竹中學百年校慶校友攝影展、戴竹谿人生作品展、新竹縣湖口鄉藝文協會會員聯展,和江觴抽象油畫創作展4大展即日起至3月12日展出,本周六舉辦開幕儀式,縣長楊文科歡迎鄉親共襄盛舉,為連假增添藝文氣息。

  • 台灣另類之光「續行—沈昭良攝影展」 宜蘭12/29登場

    台灣另類之光「續行—沈昭良攝影展」 宜蘭12/29登場

    為讓民眾瞭解本土攝影藝術,宜蘭縣政府文化局在2022年尾聲與攝影家沈昭良,首次攜手於羅東文化工場天空藝廊,舉辦台灣另類之光「續行—沈昭良攝影展」,今(29日)開展至明年3月19日;文化局表示,期待在疫情消退等待復甦之際,以攝影展現對土地與人文的關懷並進行深度對話,重返創作者純粹的年代。

  • 首本基隆文學攝影集《潮浪基隆》新書發表

    首本基隆文學攝影集《潮浪基隆》新書發表

    歷經1年多籌備,基隆市文化局27日發表《WAVE KEELUNG 潮浪基隆》文學攝影集。這本攝影集是社會學家李明璁帶領的金鼎獎得獎團隊探照文化合作,由4位風格不同的專業攝影師共同採集拍攝,從拍出上萬張照片裡精挑細選150張影像,集結成冊並出版。文化局長陳靜萍表示,希望透過這本書,可以為基隆留下當代的城市風景。

  • 「台南攝影上桌」成創作者交流橋樑 探究起點再邁向新旅程

    「台南攝影上桌」成創作者交流橋樑 探究起點再邁向新旅程

    「上街拍照吧!一同探索街頭自由又多變的養分,街頭會教會你一切!」日本攝影大師森山大道這樣說著。拍照從自我出發,感動、心動、關心⋯⋯促使我們按下快門,以攝影做為書寫溝通方式,從「我」出發,在按下快門的前後,必須把「我」收回,讓眼前的一切教導我們,讓觀者看了後給出回饋,我想這就是攝影做為書寫、溝通的最佳意義。

  • YANG ARTS首展 15攝影家記錄世界

    YANG ARTS首展 15攝影家記錄世界

     以家族的收藏熱忱為基礎,作為收藏家第三代的兩兄弟攜手創立藝術空間「YANG ARTS」近日加入台北藝術圈,開幕首展推出戰後和當代攝影作品《芃》,期許在變化快速的藝術動態中,給予觀者可近可遠的參與感。

  • 周慶輝人的莊園 拍攝5年 葡國開展

    周慶輝人的莊園 拍攝5年 葡國開展

     歷經3年籌備,期間受新冠肺炎疫情及俄烏戰爭,國際交流及運輸影響,台灣攝影家周慶輝大型個展《人的莊園》終於仍於上月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的東方博物館開展,此次展出由文化部、東方博物館、采泥藝術共同籌辦,希望國際間能透過周慶輝的作品更了解台灣當代藝術。

  • 周慶輝《人的莊園》攝影展 跨文化串連台葡

    周慶輝《人的莊園》攝影展 跨文化串連台葡

    歷經3年籌備,期間受新冠肺炎疫情及俄烏戰爭,國際交流及運輸影響,台灣攝影家周慶輝大型個展《人的莊園》終於仍於上月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的東方博物館開展,此次展出由文化部、東方博物館、采泥藝術共同籌辦,希望國際間能透過周慶輝的作品更了解台灣當代藝術。

  • 荷蘭攝影藝術家奧拉夫 揭看似完美的未竟世界

    荷蘭攝影藝術家奧拉夫 揭看似完美的未竟世界

    以影像反映當代社會中,人類文明可能存在的問題,荷蘭攝影藝術家埃爾溫.奧拉夫橫跨40年的創作展《埃爾溫.奧拉夫:完美時刻-未竟世界》將於13日起在國立台灣美術館(國美館)展出,作品中看似完美的生活表象,實則揭露當代社會中不盡完美的「未竟世界」。

  • 荷蘭攝影藝術家奧拉夫 揭看似完美的未竟世界

    荷蘭攝影藝術家奧拉夫 揭看似完美的未竟世界

    以影像反映當代社會中,人類文明可能存在的問題,荷蘭攝影藝術家埃爾溫.奧拉夫橫跨40年的創作展《埃爾溫.奧拉夫:完美時刻-未竟世界》將於13日起在國立台灣美術館(國美館)展出,作品中看似完美的生活表象,實則揭露當代社會中不盡完美的「未竟世界」。

  • 蕭一凡六經衍 書畫展磅礡登場

    蕭一凡六經衍 書畫展磅礡登場

     當代書畫名家蕭一凡博士是中壯輩文人書畫的翹楚,其書法兼涉傳統書法、現代書藝、觀念書寫等三種形式,山水畫道也多有精研。他在書畫藝術的長路上時而前行、時而反思;也有求索、也有抵拒;一方面深研經典、追摹古人,一方面刷新傳統、探求時尚;期能活轉歷史之僵固,重開書畫之新局。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